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探索建立政府基金容错机制 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 “十四五”新增上市民企30家
) P% \, h7 {- A5 V, L' L! K6 s; H& E6 L- d
1月4日,合肥市经信局印发《合肥市“十四五”民营经济发展规划》。1 v d P6 l. B! Z. x' { T
6 x% @/ A8 M' e4 y4 U' z4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民营经济占GDP比重超过55%,年均增长8%左右。全市民营经济上缴税收占全市税收总额的比重保持在60%以上。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利润总额、R&D费用年均增长8%左右。每万人拥有私营企业数达800户以上,每万人拥有个体工商户数达1200户以上。
6 A7 M1 y* v' Z5 H0 I" h4 l$ ]6 } X; o
力争到2025年,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冠军”企业3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00家以上。新增中国民企500强企业4家,新增上市民营企业3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保持在90%以上。
/ G' q" T8 ?( k7 J, }3 t8 }' p5 u
8 H8 z' k& F; A1 T/ C+ p力争到2025年,形成国家级产业集群5个左右,省级产业集群30个左右。获批省级以上创业孵化载体达到300个,获批省级以上示范平台达到50个。
! K1 n1 P0 U8 O- J; ^- i( ^! h% z1 o0 z* }9 E
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小微企业税费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继续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
& {& d9 T! y- R; Y3 [7 L. c
" S$ L/ I3 `$ r% r5 ^0 s1 W更好发挥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专项资金作用,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享受国家及省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争创国家级、省级、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创业服务指导,支持各类创业主体开展创业服务活动。
4 F* @( V0 q, V; J) w6 ?. |: D
# T# v8 d0 o4 r% I6 Z; J* w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全面落实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民营经济准入门槛;贯彻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及时发现并推动破除市场准入环节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坚决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和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吸引民营资本参与新增产业投资项目和公共服务类项目,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投资领域,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我市重大平台、产业园区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民营企业按照“揭榜挂帅,立军令状”的公开征集方式参与一批重大投资工程实施。9 f4 }: R* J d% L0 H& P
* A% c1 B$ g1 ^$ p8 A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约束机制,加大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力度,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加快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和做法。
- b* h/ h$ e/ \# T- p. d' v1 n4 M4 ~+ p9 x0 ~3 L; |. O z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强化工业发展空间保障。执行国家工商业销售电价下调政策,推动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工作试点。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民营企业体系、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和融资增信支持体系,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引导外资向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参与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 s. |+ |% z% _! s5 h
- q7 k9 U1 n r) f健全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长效机制。大力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严防新增拖欠账款发生,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对清偿进度慢、故意拖欠的单位以及“新官不理旧账”的行为,要加大督办、追责和处罚力度。对未完成清欠目标任务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限制措施。严格执行预算安排,对未经批准自行安排支出造成新增拖欠的,将通过扣减转移支付或部门预算指标方式予以偿还。' `0 H; H6 E8 E. k' O9 ?4 z
& W0 _$ I, G: k3 t5 n1 ?优化土地供应体系。保持全市工业用地总量平稳增长,重点保障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新产业、新业态用地,盘活的工业存量用地优先用于优质工业项目。重点实施优先保障措施、优惠地价政策及差别化用地政策,探索开展土地多形式的出让制度。在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采取差别化地价政策、支持存量土地盘活挖潜、支持现有土地的振兴和开发等方面降低企业土地成本。% z- A" h; n' E5 a) p
6 k2 B8 _, V7 C) \; d, u% g
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开展优质小微企业推介,为小微企业送金融政策、送融资方案,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及时推介至金融机构,为双方对接合作搭建平台。支持商业银行面向优质民营企业开展无还本续贷、中长期贷款等业务。建立完善上市挂牌后备资源库,引导条件符合的企业积极参与境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积极推动新型政银担、税融通、过桥续贷、纾困基金等财政金融产品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更加有效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T) k8 n9 p* U" e
. \6 E3 |7 K3 P/ V8 U* ]
不断完善基金参股方式、收益分配、退出机制等,加快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股权投资基金体系。探索建立政府基金容错机制。
4 V: W2 J! W2 v; z( k5 q: T/ ]1 M/ P9 k
强化信用融资建设。加大“信易贷”模式推广力度、支持开展信用融资工作部署,会同金融机构向信用状况良好且符合授信支持条件的民营中小企业提供便利优惠的融资信贷服务。整合全市财政金融产品,放大匹配的贴息贴费政策覆盖面和风险资金池效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开发合肥快贷、信e贷、信保快贷等纯信用创新金融产品,率先实现“130”融资模式(即1分钟申请、3分钟放款、0见面审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