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有几类股票容易是价值陷阱。5 Z. R9 \# j4 b2 q- y+ }& v- y7 I
8 V, w0 K) i8 v/ g a& n 第一类是被技巧提高裁减的。这类股票将来利润很可能逐年走低甚至消散,即使PE再低也要警惕。例如数码相机发现之后,主业是传统相机菲林的柯达的股价从14年前的90元一路跌到此刻的3元多,就是尺度的价值陷阱。所以价值投资者一般对技巧变更快的行业特别谨严。
' v7 `" c* H5 U8 B* M) r X1 Q
$ l: x- e3 [( j/ ~: U/ \% f 第二类是赢家通吃行业里的小公司。所谓赢家通吃,顾名思义就是行业老迈老二抢脸中五老六的饭碗。在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期,很多行业的集中度进步是大势所趋,行业龙头在品牌、渠道、客户黏度、成本等方面的上风只会越来越显明,这时,业内的小股票即使再廉价也可能是价值陷阱。 a! b! ~, i1 m. W. ]
( R1 W7 ?- P. L/ i1 @ 第三类是疏散的、重资产的落日财产。落日财产,意味着行业需求没增加了;重资产,意味着需求不增加的情形下产能无法退出(如退出,投进的资产就作废了);疏散,意味着供过于求时行业可能无序竞争甚至价钱战。是以,这类股票的廉价是假象,由于其利润可能将日就衰败。
, M5 y( ?7 X. b" r1 G- |0 y6 H& d* Q& p1 i6 L* s
第四类是景气极点的周期股。在经济扩大晚期,低PE的周期股也常是价值陷阱,由于此时的颠峰利润是不成连续的。所以周期股有时可以参考PB和PS等估值指标,在高PE时(谷底利润)买进,在低PE时(颠峰利润)卖出。别的,交易周期股必需联合自上而下的宏观分析,不能只靠自下而上选股。9 M) q8 t% P# O0 v. ~
* a" v5 E& Y, J6 U" j' Q0 _! ^ 第五类是那些有账务讹诈的公司。可是这类陷阱并不是价值股所特有,成长股中的讹诈行动更为广泛。. R& {$ N+ V* a; P( x; _! {
( ~1 w7 @* t( c% V! G1 R9 C5 X 这几类价值陷阱有个共性,那就是利润的不成连续性,是以,今朝的廉价只是表象,基本面进一步恶化后就未便宜了。
) J3 G% ~, X. o% H4 p9 z* x
- o1 ?6 n* x7 T 成长陷阱
" D/ b1 |& y5 f9 v5 l; n2 x/ n" r( r6 ?2 j0 [3 t; s0 i3 _
很多人以为,买股票就是买将来,是以,成长是硬事理,要买就买成长股。简直,最牛的牛股一般都是成长股;然而,最熊的熊股也往往是“成长股”。很多国度(包含A股)的历史数据表明,高估值成长股的均匀回报远不及低估值价值股。原因就在于成长陷阱(Growth Trap)比价值陷阱更常见。$ B% S' x F1 x
3 q8 F7 d: ~, ]0 p4 Z+ ~* k! a
成功的成长投资须要能预测新技巧走向的专业常识,须要能预判新企业成败的贸易目光,以及能预知将来行业格式的远见高见。没有多年摸爬滚打的细分子行业研讨经验和强盛的专业团队支撑,投资者就很容易陷进各类成长陷阱。0 p* A3 [* G, R/ R# ?
; x4 N% Q' Q! @2 R/ W9 l 1、估值过高最常见的成长陷阱是过高估值(Overpay)--高估值的背后是高预期。对将来预期过高是人之天性,然而期看越高,扫兴越大。统计表明,高估值股票业绩不达预期的比率远高于低估值股票。一旦成长故事不能实现,估值和盈利预期的双杀往往十分惨烈。
; H2 {) L% \1 A4 W0 d& K# i5 h! p3 Q: i
2、技巧路径踏空成长股经常处于新兴财产中,而这些财产(例如太阳能、汽车电池、手机付出等)常有不同技巧路径之争。即使是业内专家也很难事前预感终极哪一种尺度会胜出。这种技巧路径之争往往是不共戴天、赢家通吃的,一旦落败,之前的投进也许就全打了水漂,这是最残暴的成长陷阱。5 A* a& { [( E0 c0 Q' y7 T* Z) B: m
8 j; q' N/ u' c3 ^ W% K 3、无利润增加上一轮互联网泡沫,Profitless Growth大行其道,烧钱、送钱为手段来赚眼球。假如是客户黏度和转换成本高的行业,在成长初期经过就义利润实现赢家通吃,则为高超计谋;假如是客户黏度和转换成本低的行业,让利所带来的无利润增加往往不成连续。 v* X4 ~% a/ L" H* |" Y3 u2 R- f
/ z0 ]; ~: ~1 p) p6 O
4、成长性破产即使是有利可图的营业,快速扩大时在固定资产、职员、存货、告白等多方面须要大批现金投进,是以现金流往往为负。增加的越快,现金流的洞穴就越大,极端情形导致资金链断裂,激发成长性破产(Growing Broke),例如拿地过多的地产商和开店过快的直营连锁(特别是未上市的).' A3 H# N3 T5 m5 U; K _3 _
- w$ h8 M" A# |
5、盲目多元化有些成长股为了到达成本市场预期的高增加率,什么赚钱做什么,随便进进新范畴而陷进盲目多元化的陷阱。是以成长投资要警惕主业不清楚、为了短期业绩偏离持久目的的公司。当然互补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横向完美产物线和纵向整合财产链)另当别论。
* t, c" P+ c3 ~- M. N
( [. f j0 ]2 t1 W1 ]0 n, w 6、无焦点竞争上风要差别两种行业,一种是有门槛、有先发上风的,Success begets more success(成功导致更大的成功);另一种是没门槛、后浪总把前浪打持续在沙岸上的,Success begets more competition(成功招致更多的竞争)。在后一种行业,成长企业惨败的原因往往就是由于太成功了,名高引谤,招来太多竞争,簇拥而至的新进进者使立异者刚开始享受成功就必需面临无尽跟风和盗窟。例如团购,稍有一两家成功,因为门槛低,一年内里国就有3000家团购网站出现,谁也赚不到钱。即使是有门槛的行业,一旦动了行业老迈的奶酪引来回击,一样持续无葬身之地。4 p. I6 P; n- V0 }
4 B3 R/ q2 P$ e6 z6 C2 v
7、新产物风险成长股要成长,就必需不断推陈出新,然而新产物的投进成本是太大的,响应的风险也是太大的,而收益倒是不判断的。强盛如可口可乐,也在推新品上栽过大跟头。稳健的花费股尚且如此,科技股和医药股在新产物上吃的苦头更是不乏其人。科技股的悲痛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开辟出来的新产物经常不被市场承认,医药股的悲痛则是新药的开辟周期无比漫长、投进太大而最后的成败即使是业内专家也难以事前预知。
- s, n, l* ~+ l# X } u" T" l0 g- |+ ]% s% W4 r: Q8 q
8、寄生式增加有些小企业的快速增加靠的是“傍大款”,寄生式增加往往不具连续性,由于其命根子把握在“大款”手中,自身缺少议价权。有些焦点零部件生产商在自身的范畴内到达寡头垄断位置让下流非买不成,进步自身产物的转换成本让下流难以调换,或者成为终端产物的“卖点”(如英特尔),事实上自身已经具备议价权、成为“大款”的,另当别论。" S2 Q. G1 r3 U5 q( y
$ f! G) }( v S8 H: { 9、强弩之末很多所谓的成长股实在已随后了其成长的黄金时代,却依然享有高估值,由于人们往往犯了过度外推(Over-extrapolation)的过错,误认为曩昔的高成长在将来仍可连续。是以,买成长股时,对行业成漫空间把握不妥、对渗入率和饱和率跟踪不紧就容易陷进成长陷阱而付出过高估值。: }+ A( m) N3 S' B( \+ u: T& f# Q
( O5 z- U9 M- x' q+ {) {1 _9 I+ l2 W
10、账务造假价值股也有这个陷阱,可是成长股中这个问题更广泛。一个是市场期看50%增加的成长股,另一个是市场期看10%增加的价值股,哪个更难做到?做不到时,为避免戴维斯双杀,50倍PE的成长股和10倍PE的价值股,哪一个更有动力往“动用一切手段”来到达市场的预期?, m9 v; i0 a; O" H
2 }' I5 W1 E* r* X 各类价值陷阱的共性是利润的不成连续性,各类成长陷阱的共性是成长的不成连续性。成长是个好工具,好工具人人想要,想要的人太多了,就把价钱举高了,而人道又总把将来想象得太美,预期太高,再好的工具被过度拔高后就容易扫兴,扫兴之后就酿成陷阱了。成长自己并不是陷阱,但人道的弱点中对将来成长习惯性的过高预期和过高估值倒是不折不扣的陷阱。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