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我们认为,随着优质创新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集聚,随着投资者队伍和产品体系的丰富扩充,随着北交所‘深改19条’的实施落地,北交所将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易方达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郑希对记者表示。
, P9 h( A- m5 j; Y/ J# U# w [6 b$ L+ I1 K5 C5 v }
郑希介绍说,经过两年建设发展,截至2023年10月20日,北交所上市公司224家,其中新发上市公司156家,募资额超300亿元,总市值接近2500亿元。市场有12只北证50指数基金,11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合计规模接近40亿元。从行业分布看,北交所上市企业主要集中于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前五大行业占市值比超过64%。: N; ~+ W& a' r6 R o7 A5 ]5 {; X0 d" Y
9 c p. k# [8 t
郑希介绍说,随着开板以来IPO融资金额和吸引的科技创新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北交所已经成为投资小盘长大股的重要场所。北交所上市标的具有专精特新占比高、企业规模小、发展空间大等特点。
B; e; p1 K: {9 q6 V) Q! z
' g& {+ K$ w3 U* ^ q“专精特新,意味着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等特征,北交所上市的多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未来有望持续扩大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多数企业成立时间短、市值较小,对比沪深上市公司,北交所企业在营收、市值方面依旧具备提升空间,随着规模的持续发展,流动性也将进一步提升。”郑希表示。
( L2 E6 U: A! \1 \4 n3 ?! W( }0 B! m/ u4 u ^' d {
郑希认为,北交所开市近两年来,建设节奏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上市公司经营在内外部考验下保持稳健,专精特新企业集聚,创新型属性明显,彰显了较强的发展韧性。在尊重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律和长大阶段的基础上,北交所实现了不同交易市场的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推动了与新三板创新层、基础层的统筹协调与制度联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完善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