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服“贪利”思想,不要轻信**,谨防上当。0 }6 q' E2 q! R- }: K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于犯罪分子实施的刷单赚钱、中奖诈骗、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及虚假致富信息转让诈骗,不要轻信,一定要多了解和分析识别真伪,以免上当受骗。$ Z' a6 ~; b7 {8 t+ o6 ] T
2、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 r) t( f0 A0 p$ f

! q: A% y' T8 C! }& f
- n2 ?3 ^9 M# p2 Z# Y5 F$ {
8 v2 L( Y- n' X4 H9 T对于家人意外受伤需抢救治疗费用、朋友急事求助类的诈骗短信、电话,要仔细核对,不要着急恐慌,轻信上当,更不要将“急用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
% U& I6 f5 e, J% g( `( C- f* T3、遇到疑似电信诈骗时,不要盲目轻信,要多作调查印证。6 D1 q+ h: ^; ? M; r
对接到培训通知、冒充银行、公检法机构等声称银行卡升级和虚假招工、婚介类的诈骗,要及时向本地的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其办公地点进行咨询、核对,不要轻信陌生电话和信息,培训类费用一般都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不应汇入个人账户,不要轻信上当。对于来电声称是公安、检察、法院、银行等的电话号码,务必多方印证,尝试回拨电话核实,防止犯罪分子利用改号软件等手法冒认电话号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