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父母总会教我们一些防止上当受骗的知识和招术,但是当我们长大了以后,发现父母却变得越来越容易上当受骗了。”9 s7 ` j. U: {- I m7 V
D/ K3 G6 f6 A4 U9 u a
+ {& N/ s4 q( h% i
0 P Z" S8 n0 L6 P; `9 V" i( t3 A D
四项风险精准揭露诈骗套路,风险自担提醒老人和家属加强防范
/ i1 k( H# c% w! M. b针对当前一些养老机构、企业以养老服务名义非法集资、欺诈销售“保健品”等情形,民政部等多部门近年来采取多项措施防范打击。4项风险提示:
8 o5 Y: t' r+ `1 _——高额返利无法实现。所谓“返利”其实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企业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正当服务实体和收益,资金运转难以持续维系,潜在风险很大。专家指出,“高回报”往往就是高风险的信号。0 v+ s4 ]6 |) \( p, W
——资金安全无法保障。“会员卡”“预付卡”等形式的预付资金由发起机构控制,未实施有效监管,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2018年5月,养老产品“爱福家”资金链断裂,公司负责人外逃,该公司非法吸纳数万名中老年群众资金过百亿元。
! p" k4 O: n) u. w, q$ I/ H——健康需求无法满足。不少“保健品”采用偷换概念的手法,与合法注册批准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混同,骗取消费者信任,但所声称的保健功能未经科学评价和审批,往往无效甚至贻误病情。
+ l- L3 c2 U0 @——运营模式存在违法风险。一些“养老公寓”“养老山庄”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目的,而是以免费旅游、赠送实物、养生讲座等欺骗、诱导方式非法吸收公众资金。8 u; A0 ?0 [ w
6 @% h) A, N$ k6 g
+ I6 t& T1 I% z' L- \
) R/ q4 e4 X1 K
' v4 r: b5 z6 R6 Y$ W老年人又该如何防范呢?
3 `2 u7 F! x, g( P+ w1、时刻谨记高风险- {' M# W# J2 K, J
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老年人应当冷静分析,谨记高回报一定伴有高风险的事实。. K8 e5 k( l) ]2 }. [
2、投资前多与家人商量$ s6 h( q6 |, m" P
老年人在投资前,应当与家人或朋友商议,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专家推荐等。另外,家人也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多与老人沟通交流。
# @, M, I5 b+ q4 h4 N3、审慎选择投资理财对象1 u5 w V7 \6 v" d' C6 E: D; L
老年人在选择理财产品时,最好到银行、证券等正规金融公司办理。同时,建议老年朋友通过合规的金融机构选择低风险的产品进行理财,保障资金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