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卡发行以来,有不少不法分子打起了社保卡的主意。近期,又有不法分子冒用“保障局”名义发送短信,称社会保障卡已过期需更新完善信息,要求市民点击链接提供个人信息。信息看似正规,实则是骗局!信息内网站为涉诈钓鱼网址。
s. z& w5 p! x) a+ x. k8 K8 I5 A+ J& M' r& \
以社保卡进行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话术日日翻新,年轻人不留神可能就着了道,老年人更是容易犯迷糊,招致钱财损失。下面这些诈骗套路,你都知道吗?小保带你一眼看穿!
* Q% v. a. Y3 `( m5 \7 s! r* b( p& Y) X* P
套路一:告知参保人(电子)社保卡异常或被停用
6 f9 Z: c+ z& }6 ^* U' X0 E7 o, z% x
& d) e6 c% T, c3 ^7 o; m. h+ N t- J不法分子会利用技术手段将诈骗电话显示为“当地区号-12333”,自称人社局12333服务热线工作人员,以“社保卡异常将被强行终止”、“社保卡升级”或“电子社保卡审核为通过”为由,索取身份证号、社保卡号、姓名、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要求向指定账户汇款缴纳手续费实施诈骗。 j. Q9 E0 Z4 F0 Q
常见剧情:以短信形式要求登录某假冒网站上传资料或签署电子协议、办理实体社保卡、电子社保卡,否则将冻结、停用或影响个人参保缴费、领养老金,利用上传的信息进行转账、消费、透支、贷
; n' d) a. M; }8 K+ X 套路二:提醒参保人社保卡被盗刷
& I a) J) V* D! x3 c5 q4 V发送短信通知参保人“您的社保卡在外地医院消费(透支/盗刷),因涉案金额较大已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为保障账号安全,需要核实社保卡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继而提出其他借口,要求参保人将资金转移到指定账户。) X6 ^' S* h7 _, u
常见剧情:在短信、电话里以社保经办机构、公安等部门的名义,称受害人社保卡涉嫌诈骗、盗刷或重大犯罪案件,要求协助调查。利用受害人的恐惧心理,索要社保卡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或以验证资金为由,让受害人把钱汇入指定账号。
- G9 U; G# V5 E' K套路三:用“虚假文件”、“优惠政策”做诱饵* @! f. p& ~# f: J" ~
% A1 a% T( a. ?% ^2 }& P) r伪造虚假文件,或冒充社保机构工作人员,以提供“优惠”的参保政策为名,通过电话、短信诱骗参保人进行社保卡优惠办理,并要求参保人去银行转账,以办理社保卡为名实施诈骗。
9 o Y. }4 _- r. c8 u! ?$ ]9 h* R V+ S. N" s6 k
常见剧情:以电话、短信形式,自称可通过内部人士、关系机构以内部流程办理社保卡,享有领取补贴、代办补缴,或优惠代缴等特权,让受害人把钱汇入指定账号。
' w9 l' x q& P以上诈骗套路,或名义不同,或形式变化,但套路基本一样,不是想方设法获取个人信息,就是要求转账汇款到某个账户。所以,凡是收到此类“全国社保卡升级”、“社保卡停用”的短信,不要点击链接,更不能填写任何个人信息;凡是接到类似电话,冒充人社部门要求参保人员转账、汇款,请一律挂断!挂断!挂断!
( I$ |0 k0 [. k8 p5 C& L0 S |) x
; O' A/ A1 b& q1 b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发送的社保卡办卡或业务经办类短信,不会附加任何网址、链接,也不需要持卡人输入任何涉及姓名、身份证号码、金融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持卡人需提高警惕,通过正规渠道向发卡银行或当地社保卡经办机构核实社保卡情况,谨防上当受骗。
$ Y9 G4 e; u3 q" k 望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信息中心
/ N$ j% U6 h3 `3 G& Z$ \ 2022年2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