三花”就是“三华”,表现人体精气神之繁华。
3 b# f: r; }" A( g8 z% L# Y0 M ]; [" q2 g$ D
0 V7 c7 {% E q9 C7 I5 ~0 Z) i人花 - 炼精化气,人本由精化而生,故精为种子,修道者心必空於下焦,戒去淫欲,精不妄泻,则精满不思淫,铅花生矣;+ h! e8 q% e, F5 V( w
地花 - 炼气化神,人之生存赖以气,心必空於下焦,无惊无恐,无忿无怨,则气平顺,道流畅,中气足而不思食,银花生矣;) S/ E( t( p/ h% S
天花 - 炼神还虚,精气虽足,无神者,则其体无光,其人无命,故神为主宰,今心空其上焦,不执不着,神满不思眠,常清常醒,则脱壳还虚,归入虚空地步,则金花生矣;) ]4 f' e* }9 t, G% v1 [
4 K5 D" T+ E. f) n- F; V
三花聚顶,精气神混而为一,聚于以印堂穴与百会学垂直线为中央点的脑部内空间。到了如许的地步,则骨体繁华抖擞,光芒四射。此时,精气神已从分的状态而回归于“合”的状态,恍若金花片片自现于空中。
+ p7 q$ i. R4 R& N6 B. h' ?# | O% a
2 b" c. Y9 C) W1 m“三花聚顶”是一种内丹功的上乘状态,这种状态的出现必须颠末循规蹈矩的炼养过程。' V9 j P6 p% E$ R/ J7 b2 Q" n
7 ^2 v4 Z' ]' C9 v# {内丹学以为:“天法象我,我法象天。”仙丹不必外求,人体是炉鼎,精、气是药物,运用神去烧炼,而能使人体内的精、气、神凝结不散结成圣丹,即内丹。玄门把人的精、气、神视作生命的三种元素,称为“三宝”。三者合则生,离则死。内丹之旨,便是抱本归元,使三者永久凝聚集一,永生不死。9 Z5 s' k- y& F: W: E
4 y( O5 x m% c
精,天赋叫元精,至清至精。后天精是浊精,由欲念产生。“有动乎心,必摇其精”。上德无为入性功,入性功就是炼精,补亏损。天赋元精,无欲念产生,无形无象。后天精是有欲念而生,夫君十六岁有精,是有形有象。内丹功是在“虚之极,静之笃”之时所产生的元精来采药归炉而炼丹的。
' P* E5 F& a/ d1 q. R+ y, ^: g1 B# [4 r* M+ q/ t
气,有天赋和后天之分。天赋气,不消肺呼吸。后气候,用肺呼吸。天赋气,玄门特用“炁”字表现,意为完美无缺。《悟真篇》“暗昧之中觅有象,杳冥之内寻真精,有无自此相互入,未见怎样想得成”。即喻天赋精气始发境象。
6 Q t. b% x& _5 t5 d+ `1 u% u' q2 n) A" o
神,藏于心。神指性,指大脑的头脑运动。后天神,是识神。神好清,天赋元神喜寂静,两目是神的“窗户”,神全两眼有光,光射夺人。神在丹法中称“金鸟”。修炼至天赋元神归于泥丸,就是《玉皇心印经》“一纪飞升”之意。在玄门有人说指十二年。另洗浴指心神,换气稍停,其作用是暗合天机。
E( N$ }) i7 Y
- e; q7 S# {. Z8 z《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天下从无到有的顺行造化之道。道家哲学的理想是要还归到虚无混沌的原始自然状态。玄门继承道家的这一头脑,以为“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成佛”。提出“返者道之验”的主张,内丹学的特点即此一“返”字。炼丹是逆向反演,其详细便是归三(精、气、神)为二(神和燕),归二为一(金丹),归根复命,使生命返回到原始未分的自然状态,与道合真而永天生仙。
0 e# ^* s& S6 P' Z4 A' u& ?4 h0 [8 C* G, B
丹家非常注意精、气、神的天赋和后天之别,凡天赋的存在,是无形、无质、不感、不动的,以是称元精、元罴、元神。根据丹法的理论,凡人由于一味的向外驰求,使得天赋的精、气、神不停离散走失,人的一生从童年步入壮年再进入老年,这个发展过程就是人的真元渐渐斲丧、淋漓、枯竭的过程。玄门丹法就是要包管生命的元素不失,返老还童。故玄门把内丹的炼就称之为圣胎、婴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