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至2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施小琳在绵阳市调研并召开省建设绵阳科技城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平台上蹚出新路,加力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加快建成省域经济副中心,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省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5 i! R3 ?) p6 ?' M施小琳到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绵阳科技城光子技术研究院、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航空发动机研制、院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大技术攻关等情况。. O% d3 y% z# o! E! [$ `
随后,施小琳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审议有关事项,部署下一步工作。施小琳指出,高水平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制定工作清单,聚焦细分领域专项集成推动,促进“川字牌”“绵阳造”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把“国之重器”的硬核科技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O+ E0 v9 f1 W' B) `- I1 `
施小琳强调,要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在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技立城兴城上加快破题。加快构筑高能级实验室矩阵,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支持交叉学科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集聚创新资源,产出更多突破性、引领性成果。要推进科技成果溢出转化,在打造高能级产业集群上加快破题。聚焦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支持链主企业建设国省创新平台、牵头组建创新联盟,瞄准堵点卡点问题,推进企院校协同攻关,健全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供需对接,强化基金等科技金融支持,推动更多创新成果走向生产线、融入产业链、做强生态圈。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建强应用场景支撑,用好首台套、首批次等政策,支持与省内市州协同联动,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应用。要做强军民协同创新特色优势,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双向拉动上加快破题。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强化平台整合、资源聚合,做强需求统合、能力融合,制定成果转化配套政策和激励评价体系,构建科研生产与产业供给配套体系,推动院地双向奔赴、相互赋能。要优化城市功能和发展生态,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上加快破题。以科技赋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聚焦新型城镇化、教育医疗等优质均衡发展、数字政府建设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用“绣花”功夫提升科学治理水平。强化省市联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跨市州的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机制,吸引各类人才和市场主体纷至沓来、创新创业。1 b7 G, @! J7 D% n3 d" H7 i6 x
施小琳还到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察看春耕生产及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情况;到经开区三江实验学校,调研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校园餐”十条措施落实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