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风俗习惯,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当中,每一种都衍生过无数精彩的故事,每一件都蕴含许多动人心弦的传说,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沧桑和文化积淀。经过几千年的发酵和演变,必然有其深奥而又浅显的道理。 A/ |8 R2 K b
1 ]. A% s- J3 K1 R5 [% h1 ]- k K- r1 t# p4 |3 ]& \5 v: n! P
比如喝雄黄酒,端午适逢仲夏,尤其在南方,属于高温多雨的季节,气候湿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祛寒化湿,调和脉象,其中就蕴含了深奥的医理。
a" t1 O! W- e1 s* S9 w* K# ]8 S" A
9 x' L, o1 m' ?3 U& w7 Q+ {4 n( f6 d2 m# |2 D
岁岁端阳,今又端阳。端阳节总是带挈着历史的厚重,朝我们悠悠地走来。我记得每年的这一天,在家乡的江河上,都会举行龙舟竞渡。那岸边汹涌的人潮,拥挤的红男绿女,在激越的号子声中呐喊助威;雄健壮硕的水手们甩开膀子,在激扬的浪花之中奋力搏击。你看,中流击水,浪举飞舟,号声震天,鼓乐齐鸣,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气势,展现一往无前的精神。那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总是被震撼所充盈,让兴奋所包围,展示着人类精神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Z1 z$ ^; _* C
. i8 i/ C8 z, _1 Y1 ^" `) B/ a1 I
; U' C9 i+ R, w5 i/ _& c 我也记得每年的这一天,在家乡鳞次栉比的土楼里,在清新爽朗的早晨爬起来,可以看到各家各户的门楹上,都悬插着苦艾、昌蒲、桃树枝、黄荆子的枝条,用以驱散虫豸和邪毒,以求趋利避害、纳福迎祥。这些寄托人们心中的期冀,祛邪避祸的圣符灵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带有一缕幽然的清香,蕴含一丝淡淡的苦味。香中含苦,苦中有香,也许正是这一股清淡的苦香,让虫豸和邪毒退避三舍,禳灾驱害,护佑众生,包含自然的辩证法,让人们品味到生活的丰厚和清甜。7 c8 j/ u5 Y0 I0 k' J
6 l; |1 \- C8 v$ @4 O5 r$ c4 S- E' ^: C5 n$ I
我记得在我少年的时候,每当到了端阳时节,黄熟的梅子缀满枝头,大人们纷纷上树去采撷,将竹杆轻轻一拔,满树的梅子纷纷落下。从地上拣一个起来咬上一口,满口酸津津的味道,老半天还教人口水直流。人们用其腌制成梅干,以备盛夏时消暑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