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阳一名年仅12岁的女生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遇上了个“网络警察”突然被告知自己的账号涉嫌诈骗心慌的她听从“网络警察”的吩咐开始了指定操作,结果……
2 S. q" m E; k+ g- E
- r5 J: A% }0 t0 R* M, f
& v5 q% g5 }2 j2 V( x: K3 I9 |' s" O8 z
! W2 a2 B' |5 `5 d+ Z% b近日,租住在东阳城区白云街道的小学生小花(化名)在住处刷短视频时,突然有一个昵称为“啊”的人给她点了赞并且还关注了她,她也同时关注了对方。- T7 U5 K! t' N! `7 _
之后,“啊”就开始用文字跟小花聊天,过了一会儿,小花收到了“啊”发来的一张“警官证”照片,照片显示“啊”是一个姓朱的网络警察,照片上还附有他的警号。看到这个证件照片之后,小花确信了对方真的是个警察。
( U" A. _# k) X. `5 Y- s2 r9 D# j3 m }( I! ~
1 M7 o- O" U" l7 L/ ^& }' w' Z) _; l$ Y9 ^/ }
6 e+ [4 ]5 \& }3 ?. a) N
紧接着,“朱警官”和小花开始进行语音聊天,“朱警官”告诉小花说,有人举报她的账号在骗钱,让她积极配合调查,及时把事情搞清楚,不然的话后果自负。
, j3 m* P1 `0 ]3 C$ R“当时我就有点慌了,因为之前也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就解释自己没有骗过其他人。”小花说,她当时的反应就是要听“朱警官”的话,按照“朱警官”说的做,否则警察可能会找上门。" i" h0 ^$ Z. V" _* I A3 q( A
接下来,小花毫无悬念地上了骗子的当,开始按照“朱警官”的吩咐进行指定操作,最终取来了父亲的手机,往自己的微信钱包里充值了1000元钱,并通过“朱警官”发来的一个二维码,进入了一个微信群,在群内发了单个金额为79元的6个红包“配合调查”。; E, n8 M4 u! {
3 Y; X u& r; Z ^3 }8 @
9 x$ R- s2 E) O1 d7 Q
+ `: O: w* z4 L+ ]- L, S9 G1 u) i Y
实际上,“朱警官”让小花拿家长手机的那刻,小花还是有所警觉的,但年纪轻轻的她哪里是骗子的对手:“家里人也和我说过不能用他们的手机,特别是操作与钱有关的事情,可‘警察’说这个只是配合调查,只要按照步骤操作就没有事情了,不会把爸爸的钱转走的,还说如果是诈骗早就把我的钱转走了,我就相信了。”小花说。4 R0 C9 T7 {5 L/ V( F# F3 f& n
小花按要求操作了一波发红包之后,“朱警官”要求她将微信群及平台上的所有聊天记录全部删除,称如果不删掉后果自负,已经慌了神的她又一次选择了相信。" Q5 ]8 X- `, j9 s7 [
: {. b# i- w* R$ }1 ~& y" K% u. P$ g+ W9 N% O( U. Q& Z; X# n5 u, Z, ~0 K* x
( T! U8 A( I' P& i/ O! V3 X
' \+ \7 K# X5 `
那时的小花还想着“朱警官”会把钱退回来:“我知道爸爸那些钱被转走了,问他什么时候返还给我,他说在第二天凌晨0时之前就会把钱退还,还说要做一个实验,叫我把他拉黑掉。”
: f4 a4 V& b* {/ k0 @天真的小花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10点多,可还是不见“朱警官”退钱,就去联系了对方,发现对方早就将她拉黑了,意识到不对劲的她连忙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家人,才确信自己被骗了。
$ N; F: Z5 F6 {
+ h3 Q4 n7 c. i& w( K7 a+ p+ b警方提醒; I1 T, D5 N/ C, p9 b
4 }0 `0 i4 S1 N+ L" N* v& V
& q; O% A' f Y; J* q
此类骗局大多瞄中了未成年人下手,一方面是因为未成年人在家期间经常会使用家长手机,因此很容易给骗子下手的机会。其次是由于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防范意识,很容易轻信他人,落入骗局。
, G- ]- S9 r J7 I0 W
$ Y( y: ~: S: Y! K一方面,对孩子的防骗教育十分重要,要让孩子们在潜意识中警惕任何网络上的陌生人,对网上所有主动接近的人打一个问号,慢慢地形成风险意识。4 a/ O* q# `; [0 B% h
3 g {$ p! p* o* Z4 M
另一方面,家长们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设置相对安全性更高的支付密码,不要轻易告知孩子手机支付密码、银行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告诉他们不要盲目扫描二维码,更不要随便点击陌生的链接,以防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