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套路层出不穷6 B4 @' R8 W- x$ V5 [
而老年人的防范意识薄弱
# y0 v( ]5 Y: H' n; A' S往往更容易受到怂恿鼓动
n4 X4 e ]' f: H( U9 P成为诈骗分子的“下手对象”
0 K% N" I( a: P1/ o6 p0 G2 D' S) S Z2 o
保健品诈骗8 f9 t3 W+ {) l' q) k. x
不法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高价购买用处不大甚至毫无用处的“保健品”,从而实施诈骗。
2 T. ~. A" M Y _反诈提示:; t9 \3 A4 {; Y6 S- E6 C
身体不舒服时,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诊治,而不是盲目购买保健品。
1 t/ A3 b5 g4 r2
% O% B2 F8 I8 e% b( i4 X5 A收藏品诈骗; d, K0 E V& v( m4 r6 s, i9 v
不法分子以“高价回收”为诱饵吸引老年人购买收藏品,为了促成老人最终付款,骗子还会承诺“回购保本+合同保障”。通常情况下,有了溢价回购的承诺和合同保障,很多老人会抵不住诱惑上当受骗。
& @0 H+ \; Z5 x反诈提示:
; G* | E9 K! G8 [5 f5 N' v4 O( P% [老年人参与收藏品投资或者拍卖时,要认准有拍卖资质的拍卖公司,不要轻信电话、网络、电视推销,谨防所谓“拍卖公司”、“艺术品公司”的诈骗陷阱,发觉被骗要及时报警。% t1 h" y# o4 Q0 F3 f2 ^
3
7 C+ m P1 r! j* f中奖诈骗
, X' u" \( A; m" s; p不法分子利用伪基站或者互联网软件群发虚假中奖信息或邮件,受害人一旦联系兑奖,犯罪分子就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滞纳金”、“违约金”等各种名目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诈骗。
6 d% n8 S% @/ d. h2 h+ p+ Q! `反诈提示:
; ~7 F& J' D. m! |#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没有免费的午餐,收到类似中奖信息时千万不要轻信,不要贪图意外之财,以免上当受骗。8 W" d9 Z% u1 j X
46 L! b0 K' q2 e! E$ ^2 s
冒充公检法诈骗
) V( [$ m2 |/ [. z: q不法分子通常会伪造相关证件和文件,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薄弱的法律意识和恐慌心理以及对子女的关心等,要求缴纳“保证金”,骗取老年人的钱财。9 |# T; P" F, I5 t
反诈提示:0 O! p4 r- R9 m) g4 z
“公检法”工作人员不会在电话中提出转账要求。
! f3 l$ u$ Q5 h0 t! A5
' E% C: M6 ^* D5 x低价旅游诈骗
' n/ b2 i9 ^! k, i; U诈骗分子以不合理的低价诱骗老年人旅游,然后通过强制、诱导、忽悠、捆绑销售等手段,诓骗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假冒伪劣商品,或者途中变相增加各种高额费用。
: k' [! H2 H5 n/ J- k6 o2 i& Y反诈提示:
1 ]8 P6 b% W' y0 K a& v5 }老年人一定要学会甄别旅游机构的资质,主动拒绝“不合理低价游”。6 u! \) R8 g1 [) K# C
在旅游消费时,务必索取发票、收据等凭证,以便事后维权。
! W2 t2 W4 |% i6$ |" [1 X" P' k- ^6 X& g
以房养老诈骗
! k! \& d: k. b7 Z4 R9 _3 `诈骗分子推出“以房养老”项目,忽悠老人抵押房产贷款,将贷到的钱用于购买“高收益”的“理财项目”。前期老人还能获得收益,而后骗子卷钱跑路,房子也被强制过户,最终钱房两空。
# o# X4 B3 `4 H" j: E8 r反诈提示:8 T! q3 V1 Z3 h [
老年人要警惕“高息0风险”理财项目,远离非法集资。
: A# P/ |0 K6 l' @7
* \( Y, v6 ], R/ J: x缴纳养老金诈骗
, z$ U* C4 d* E3 @3 c) t3 i+ E诈骗分子以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为诱饵,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然后向老年人索取保险费或者好处费。
% Z5 x( |' u( D! W0 K反诈提示:5 a) q- H# N$ |4 p
办理业务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信所谓的中间人,涉及到钱财时,最好向家人征求意见。
% L! S3 [2 T/ | - o$ _; |4 V( H4 u& E. [. P, e
7 U/ e f7 P6 o+ C }0 P4 o' g4 Q; ^9 u2 m" J% N
6 ]9 ?: e5 Y5 S. Q% U& s" E2 k* K! r% k
来源:云南网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