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精心挑选股票,希望自己的投资结果比大盘表现还好。这件事就和让所有人口袋里的钱增加一倍差不多——做了半天,其实是在做无用功。因为从本质上讲,人们最终从股票市场得到的收益,都来自相应经济体的增长;扣除这个因素,在股市的投资就是一场零和游戏,所有人的平均收益一定会和股票大盘的涨幅持平。如果我们让一半的投资者完全投资大盘指数,另一半按照自己的意愿精心挑选股票,那么哪一半人的投资回报率更高呢?答案是一样高。当然,有些人去年表现好一点,有些人今年表现好一点,基本上是随机的;从长程看,再平均下来,大家的表现其实差不多。有些人觉得自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找到被低估的资产。其实在资本市场上,如果没有一大群人形成共识,再被低估的资产也不会涨价;而一旦一大群人形成了共识,市场的有效性又会让那个资产的回报率和其他资产趋同。也就是说,不管怎样,你能得到的都是一个平均值。因此,与其天天把心思花在如何与股市大盘作对上,或者花在和市场的有效性作对上,还不如什么都不做。把这种事情想清楚,不完全是一种意愿,更是一种能力。很多人炒股炒了一辈子,也没有具备这样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