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偏执---投机 者的致命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4 23: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有名行动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像这样一个试验:斯金纳在一个笼子中豢养了8只鸽子,为了加强鸽子寻找食品的念头,在测试前持续几天让鸽子处于饥饿状况。笼子中的鸽子用食品分发器豢养,而且分发器被设置为每隔5分钟分发一次食品,也就是说不管鸽子做了什么,每隔5分钟就将获得一份嘉奖。试验后果出人意表,8只鸽子中的6只发生了很是显明的反映。一只鸽子不断地在笼子里转圈,一只重复地将头撞向笼子的一个角落,第三只表现出一种上举反映,似乎把头放在一根看不见的杆下面并重复抬起它。还有两只鸽子的头和身体表现出一种扭捏似的动作,而还有一只鸽子形成了不完全的啄击或轻触的前提反映。4 ?  `) h2 q, n% q9 P8 j

7 h6 U' x, B$ S" R1 _- \
5 K2 m$ o  M: A, i6 E0 \( _
0 @4 d- {/ B3 ^& |* ]) |  E# u现实上,新的行动和鸽子获得食品毫无联系。然而,它们的表现就似乎行动会发生食品似的,也就是说,当鸽子在某种动作状况下获得食品,而且在随后一两次的证实后,它会以为只要它不断地反复相似的动作,就会不断地获得食品!
/ }9 n# R3 R% H8 n& N2 o+ Q8 b4 ^6 Q4 m' E+ R8 N" \

1 k" i# x6 {! e- B  A' u5 a
; P- }# h+ B. `0 s& j& \3 A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仿时,我觉得很是震荡,由于我发现同样的情形也在投资者身砂孟地重演。
* Y, R, @/ b% x1 k" Q! K* c* R- g" H* R
2 M% W6 t' F( a' t! z/ E

- \/ F2 Y$ X# g+ L记得几年前`793E`4,1A上很是风行买“`!1、D`!408`!,、9”,的确到了猖狂的地步,我曾经亲眼目睹很多报酬了能买中号码,发现了很多很荒诞的预测体系。此中有一位我熟悉的不识字的阿姨,某一天无意中看到一份当天的报纸上画了一头牛,而刚好当天开出的号码是牛,后果她就天天买报纸,为的就是看看当天报纸上出现了什么动物。虽然这种方式正确率很是低(概率是1/12),可是居然很快传开了,很多人效仿。# d, K$ Y# M& a7 h4 z
% s# X- e  F6 W. e; Q$ v3 h( z

7 H: k% Z6 ~0 a6 t7 a  S& C/ \/ Y- t' D
凡有颔首脑的人都看得出这是很荒诞的,由于非论是鸽子或者是那些人所主观想象出来的规律跟事实并没有必定的因果关系。但正如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脸孔,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笑人家的时候,说不定我们自身也在犯同样的过错。
: Z- {& i5 y8 k* M
3 n3 e/ S1 R' @) n$ j% j  f3 C& B) U* z/ g4 W4 V7 Y! ~& `

- q/ ^. Y# O0 a/ J# J记得刚进进金融市场时,我老是以为只要把握了某套操作体系,就把握了传说中的“圣杯”,就即是把握了直接打开银行保险柜的钥匙。于是我不断地察看,学习,研讨。随后一段时间后,我感到我已经树立了一套很完善的体系,于是我便拿它进行测试,第一次,我做对了,于是我对它信念倍增,当然也投进更多的资金……可是市场总会很快地教训卧冬而且绝不留情地把我所有的资金拿走!然后我会苦楚一段时间,而且起誓总有一天要连本带利地拿回来,于是我加倍尽力地学习,总结,研讨……就像这样历史不断地重演,直到我欠债累累,直到我看见亲人不信赖的目光,直到我的爱者离我而往……此时,我才幡然觉悟,才发现自身是如此的愚蠢……. S1 F4 s: k+ }' u

6 w8 \) ]; ~3 |1 e) L
0 P; g. y' Q4 J) e  z9 b0 F1 a; g3 r. _0 e
我发现,我们经常把自身主观臆想的一些规律强加给市场,总在无邪地想要抓底摸顶,老是认为市场会依照我们的思维走下往……后果损害的往往是我们自身。实在,细心想想,市场上大部门的投资者都如同那些鸽子,只不过这些主观的偏执跟着不同人的熟悉程度的不同而不一样而已。可是实质都仍是一样的,人们老是容易对那些被证实过几回的所谓的“规律”迷信起来,并偏执地以为是准确的。但事实是,即即是最客观的自然科学中的一些真谛也经常会跟着投资者常识程度的进步而被发现其局限性,更况且是主观的工具!9 f( n, S: @( L5 X6 S: c

; {% `9 ~2 Z: D9 w/ @; [/ E8 g  `7 H; p! z* H- F5 |

6 F2 P; w' [1 S9 g但在生涯中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在投机市场中所形成的性情上的主观偏执,市场很快便会证实我们的过错,而且教训我们,可是在日常生涯中所形成的主观偏执却没有像这样的机遇,是以很多偏执将会随同我们平生,而且越来越坚固,酿成了生涯习惯!所以,这些偏执会在我们的大脑里根深蒂固,而且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见解和判定。正所谓我们是戴着有色的眼镜在对待这个世界的,正如《圣经》中所说“有眼睛却不能看,有耳朵却不能听”。3 a5 i/ L9 n( }! i
# x% D7 L+ P, A4 j! L- V
1 y. j* k! ]8 M, a: V0 t
, }3 [7 D6 M5 \) W* N* Q* R3 n0 |
投机是生涯的一部分,生涯中形成的偏执也会在我们对市场的见解上默默地施展太大的感化。在一小我刚惨败的时候,他会变得谨严、客观,他脑壳里的偏执成分会少一些;可是当一小我获告捷利之时也往往是最偏执之时,这也是为什么投机历史上很多人即使赚了好几百万,终局却往往是破产!此中最典范的莫过于《股票作手回想录》的李费莫,他是一位投机天才,每次破产之后总会发现自身身上的一些过错,然后变得加倍谨严客观,接着死灰复然,赚更多的钱。可是,他却从来也没有从基本上除掉人道中的一些主观偏执成分,随后别的一个过错会让他再次破产……直到他最后自杀!
! x5 K% F6 ?' {1 C* g: c9 G
6 h1 [2 V, A* ?: f6 j  r
2 L/ Q/ h6 [6 j6 d% u" B
6 w0 [! {3 H' h% a( e相反,假如我们对人道的偏执有很深入的熟悉,我们则可以很好地应用其为自身赚钱,如同有名的投机大鳄索罗斯一样。看过他的《金融炼金术》的人都知道,他的“反身性”理论就是在很深入的熟悉市场介入者的倾向基本上树立的。所以说,废除主观偏执是迈向投机巅峰的第一步!假如不能废除主观偏执,不能以一颗开放且客观的心来对待市场,不往理会市场想要告知我们什么,而是偏执地以为,市场会依照我们的设法走下往,那么总会有下一个过错在等着我们!正如《金刚经》里的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海市蜃楼,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7829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相关帖子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29 23: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用户楼主,楼主英明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6 18:07 , Processed in 1.2160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