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新学期开学
3 C% p0 h3 Q+ N6 g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 ^( y% i% }' E8 I3 U1 s为了提高大家的防骗意识% s4 W( w4 [ y0 ^$ d
蜀黍整理了
1 u/ J& u: q4 |+ g3 t" v" U- S# h) {! P针对学生们的常见骗局
- ?+ `/ L: q) g大家要保护好自己的压岁钱6 s4 W! D( i; Y
谨防上当受骗!
$ Q2 s" i& o" a: @7 d案例一
4 E/ V3 y0 m9 |/ p. n) t* M % ]9 `) w/ {0 T; c! i# b9 ]
8 @ J- P. _( S! {
; ?( F+ c: ^4 W% M8 |4 u/ B学生小米在某QQ空间看到某某粉丝群内要举办生日回馈粉丝充值返利的活动。小米出于好奇便加入了该群,看到很多人在讨论返利活动,还有不少人发了返利成功的截图。小米便添加了群主的微信,在群主的鼓动下参加了充300返600的活动。随后群主说该档的活动已经没有名额了,只能参加更高金额的返利活动,小米又通过微信转账了400元参加第二档活动。后来骗子又以“转错账户”、“审核费”、“未成年补缴费用”等原因诱骗小米先后共转账3000余元。直到QQ群解散,微信被拉黑,小米也没有收到返利,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 r0 |, X1 J1 d) j 4 Q: f6 m- ?' L8 S/ i5 p
9 O0 _) ?1 g+ A, v$ Y+ }3 V
. |+ t- |) [# c/ o6 P1 }0 [案例二
6 k/ R# [% l/ {5 S' G 3 p1 m9 [0 S+ g, |
! j3 f, ~1 c' j/ k0 ~6 d
* D: W, E5 I. d6 j3 D( _学生小明用家长的手机玩着游戏,有陌生人私信称想要收购他的游戏账号。互加QQ后,对方表示两人不熟悉,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在游戏交易平台上交易。谈妥价格对方发来一个网站让小明登录进行交易。小明按照流程注册,根据提示把游戏账号卖了。交易完成后,账户内确实多了800元,但却无法提现,于是联系客服。客服以其网站信用等级低、账户被冻结等为由,让其多次缴纳激活费、解冻费、提现费等各费用,短短半小时,小明不仅没赚到800元,自己的1500多压岁钱也都到了对方手里,游戏账号也被骗走。7 {0 w( [3 ~* E9 s) X1 S
7 D8 h& t, g$ T2 U4 S
R$ g9 }& i5 ~3 F& a
* G0 B6 B3 m1 P* B; T+ o6 i
案例三9 m% O% W+ B, |) w

7 g3 Q8 ^7 R5 t7 [& e- Y, k( s( G& \. a h5 V! L# ?1 O
6 a# n( E2 K: }( |& t
学生小张在朋友圈看到“购物满299就有资格抽奖,100%中奖”的广告,他心动了,便添加了所谓“客服”的微信号,花了299元购物并获得了抽奖机会,他抽到了一等奖苹果手机。此时客服告诉他,需要登记个人信息并支付1800元通关费和保证金才能邮寄手机。小张觉得稳赚不赔,便爽快扫对方提供的二维码转账。但是对方收款后却杳无音讯,再联系对方小张发现已被拉黑!. j# [) `, L: ^% \3 G6 R

" x0 I* N/ V7 r* @/ P" |9 h1 O* g# r
! ^" E! M% h: A8 h' K警方提示) `7 }, t3 W8 k3 i7 R! U
警惕网上陌生人# a s! i9 ]. b. B [ y
提醒孩子们警惕网络上主动加好友的陌生人,谨慎加入群聊,添加陌生人或加入陌生群之前,一定要请大人们核实对方身份。8 G' F4 `* r* R+ |+ `, n
树立正确价值观
# g. z3 ]7 s4 h% P5 L不要让孩子们有不劳而获的理念,轻信“免费送”“充值返利”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 J) _7 d4 D. P; F0 |加强手机防护
5 U9 d9 e1 Z" `% G U& \9 D家长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银行卡等物品,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 d. X5 @7 T6 r1 U$ m0 K)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