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吃“救命粮”,是十二岁时,在姑姑家。他们把大红的小浆果磨成浆,加少许包谷面,稍作发酵,做成圆饼,或蒸或煎,以度青黄不接。我吃了两个,还想吃,姑姑说别吃多了,吃多了不易消化还会便结。临走时,姑姑让我去楼上抓点干的带回去生吃。上得楼去,但见满楼都是红红的“救命粮”,像张大红的地毯 ,我蹲下身子,大把大把地吃了起来,那味道真是美极了,酸甜中杂以特有的清香,嚼起来沙沙作响,在清爽而曼妙的白噪音中 ,吃得我忘乎所以,直到感觉味道变涩了,才觉得张嘴难闭嘴亦难。9 [& u& D+ V7 Y6 g. ?7 M; u; r
回家后,肚子鼓胀,几天吃不了,也拉不出。父亲说,那是人家的救命粮,粮食不够,是接济荒年的,你可好,海吃山空的,吃得自己消化不了。
, ^- \! \ z8 M& |/ X( I9 o! h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后山上彩霞般红遍山野的“救命粮”,似乎一下子知道为啥叫它“救命粮”了。父亲告诉我,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救兵粮”。这名字源于一个故事,诸葛亮领兵误入深山,箭尽粮绝,为避追兵,数日轻装急行军,就在一个个快要饿晕的时候,一个士兵猛然发现对面山上大红一片。大家来了精神,一股气冲过去,填饱了肚子。这救了命的小浆果,就被士兵称为“救兵粮”了,随着部队一路传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