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资产上市开先例多公司效仿 引爆军工股(附股)+ Y6 A" \$ M# I
带有军工配景的“国字号”企业正试图在其核心军品资产与资源市场之间寻求均衡,向来“秘密”的军品业务再一次被推向了资源前沿。# f+ H( m d- q6 l
# f1 p6 B, G. ~& v. V( I5月24日,中国大型造船企业——中国重工(601989.SH)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中国船舶重工团体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重工”)的书面关照,其正在操持与本公司干系的巨大事项,涉及军工巨大装备总装业务,而这一资产重组也“属境内资源市场巨大无先例事项”。
. a5 [3 {' e Q4 Y% W* W) y" [5 e9 R- H |( Y* Z h1 z# T
但现在,这一资产腾挪仍需向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及国有资产管理等部门咨询论证,存在巨大不确定性。7 M* Q: |" R' n3 k0 b& a
: A8 Z' I1 [& D究竟上,对于中国重工而言,母公司欲将军品资产注入其业务板块并不生疏,而在此前的数年里,来自差别的军工企业都曾实验将旗下利润可观的军工资产举行整合,但受各种限定羁系因素,盼望不大。+ o5 |1 q- `6 L5 q8 ?
/ d+ ?- @# e! O( p- w9 N
针对本次中国重工的“军工资产证券化”,熟知军工企业的一名流士继承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现,作为“资产属性相对敏感的军工企业,(军工)资产整合除了要得到一样寻常国资企业羁系部门的允许外,还要得到其他干系部门的批复”。
1 b4 u, u' B4 ]1 D$ o5 v( k/ j- i8 c
“终极能不能成行,上层的表态以及政策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可否找到最好的均衡。”上述人士说。/ [/ n3 n1 O+ }4 \7 {+ P+ {
( M: P( Z# H9 n# D! K
重组“第三波”( F: F1 q1 x0 b+ d
9 K1 M; \; t1 N3 ]; c9 X作为中国水师装备的龙头企业,中国重工对其旗下资产举行划片梳理的战略举行还在继承。' |$ v" G G3 y( c/ n$ W. K
9 c; A! B# |6 Q) ]9 M: x2011年2月,中国重工完成了第一次资产重组,母公司中船重工等发行股票,购买了包罗大船重工、渤海重工、青岛北船重工和山船重工在内的四家公司股权,彼时,中船重工还允许,将在将来三年内将剩余18家公司全部注入上市公司。
% E* n; z- `) F8 s: P. g+ W7 c% f/ j6 g% v4 B
在完成四家公司的股权收购后,中国重工又于当年4月抛出了新的定增融资方案,将包罗武船重工、河柴重工、平阳重工、中南装备、江峡船机、衡山呆板及民船筹划中心等7家公司收至囊中。
; I2 S3 H! `( Y5 z& \: i. A
9 }% }8 p( l5 z“在团体上市平台搭建完成后,中国重工又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两轮的资产重组,根本的业务框架就已经初具雏形了,现在拟注入军工资产则是第三次资产整合。”上述人士说。+ d: }& a s2 s# [9 N
9 ~9 L* k, m9 o1 |. F: ^
本报记者相识到,在中国重工的首轮资产腾挪中,其注入上市公司的紧张为民船造修业务,除了母公司掌控的军用船舶业务外,中船重工80%左右的造修船业务在该次重组进入上市平台。与此同时,第二轮整合中,中国重工整合的资产则紧张为潜艇、海上钻井平台以及柴油机业务。' D9 k1 V0 G6 u. K& ?' U
( C# B1 v6 E8 o% d7 v* J究竟上,对于试图分阶段推进旗下资产重组的中国重工来说,其眼下欲“罗致”军品业务的信号在其此前发布的“十二五”规划中便已开释端倪,本报记者查阅其订定的“十二五”规划中指出,“公司军工和海洋工程业务占收入比重将从现在(2011年)的12.5%提升到18%。”
* c$ L/ C! r! G3 @/ e0 {7 ]! z7 p- h0 J3 H
来自华泰证券的调研陈诉中也指出,固然包罗军工的资产在注入上市公司的时间实验了军民线分离,但兵舰制造产业链的大部门代价都会置入上市公司,以驱逐舰、掩护舰为例,一艘兵舰的代价量约有60%-70%在上市公司中。) I5 T. N' d- I" ]0 J$ \2 w
7 I& n& ]4 K; x而本报记者查阅中国重工2012年度的财报则表现,在其海洋工程、能源交通装备、非船业务等各业务板块中,军品收入的比重仅为8.61%,而对比母公司中船重工的军品收入,这一数据则相去甚远。
/ [1 s; }' w; {* s% ]8 j$ Q+ a1 `" c
“母公司中船重工旗下的资产许多,以是在政策层面如果可以大概得到允许,军工资产的注入就不成题目。”一名同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说。7 s$ |, _' q" U8 B% I5 H
% D3 K4 }) j7 Z" Z* F$ ?
或开军工“资源潮”
6 W9 y4 B5 m2 \
1 o9 n' g3 b! ~中国重工的一纸审批一旦放行,尾随厥后的其他军工企业则无疑将先后效仿。2 Y/ h3 N- t, |4 ^1 Q7 w
- m% I n# v: {0 {究竟上,早在200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源调解和国有企业重组引导意见的关照》后,国内军工企业“大动筋骨”的整合之势就已磨刀霍霍,而在2008年后的两年里,登岸资源市场的10余家带有“军方配景”的上市公司也皆实验“吸纳”军工资产,但这一波“重金属”资源潮则受制于各类限定而无果而终。
- f- Q, K( c5 e* @& J7 z/ C
2 ~$ d5 E4 m( G4 Y2 M“军工资产并非一样寻常意义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此前我国对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并未有非常光显的乐成案例,国家层面仍在思量军工资产的特殊性对国家安全和部队创建带来诸多影响。”中投顾问呆板行业研究员段嘉宣继承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 [8 O+ a, ?4 {- }0 p _. F, l
1 s0 S h$ q B$ m# h% w% E \但此前的受阻之旅并未就此取消军工企业的整合思绪,上述熟知军工产业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在部队内部,几年来对军工企业“实验股份制改革,以及借力资源市场有用整合科研资源,推进战略转型的方向”的讨论不停在连续,而依据此前国家层面的筹划方向,缩小与发达国家在军工资产证券化的差距则已成为战略方针。0 C8 n- Y, q$ p* X
& l7 S% X4 T2 c g$ R0 J
“关键照旧怎样均衡的题目。”上述人士说。
% A8 a0 z" R1 |: u/ x* B) T& N' s' |; K' k" }! J8 y' H
本报记者相识到,现在除中国重工处于操持资产注入而停牌外,包罗广船国际、航空动力、中航电测等涉及军工业务的上市公司皆处于停牌阶段,而停牌缘故原由则均属于“正在操持巨大事项。”6 f$ Q* g( i6 c" l$ ?! H+ N
1 [- e8 q& O t/ ^" g, b7 \4 E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