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之一:资源垄断
0 @5 b& o! b3 |3 K彼得·林奇在讲述10倍股逻辑的时候曾经指出:“相比较而言,我更愿意拥有一家地方性石头加工场的股票,而不愿拥有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股票。因为电影公司的竞争对手非常多,而石头加工场却有一个”领地“:在它占据的领地内没有什么竞争对手。”
# }7 _0 }; y* e而这些拥有自己“领地”的公司,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垄断企业。“没有什么可以描述排他性独家经营权的价值,一旦你获得了排他性独家经营权,你就可以提高价格。”彼得·林奇阐述道。" I9 f- @$ e; t9 J
观察过去3年A股中的10倍股也可以发现,垄断企业和龙头企业成为10倍股并不罕见。
; J* Y9 x9 m) o M, G3 }: {包钢稀土是10倍股中典型的资源垄断型企业,垄断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产业基地,在2008年11月7日股价见底之后,随着稀土价格的快速上涨,稀土行业进入黄金时代,该股也首先成为稀土行情中的第一大牛股,3年来其最大涨幅一度超过20倍,截至 2011年 9月29日,其3年来的累计涨幅也达到了9.89倍。
# N+ f0 P- `' R! M4 R d; g基因二:小盘股起家* l h/ e6 P, H l
提起小盘股成长为大牛股的故事,A股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 苏宁电器 (***),股本从9300多万股增至70亿股,扩张70多倍,最终成长为蓝筹公司。! p" y5 P, H. J* I1 h
而过去3年最大涨幅曾经超过10倍的58只股票中,总股本低于5亿股的中小盘股达到47只,占比超过80%,成为10倍股的绝对主力,其中总股本小于3亿股的公司也有21家之多。+ C; p$ x/ ?% c& x! n4 Y# F$ z4 ^& x
“小盘股中更容易出现”隐形冠军“。”一位私募基金经理指出,在“隐形冠军”理论中,全球最优秀的企业更多是一些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冠军企业,这些企业在同类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或第二,但往往只是知名度不高的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具备较大的扩张潜力。; w5 Z" C4 \# a& n: o7 H* k
同时,该私募基金经理还指出,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中小盘 上市公司 多分布在国家鼓励支持的行业,可以享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比如新兴产业等公司多为中小盘股。0 T& ~/ a2 z- K
基因三:产业大势
9 x* @ J# }3 }; R/ T) R! h在股市投资中,随波逐流并非贬义词,用另一个词汇解读,就是“顺势而为”,一旦看准了市场趋势,投资或可事半功倍。
& |; ~& P( t# Y6 `& r过去3年的10倍股中也可以发现这一点,10倍牛股的造就,除了公司基本面因素之外,国家政策、市场潮流等外因也必不可少。2 o& G( }. r9 L* [
中恒集团之所以在过去3年成为大牛股,与医药生物行业成为“十二五”和新兴产业规划重点“关照”对象的背景密不可分。
4 a: b9 L0 W! K4 ~8 {9 w" B2 }东方锆业在过去3年最高暴涨13倍的牛股历史,缘于核能源在新能源产业政策中的优势地位,而其后来股价的回归,也正是缘于市场对核能源的二次评估。, G G- m2 H3 I8 d
除此之外,稀土、锂电池、保障房……过去3年每一次经济的热点、政策的出台也都可能带动一家优秀公司加速步入牛股的行列。! ~/ e" q5 T5 T2 c; |0 h& ~$ c2 ^3 H
基因四: 资产重组
8 e1 W: i6 V6 f如果说A股的10倍股最具中国特色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其中的重组股了。连“公募一哥”王亚伟都说,对重组股的机遇不能视而不见。
. ^* c( B+ r7 d. ?' J2 `在21只累计涨幅超过8倍的个股中,重组过的公司就有4家,与重组相关其的公司有2家,还有1家目前正由于 资产重组 处于停牌当中,也就是说,有将近7只10倍股与重组有关,比例达到了33%。4 Y/ [& |# \% u" ^: S8 O+ C/ q
而在58只3年区间最高涨幅曾经超过10倍的个股中,就有16家公司与重组或者资产注入有关,占比也超过27%。$ o6 b6 b, ^8 g: h2 ?( x( w' h, f' L
可见,回避重组股,也就等于错过了市场中将近三分之一的10倍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