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屏幕共享”、“视频会议”等新功能冒充公检法、银行实施诈骗。“屏幕共享”功能相当于手机的录屏操作,它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包括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现在就让柳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的网警小编带大家看一些相关案例,了解一下这种新型诈骗的套路,希望能有助于大家增加一些防骗小知识。; w4 U8 z, U! i! J/ X3 O; L
0 E. W' G- \+ l7 Y
# }! l5 V! m+ H6 F
案例一
1 g1 x0 w) _: o$ I近日,市民姚女士接到一个对方自称是警察的陌生电话。对方称姚女士涉嫌严重犯罪,要求姚女士与其视频通话。通话中姚女士看到了身着警服的“办案民警”,便信以为真没有再质疑对方的身份,随后按照对方的指示新办了一张银行卡并下载了某App,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将所谓涉嫌严重犯罪需要转移的赃款转到新的银行卡中。结果,姚女士被骗了30余万元。( ^: B3 Q; q8 D4 U( c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130cfbeac643ad4ba62e46c8b2035a89/2fedf3deb48f8c545ed1c3602d292df5e1fe7fbf.jpg)
1 r* P. D" `$ J6 p9 B3 d H b( D* C
案例二
$ s, i. Q4 ] F2 [9 q市民小东,接到“+65945673963”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市公安局户籍管理科的民警,并称小东名下的某家银行的信用卡涉嫌洗钱,信息可能被冒用了。随后“警察”让他下载视频会议App分享屏幕,并打开了一个对方发来的“官方网站”。此后两天时间内,受害者的银行卡多次向一个陌生的银行账户转账,总共被骗89500元。
8 U3 `% t: f& c9 r![](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c71b71d8ce33c895a67e9873e1127397/1daafdfaaf51f3de7cb0bf2b83eef01f3b2979bf.jpg)
9 p" T) b0 K- C2 V
8 y% Y6 l0 V+ p案例三& d! {0 u4 E5 z9 H
近日,市民刘女士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称是刘女士户籍所在地的“警察”,说刘女士已被网上通缉,要求她添加办案民警的QQ接受调查。刘女士在登录了对方提供的网址果然看到了所谓的“逮捕令”,便立马添加了对方。在QQ上,“警察”先让其下载一个安全防护软件,打开共享屏幕进行脸部认证,让刘女士没想到的是,这款“线上安全系统”屏蔽了她手机的来电和短信。然后要求刘女士下载“钉钉”App,打开共享屏幕功能,并打开支付宝、微信和银行卡账户,将余额展示给对方查验其资金流水。随后对方称侦查中发现可能是有人冒用她的护照在2020年非法出境,要求她拍摄脸部认证的小视频,以便洗清嫌疑,于是刘女士上传了3段小视频。最后“警察”又让刘女士借钱转入她自己的银行卡,以证明她不是缺钱卖卡给别人洗钱。她打电话跟丈夫要3万元,她丈夫觉得蹊跷,马上找到她。这时,她才发现银行卡上64余万元已被分成20多笔转出去,夫妻俩赶紧报案。
% D+ x& W3 {: _2 T4 Z0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03aae23cba4bd11304cdb73a6aaea488/7362b48f8c5494ee3b2009563af5e0fe98257ebf.jpg)
8 d+ r7 W! X) O3 i) n, j & J& ~6 z9 I7 F8 p+ }4 W, e
* k; w- n& S- n' @' E: _
网警提示
: z9 M# ~$ _& U3 }! Z: G9 x- d(一)不要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这样的操作会让你在陌生人面前毫无秘密可言。6 W9 Z6 X* H4 K% h) k; L2 u$ m
(二)网络世界一定要注意陌生人员视频要求,视频中穿着警服的不一定是真警察,也可能是骗子。
/ O/ p( l; x, q0 L: \& `! O(三)不要轻易下载来路不明的APP,因为很多不法分子会诱骗受害者下载可以拦截手机短信提醒的恶意APP,让受害者资金被转走时毫不知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