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学子,预备出国。爸爸妈妈请来清华的教授宁向东,请教他:去哪个国家?读哪所名校?什么专业含金量最高?万万没想到,宁教授说:出国嘛,学习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旅行,与人接触、交谈,处处去看看。宁教授说,听了他的话,不幸的孩子当时就崩溃了,彻底手足无措。其实,不同认知层次的人,是会有沟通困难的。
& Q& p. k- I4 E/ y. R 认知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有个很出名的故事,说有位妈妈,带着未成年的女儿逛街,逛街回来,女儿画了幅《陪麻麻逛街》,妈妈拿过女儿的画,瞪眼一看,登时懵了:女儿的画上,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诱人的包包。只要一根又一根的,古怪的柱子,女儿画的是什么?妈妈打量半晌,才突然醒过神来,女儿画的,是一条条人腿。本来,女儿年幼,个头特矮,被母亲牵着手,走在街上,底子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厦车流。她看到的仅仅很多条成年人的大腿,摆来动去地遮住视线。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b6 Z6 k3 L7 i: w1 K
一个人认知的层次局限了他的层次,先锋期货小时候,曾在很穷的乡下日子。每年,村子里都要分红薯,把红薯归拢成一堆堆,看似差不多,但又好像有区别。所认为公正起见,全村人抓阄,抓到哪堆算哪堆。有个乡民抓到了6号,另一个乡民,也抓到了6号。怎么会弄出两个6号呢?其实这两个乡民,一个是6号,另一个是9号。问题是,6号堆显着大于9号,所以两个乡民都说自己是6号,寸步不让,争论,吵闹,动手厮打,闹到村支书面前,村支书过去看看,发现9号红薯堆显着小于6号堆,果断从自家的红薯堆里,拿出两只放进9号堆,总算平息了纷争。然后村支书冷笑说:这俩夯货,也就是一只红薯的出息了。后期,不出所料。大学毕业后我重返乡村,看那两户争论红薯的人家,一户门楣破落,一贫如洗;另一户一贫如洗,空无所有。人类的认知,恰似一个巨大的天坑,呈漏斗态势排布。越往下,所见越少,时机越少,越是感受到社会不公,愤恨无比。越往上,所见越多,时机越多,越是感觉世界美丽,风光无限。下愚莫揣上智。/ y* p$ @3 d" X5 c6 ?
泥陷于认知漏斗底部的人士,看不到上层认知的景色,底子听不懂认知更豁达的人在说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