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达铺,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结束了漫无目标的寻找和长途跋涉,作出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战略决策。哈达铺因此成为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成为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中国革命在此绝处逢生。6 M+ F: h, K& P" [- D" W
就在红一方面军过境哈达铺的第二年———1936年9月,红二、四方面军经过哈达铺,哈达铺人民像哺育孩子一样把全部的爱给予了自己的队伍。红二、四方面军陆续撤离哈达铺时,宕昌地区2000余名游击队员和直接参加红军的群众随部队北上……8 o/ Q( \& q, }7 w7 h! {# [
恍然之间,历史的记忆如烟花般纷纷飘落。天险腊子口、哈达铺、邮政代办所、义和昌药铺、关帝庙、同善社、旧报纸……一幕幕,仿佛就在眼前。! R3 ]8 }' i0 J6 J& |
腊子河潺潺的流水声、红军的枪炮声、敌人的溃逃声、哈达铺街上小贩的吆喝声,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的交谈声……似乎依稀在耳。( C, P' X: b6 S! B
哈达铺,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都经过的地方,是红军长征路上的转折点。在百姓心中,哈达铺是一块风水宝地,前有河流润泽,后有山川绵延,革命的火种星火燎原,使得它更显强大磁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