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的报道" C/ T$ L- u3 t2 E* ]5 c1 g
“警察同志,太感谢你们了,把我的血汗钱都追回来了……”3月17日一大早,市民周女士从民警口中了解到,自己被诈骗的30万余元资金被追回时,激动地红了眼眶。# T( n8 p8 B2 x3 F( g/ m
% s' G' H$ t( W p9 s
30万余元,保住了!
) k. g* _* [( P9 W" Z近期,麻城市民周女士急匆匆赶到辖区派出所报警,称其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直接损失30万余元。见状,民警立即安抚好周女士不安的情绪,并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 `. e) r, Z9 h
( O% ]1 ]' V& U- ^
30万余元,保住了!
1 @" ^% e2 a. j- L1 _ L) Z据周女士介绍,就在不久前,她曾接到了一通外地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地公安机关民警”,并声称周女士涉及一起“100万元非法贷款案件”,要求周女士配合调查,否则将“立即拘捕”。
; [9 G+ _* \1 X, O听闻此言后,周女士万分惶恐,但是对“警察”的话还是将信将疑。为了充分骗取周女士信任,“警察”引导其进入一个精心伪装的某短视频账号主页,视频内容多为对方身着警服,在办公室等场所办公的虚假工作视频。恐吓、诱导……在对方的连环骗局下,周女士开始对其警察身份深信不疑。
0 q% c B: [3 ^6 t% h* b) }当周女士迫切想洗脱“涉案嫌疑”时,对方马上指出了“明路”,要求周女士将名下的银行账户存款全部转入“安全账户”,接受审查,并要求其立即删除全部通话记录及短信验证码以防“泄密”。周女士连忙按照对方的指引,将30万余元存款分多次转入“安全账户”中。/ A, u. d2 w! \% Q
: U) Y5 G$ D N4 H* ^* R& e
30万余元,保住了!
' U' U, v. m! m' \4 U/ E良久,周女士慢慢回过神,回想起前段时间派出所民警在村民群里推送的反诈宣传,自己的遭遇与“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如出一辙。周女士立马翻看宣传记录,顿感五雷轰顶,意识到自己遭遇到电信网络诈骗,便立即向辖区派出所报警。
. y0 ^2 B: z5 b6 A7 A) d据了解,周女士被诈骗的这笔钱是她和丈夫通过打零工攒下的血汗钱,是家里的全部积蓄。获悉警情后,麻城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迅速联合辖区派出所成立专班,启动电诈案件应急处置机制,依托警银协作平台,对涉案银行账户进行紧急止付、冻结。因反应迅速,冻结及时,成功阻止了被骗资金外流。
8 z2 Z6 \2 g3 w- Q/ d$ v5 M6 F民警在对资金流进行追踪调查后,很快便查清涉案银行账户户主为许某(男,35岁,江苏省南通市人)。经进一步调查,民警发现许某身处国外。通过政策宣讲、法律讲解等工作,3月17日,民警成功将嫌疑人许某劝返回国,并在武汉市天河机场将其控制。
" T3 i# t. e" Y" W目前,30万余元被骗资金已全部返还给被害人,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O) G5 z4 C" z. K
民警提示
+ i' d' Q2 K5 d6 m7 K不轻信“公检法”电话办案
V8 L9 w! w+ }7 m3 u! p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直接办案,更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密码或转账!凡自称“公检法”要求配合“资金审查”、“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 R6 d$ s! B) B5 w4 u1 _* A% j% J警惕“通缉令”、“保密协议”话术0 z. W$ T% n2 A4 |- p/ B6 x3 Q
诈骗分子常伪造“通缉令”“逮捕令”,以“涉嫌洗钱”、“案件保密”恐吓、操控受害人。切记:真正的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网络发送,更不会要求屏幕共享或下载不明软件!4 p' e1 f# Y" }0 Z: M
绝不转账!不点链接!不轻信!
+ m' y, _0 w5 N2 q1 B2 E* P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也不会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或扫码支付“保证金”。凡要求提供短信验证码、屏幕共享或远程操控手机的,立即挂断并报警!2 }* _$ D( ]: L( F/ i; ^# B. @
挂断后主动核实身份) u( ?' y' p! v' W; y
接到可疑电话,请直接挂断,并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咨询,或前往附近公安派出所核实。
- z( X+ l1 D) L1 E. T& f保护个人信息
1 R2 b- K* v. [2 p$ X# U2 [不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填写资料,谨防钓鱼网站窃取信息!& F, H% P$ N0 u; \
【来源:平安黄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