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网站好像老鼠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个网站被封了,他可能换一个名头或网站继续行骗,这就好比端了老鼠窝却没有捉到老鼠一样。”中国证监会投诉科的工作人员无奈地向记者谈到,投资者最好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保护自己,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防骗手段。
. G' g0 R: s& M' ~2 r
# @# \1 B/ f6 g& ?' q- c+ }6 j1 s上周六,本报通过《“金鼎私募”点石成金的背后》揭露了当下盛行的“通过短信推荐股票收取不当钱财欺骗投资者”的内幕,该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全国各地不少上当受骗的投资者纷纷致电本报,讲诉他们类似的被骗经历。无论是上海、深圳还是昆明,骗子们的手法如出一辙。在这些被骗故事的背后,记者发现了惊人的相似点:第一,骗子和你绝不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的联系电话或者短信号码都远在千里之外。第二,骗子一开始不会向你要很多的所谓“会员费”,当你把第一笔款项寄给他们之后,就会收到源源不断提出“继续汇款”要求的短信。第三,钱寄到这些骗子手里之后,骗子将不会再理睬你,或者干脆就消失。本期,本报梳理了几件典型的投资者被骗案例,希望能给广大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有警醒作用。! m) t1 E( G2 j, b, | N2 b8 T0 F
7 M+ Z! \( ^& s# G, Y$ E
A投资者:“会员费”后还有“拉升费”
! J. I- n! F8 v( p& W- ?
2 L& e. v( u- Y. }上海投资者冯先生告诉记者,他在网上看到一家名为“上海X发”的证券投资网站,该网站承诺只要成为会员就可以享受每月超过70%的净利润,怦然心动的冯先生立即和该网站留下的400电话取得了联系,刚开始,该网站表明只要求交纳800元的“会员费”就行了,谁知道冯先生寄去了800元现金之后,却再也没有该网站的任何消息。后来按捺不住的冯先生再次打电话求证,却被告知:“800元的会员费怎么可能就月收益70%,还需要交纳3万元的股票‘拉升费’。”感觉上当的冯先生立即停止了汇款行为,并且向本报进行投诉。
8 g! `* P* ?8 a; e( `6 s5 }" u
0 L' n' s, z" K2 _, g: f相比冯先生的遭遇,昆明李先生的遭遇可谓更惨烈。在与骗子网站的联系过程中,骗子一直摆出“业内人士”的资深嘴脸,并一再强调李先生的“会员费”只是最低级的水平,他们根本就看不上这点小钱。可就是这“最低级别”的会员费,也需要8900元,更别说上面层次稍高的会员费用了。在李先生尚未交钱之前,网站一天三个电话的催促,李先生交了钱之后,却再也无人理睬,后来还是李先生打电话去请求他们给一只股票代码,可想而知,这只“求”来的股票在买入后就遭遇了连续大跌。
, U) }( i; B7 u# Y3 q
$ v; F2 J8 B; F' @2 n9 y1 ^B骗子网站:漏洞百出, C' u y; ~ w( j
) Q# |: K9 X+ I; N' r8 [2 r
为什么骗子的手法如此低劣却还能屡屡得手?真的是骗子们的网站非常专业而且包装正规吗?记者连续登陆了几家所谓的“私募网站”,却发现这些网站漏洞百出,稍有股票常识的投资者都不会上当。
0 r2 E. h B+ R5 i) C6 Q$ S" P! g& S6 Z
在一家网站上这么写道“我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著名的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共同出资打造,聘请了一流的分析师和操盘手进行操作,是XX地区数一数二的券商机构……”可是,当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打电话去咨询时,该网站突然含糊其词称:“我们不是机构,是私募”。
8 k* V6 j, S. ?8 T! ^5 M
3 d- [3 I; }, x0 r! D0 X而在另一家网站上,正滚动播出着“我公司历年庆元旦活动即将展开,届时将筹集1个亿的资金,对我公司操作股票进行大幅拉升。详细咨询请拨打我公司服务电话……”在滚动条幅下,是公司历年来获得的“最佳私募”名号,可是这些名号要么时间不祥,要么颁发机构不祥,其真伪可想而知。
/ Y; W# g( ]6 m( X& p' E) L4 v
/ s) a! x3 L3 G$ a9 pC中国证监会:上当后最好直接报警
! V, R% a2 t9 @! z, l, s7 x9 L, d( @2 `# v
投资者在上当受骗之后,究竟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应得利益呢?记者致电中国证监会投诉科,一名男工作人员接听了记者的电话并回答了相关提问。该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内他们也接到了很多类似的投诉,中国证监会对此问题高度重视,但是因为现有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对这些骗子机构应该如何处理,所以中国证监会也无法直接出手管理。而且,中国证监会作为一个监管部门,并没有执法权利。该工作人员建议,上当投资者最好直接报警,并且能够提供相关受骗证据给司法机关,以方便司法机关取证。第二个办法是与这种骗子网站所在地证监局联系并向他们投诉。“但是这种骗子网站好像老鼠一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个网站被封了,他可能换一个名头或网站继续行骗,这就好比端了老鼠窝却没有捉到老鼠一样。”这位工作人员无奈地向记者谈到,投资者最好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保护自己,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防骗手段。
7 T) P- J) H5 ]- b
+ f9 K5 a% L+ |4 o$ m5 I9 i而某私募老总张先生告诉记者,“那些主动发短信和打电话推荐股票的人,千万不能相信,百分之百是骗子。他们要是真的知道哪只股票要涨,只会偷偷地进货,为什么会告诉不相干的人?唯一的可能就是让股民帮他们抬轿,他们好顺利出货!”张先生强调,股市里没有真正的庄家和权威,股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跟风,不盲从,才有可能获得大收益。! Q: T% B$ O# M# k
. t4 C9 x) ^% D7 F x* V! V国欣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兆兴认为,股民对这些“私募”的神通信以为真并主动缴费,说明股民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缴钱的股民没有拿到合同,那些说得天花乱坠的口头承诺又难以证实,仅有一个汇款凭证很难维权。如果没有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的介入,受骗股民只能是吃哑巴亏。”陈兆兴律师认为,这些“私募”的行为是违法的,建议受骗股民向有公安部门举报。3 l' G1 @3 [3 a+ e b
/ D$ ?6 G) M& a%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