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一粟 幸福圆满人生 2022-05-05 07:301 j( d, H& I/ Y! j* _% [
3 [1 G6 J3 Y9 e, \& n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 r; K* u& \2 C7 o$ R& \
& R3 L n1 ^' L! W+ M) I( P+ A Z世俗繁务中遇到“盛情难却”时,到底该如何持戒呢?1 P6 b3 L+ Z3 u& R5 c) J4 ]! d, N
& U, a9 ?8 j4 j! V8 ]" Z2 @3 a身为一个佛弟子,在世间法中,我们同时也负有家人、朋友、同事等多种身份责任,在当今这个纷繁世俗的社会,我们不定时会面对各种商务应酬,各种即兴的聚会等,这也是考验我们戒行的时候。
; C/ I7 I! b5 T6 w- ^' L8 V
' Y& u6 y( M, p当大家欢聚一堂时,忘却所有,开心一刻,举杯共饮,此时此刻,有的人可以不为所动,你们推杯换盏,我自笑拒不动;有的人则觉得此情难却,就适当饮一点意思意思吧;还有人再三拒绝,但最终抵不过朋友的盛情劝说,败下阵来端起了酒杯开怀畅饮……7 U4 T, I2 j0 b+ X+ ]6 H
4 R6 \: i$ q! O' K6 ]$ h
另外,当接受别人款待时,对方一番好意为自己点杀物命,此时,有人会立刻制止,甚至顺势引导;有人却因“盛情难却”不予制止,给自己找理由: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和人打交道,总不能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吧……, }. [ D- }/ P
: I' W4 e, Z* ^. v以上种种问题,大家或多或少都听闻或者经历过的。对在家修行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如何去践行佛陀教戒,是我们修行中很重要的一课。其实当我们基于正知正见,如理如法地去行持时,都会获得别人尊重的。由于万法皆无常,我们世俗的所谓欢愉都是短暂的,如果因为短暂的欢愉而为自己种下不净业,这完全是得不偿失。' h$ z2 s4 W, A/ M( W9 ]# }+ o- P
% Z7 m0 H0 [; r% }2 S) \随着闻法的不断深入,自己慢慢地醒悟过来,原来懂了和做到了差距太大了。在佛陀说法《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中说:“认戒律不需全部守。只要你受了某个戒,就得不折不扣的守,每一条都得守,不能认为只守其中一条或部分戒条,某些戒条可以不守。只要认为戒律可以不必全部守,此理念不仅是邪,而且是恶。”+ S5 z3 _- b+ D- J, {
- P: o/ H5 u$ r/ f当我们静下心来,再来看这一切戒律,认真思考,如果我们严格守戒,也许会暂时遭到别人的不理解,甚至会因为守戒而被非议,但我相信,佛菩萨会加持严守戒律的人,最终这一切问题都会得到圆满解决。除非我们是假装守戒,因为严持戒律犹如身穿铠甲,当遇敌来袭时会保护我们大家免受其害。
e e$ T5 E) h& |/ M7 l
3 A9 |0 {7 o6 { E) z最近我恭闻了佛陀说法《圣者不是自己和弟子说了算的,符合考核印证,不是圣者也是圣者;空洞佛学理论与真正的佛法是不同的领域》,对我触动非常大,让我时刻都谨记于心。佛陀说,我们这一世难得这暇满人身,如果今生再不利用这个人身努力学佛修行,解脱成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也许你会觉得这样的警醒常常听到,但是,当我听到佛陀语重心长的告诫大家时,说实话我感觉心头震撼、毛骨悚然。因为佛陀不会妄语,如此,我相信今生没有任何事比解脱成就更重要,自然也就知道应该如何持戒了。
) Z4 L* w6 _2 M( |6 _/ {# D4 Q; w- a6 }! R0 Y! o, F& s* Z
当我懒散、懈怠,以及面对修行中的各种违缘时,我就会想起佛陀的这些说法,让我更有力量,更能提起正念,不断地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莫虚度光阴,真正地践行佛陀教戒,好好修行,严持戒律。要真正地领会和感恩佛陀的大悲之愿,树立正知正见,做一个惭愧的,无私的,利他的,精进的修行人。
; F0 I6 j* Z, A; F, m% u2 `5 A9 f( x7 L* S1 D& r7 p/ W% T
撰文:沧海一粟) y% i6 M5 u! l1 Y* L2 p: I
7 f ~6 v% ]! o7 K# `编辑:芝麻开花、尉朗;. L) X8 ^% H! {! H( r+ l
7 K# V$ j7 @# M/ d, X7 d7 H
4 I1 `& @* @2 v4 u; d, X
7 H8 [, U9 `$ f. {)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