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A股一指标走势,决定大盘何时再下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9 15: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   跌幅巨大,无论周级别还是月级别跌幅表现已到了历史极限值,再加春节临近,短期大盘继续大幅下挫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由于1月开跌已经开启趋势性下跌,压力就在上方,马上出现强劲反弹的概率也很小。因此,萨豪天对后市大盘的推演是:横盘,等待短期均线全线下移,构筑比较明显的空头趋势后再次下行。等这个过程完成后,预计基本也要到春节后。”
, y! h) `7 h. I; O9 l8 i" z6 M# u- a# y- k

3 A6 t; Z: N6 U$ l    今日午间,萨豪天针对分时盘面说到:“早市重点看成交量,早市两市区间成交量依然是继续萎缩的状态,保持着空头市道特征。再从大盘日线走势上看,以上周四阳线为区间,大盘已实质进入日线区间横盘运行的状态。因此,早盘尾市大盘急拉更多的是修复超跌性质,无实质趋势意义。午后看大盘上攻空间有限,运行偏中性。”
; x$ V- h) z) N$ u( b
4 ]- `; W6 w- h2 C0 D7 n0 K* W    午后,表现相对乏力的中小市值股有被权重激活的迹象,持续活跃,大盘股指在分时高位震荡上行。而后这一格局也未发生变化,大盘终以分时高位大涨报收。
  I1 s( O& f4 l7 {; [/ m/ ?2 w% {2 j' E/ h- K3 v
    从午后市场表现上看,在二八股同涨的背景下,午后成交量较早市明显放大。但是,这仅仅是区间相对而言,周二两市全天成交依然是萎靡的状态,成交金额也仅为5833亿元。成交量可以证明一切,是牛熊市最直接的写照,而其实市场成交量能不济并不是在近期,沪市大半年来一直都维持着萎靡之势,可以侧面说明趋势问题。
6 N4 W9 s; T6 _" z: O- h1 Y) U/ J
/ t: E/ }" [7 X/ X( }0 T# o5 D4 |    再看沪指技术走势,沪指触底2844点反弹未过10日线,应还只能定义反抽,在2850点至3050点运行五个交易日,区间横盘运行雏形已出现。
3 N) A( o3 e4 z" Z( {, |! z) m% ?+ m. \- a. W/ O* K
    后市大盘继续横盘是大概率事件,这个横盘指的是日线结构上的表现,那横盘之后呢?在大盘快速下跌初期的背景下,横盘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均线系统进一步恶化呈典型空头排列,压制大盘继续下行。同时还有一点,这是上周四晚间张中秦就说到的:“技术指标上,可以以沪指日线MACD为观测,低位金叉再低位死叉为大盘蓄势结束再破位的信号。”MACD低位金叉代表着超跌修整正式开始,后再低位死叉代表着空头动能增强,又一次下破开始,而现在MACD还在低位死叉状态,按这样的节奏走完,再一次明显破位下行要到春节后,和昨天预计的时间和过程基本相符。详情我会在盘中详细分析!
8 ~: u8 O7 I$ s% v+ n3 o( E
: y! B, ^. I. \7 O* q! J" S# W; U8 a5 j7 P

$ C/ d- L. S: Q' |( \2 e/ A2 M8 G+ {

- k, P( H) g$ {* W, s& e( y                 私募论坛
http://www.simu001.cn/x4180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6: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顶再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6: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那么过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6: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6: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来乍到,请多多关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6: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贴赚学识,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0 13:32 , Processed in 0.72739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