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 A' a5 ]. @1 j6 S
: y9 S2 _2 z, L, e- ?/ T. p
至于缠论本身,这个真的看人。不恰当的比分就是——大家都接受同样的教育,读一样的教科书,但有的人上985、211,有的人就考不上大学呢?缠论我研究完以后我还专门找业内人士聊过。有几位是非常支持其中的理念的,也有几位觉得缠论完全无用。我现在真理解了其中的心法再来看那些不支持的人的理由,其实都是因为他们站在了错误的角度看缠论罢了。不要神话缠论,只要从趋势和震荡,从量化的角度看,缠论就是好东西。1 v6 v4 }& r1 z( t
以及既然说到了,那就再多说一句给真正有心的后来者。* Z8 V h: o. o/ f& n$ J6 R
就是,真学会缠了,其实感觉和一开始禅师讲的均线系统的感受没什么不同,只是更精确了,更容易量化了。但思路和感觉,都和一开始的均线系统没什么区别,毕竟都是趋势跟踪嘛。2 k2 k. Y, A# {! I% [
以及,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我就追求机械操作。也是禅师后面点题时说,远离聪明,机械操作。所以,这种感受就更接近于均线的金叉死叉了。关键还是看你理解什么是趋势,什么是跟踪了没有。关键还是看你利用好整个思路里的各种组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