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网警:增强防范意识,远离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 !
* U) @/ }5 m0 _" {9 F: n$ _3 H5 p; _2 \* s" n)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把人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网银、支付宝、财付通等支付工具及淘宝、京东等电子商贸的流行,网络俨然已经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个领域。但是,网络带给我们无限便利的同时,也成为骗子的天堂,网络的不安全性和和随意性可以很容易让不法分子骗到钱财,真是“防不胜防”!今天,烟台网警带领大家认识12种典型网络诈骗手段,这些都是血汗钱堆出来的案例,请大家务必查收,并且转发扩散,尤其是一定要发给自己的父母和亲朋好友,营造“人人识骗、时时防骗、处处揭骗”大环境。" M! O% c/ \% [* O4 d
1.冒充领导诈骗:犯罪分子假冒领导等身份利用QQ等网络软件给基层单位负责人,以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让受骗单位先支付订购款、手续费等到指定银行账号。5 ~$ Z& e( C# v3 ]
2.冒充亲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网络通讯工具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后,冒充该通讯账号主人对其亲友以“患重病、出车祸”等紧急事情为名实施诈骗。
9 \( C. }& f% L! a0 h3. 冒充公司老总诈骗:犯罪分子通过打入企业内部QQ、微信群,了解老总及员工之间信息交流情况,通过一系列伪装,再冒充公司老总向员工发送转账汇款指令。
; m6 f( ]$ s- j0 e @0 _# z4. 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诈骗:冒充教育、民政、残联等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学生、家长发微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指令其在取款机上将钱转走。
# }) `$ t' i) H8 p5.冒充公检法利用QQ、微信加好友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利用QQ、微信加好友,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贩毒等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4 g8 B6 ]5 g) h- g% t/ _1 v% t( {6.伪造身份诈骗:犯罪分子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利用QQ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 B- B- N+ f* a7 _& X7.医保、社保诈骗:犯罪分子利用QQ、微信加好友冒充医保社保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账户出现异常,之后冒充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公正调查、便于核查为由,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P. p3 S9 {9 S0 N; E
8.“猜猜我是谁”诈骗:犯罪分子利用QQ、微信加好友,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冒充熟人身份,向受害人借钱,一些受害人没有仔细核实就把钱打入犯罪分子提供的银行卡内。# \* S# l ~. d
9.假冒代购诈骗:犯罪分子假冒成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款项实施诈骗。
+ @0 s, m2 e" I G- B! K( u( \) v10.退款诈骗: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利用淘宝旺旺,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引诱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4 ]: C! F8 l" k" y
1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在事主下单后,便称系统故障需重新激活。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让受害人填写个人信息,实施诈骗。
; x7 O! V y7 v5 r1 n [# ~6 o12.低价购物诈骗:犯罪分子在网络上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物品等转让信息,当事主与其联系,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 T/ U) e. C) `' @
5 l; a1 r) _9 G, T4 f% l; C: s烟台网警提醒大家:要从自身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对网络诈骗的各类手法耳熟能详,使骗子们无从下手,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网络诈骗犯罪案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