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救市步调,股民们以为有国家强有力的刻意与政策,这场史无前例的股灾肯定会很快度过,信心会徐徐规复,市场会徐徐稳固。但是,颠末两天的多空对决,股指不绝创新低,大部门股票自由落体连续两天跌停,对市场人气再次造成重创。4 E/ _) O) I5 M
: f# y0 p- s% z; U* M4 t Y
难怪有股民感叹:熬过了熊市,履历了牛市,却死在了救市。
G2 f8 Q9 b |4 l/ a 7 w9 j: B- d8 r4 q/ U& U
股市越救越跌,缘故起因到底出在那里呢?毕竟谁在同一指挥救市?是央行照旧证监会?这两天的一些做法值得商讨,也有些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详细表现在:
' X5 `- ^. [3 w( Y) b 5 T; o; m7 v8 {" s# w& d
1、周一7%以上、1000多家股票涨停的高开之后,没有一鼓作气构造有用气力遏制住空头,效果拔苗助长,高开低走,令市场信心得而复失。不少股民抱着对政府信托的态度入市,效果从涨停到跌停,当天丧失20%,壮烈“捐躯”;
) X$ [/ O/ [1 W) D+ r+ M! v* N 7 r9 q8 A( _5 c9 v1 E# ]0 ^3 b) O
2、接纳拉抬中石油以及几大银行的办法,只管使指数显得悦目了,但是仍然无法止住个股的惨烈下跌,无助于规复市场人气。据统计,中石油股价半月飙涨28.8% 市值逾越谷歌仅次于苹果,成为环球市值第二大公司。昨天,仅六大行、两桶油、中国人寿、中国安全这10只股票,就共计贡献指数83点,动用资金1860亿元,比前一天多400亿,此中中国安全耗资679亿,创这家公司上市以来单日最大交易业务量。这10只股票里,尚有多只被封上涨停。
7 b( ^; e# ~* w1 I
4 V4 b" k9 u9 }3、沪深两市2781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凌驾1400只股票停牌,占比过半,成为天下证券史上的异景。停牌是企业避险自救的无奈之举。假如大盘不能企稳,不清除会有更多企业申请停牌。- x0 f# h: \- H1 A. g% A
2 M; D5 S& N% z- E4 N
从这些做法看,管理层救市的思绪就是:确保中字头权重蓝筹的活动性,通过护盘、拉抬这些股票,到达稳固指数、动员指数上涨从而规复市场人气的目的。对于其他股票则放任其自由落体、泡沫破裂,终极由市场决定其代价回归。" _3 T# h: C9 w) V0 j# |! [
5 {$ G" _ q1 n$ K, m从这两天的救市效果看,目的似乎并未到达。此中最紧张的缘故起因,就是管理层的思绪,与被套在此中的广大股民的想法背道而驰。管理层要的是稳固市场,而散户要的是个股止跌回升。天上不会掉馅饼。指望政府拿真金白银,去解放套在垃圾股、概念股里的股民,无异于白日做梦。以是,不幸被忽悠进这些股票深套此中的股民,只能自救。要么壮士断腕,要么当场卧倒等待大盘转好,别无他途。 g- v$ y2 u$ T* K) x
" U- |4 L) D2 Q0 Z. H不外,如许的救市到底能对峙多久?中字头权重股可以或许这么不绝拉升吗?会不会形成新的泡沫?有须要耗巨资拉涨停吗?拉涨停的做法着实令人匪夷所思。不但斲丧巨额资金,而且引导市场资金追捧做多,更令其他股票雪上加霜;拉抬指标股假如被市场解读为救市的必备本领,那么反而会吸引市场谋利资金举行短期炒作。
. q9 W; ]( `! L8 l2 p+ y9 X
) F m, P( n+ n' A因此,管理层有须要根据市场厘革实时反思救市战略。对此提几条发起:
8 s3 r# s8 m8 g) E
# z. c) ~1 ]) t1、创建同一的救市指挥机构,向社会公布救市步调,赢得广大机构与散户的支持,和谐各方气力,形成协力,防止出现单打独斗的局面;% ?9 }3 c* s' e' H
+ i$ C$ P6 y. u( V6 y5 H
2、低落股票交易业务印花税;
: [3 L& x7 l n4 U7 t
7 Q: p$ V8 R$ Z+ \3、停息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我们现在的做空机制是熊市出台的,专门为熊市量身定制,各项筹划都有利于空方,以是并不得当牛市,一旦牛市发生暴跌,助跌不助涨,反而会加速推动崩盘;
+ ?+ f2 Z* H' D7 R$ M 7 b2 @2 ? R! ]" F
4、不再答应新的公司停牌,已停牌的督促尽快复牌。停牌自己是双刃剑,筹划通过停牌来躲避风险实在是掩耳盗铃。数量云云之多的上市公司会合停牌,外貌上暂时规避了股价下跌风险,但对其他不绝牌股票是不公平的,会加大这些股票的抛压和股价下跌,也使风险再次会合发作的大概性大大上升,从而对市场造成更大伤害;1 Q4 s; o0 D! Q* |% y
, A& V; _4 l2 g @& V5 w; e5 k
5、接纳托盘权重股的利用战略,不要拉抬、更没须要拉涨停。
5 q" m/ A2 Y8 Z8 E
+ W. a, f& ~# t; S5 u救市,是国家予以背书的重放肆措。救市假如不乐成,消耗的也将是国家公信力。因此,经心构造,协同作战,形成协力,尽快稳固市场,规复信心,已经成为了一项当下最为紧张的政治使命,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 q5 I# Z- Y
' v( p# V7 L" N' r
【此文转自老徐时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