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迟早要来。
9 g4 R0 g* m4 y4 Q t2 ^) L 比如注册制。% m8 C& {8 b. [. a
当然,现在的消息还是非正式的。上周末投资界的网站和***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称证监会主席在座谈注册制改革进程时表示,明年3月份争取有结果,注册制的推进前提是《证券法》修改,但是股灾之后修法推迟,或许会以国务院法律授权的变通办法处理,原则上先放开发行节奏,再放开发行的价格,发行周期在3-6个月以给企业明确的预期。
7 A8 K9 E/ [$ A0 ?8 t% S, ^$ L 投资界规范地讲不是新闻媒体,也不具备发布如此重大新闻的授权,所以第二天不到实际是当天半夜,投资界就已经从网页上删除了这条新闻,原因自然不会解释,但是其他媒体照常跟进。" [5 S0 Q7 m, n( v$ J7 N
证监会并没有辟谣。" |9 Q! M; p( x. ?9 `! O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辟的。
V2 A7 T/ O+ M% Q 早在今年3月份两会上,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出2015年要实行注册制,眼看已经到年底,今年注册制肯定泡汤,明年两会上,李克强如何和代表委员解释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肖钢提出3月份之前有明确结果就是这个意思。
2 u. h& b& @$ S6 \$ F" ` 注册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水皮注意到此前恢复IPO的细则就有和注册制衔接的意思,不久前发布的新三板转板创业板更是为注册制直接打通了路径,新三板就是实行的注册制,而主管发行13年之久的姚刚落马为注册制的推进清除了管理层的障碍。 一切可谓水到渠成。
& u* s* V, u# i$ [: s( J+ Q 注册制的好处有太多的阐述,简单讲有八点。 一是为货币时代转进股本时代开辟通道,M2的超发是不争的事实,流动性过剩也是不争的事实,居民没有投资渠道同样是不争的事实,注册制的实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把过剩的流动性吸引到实体经济中去,为实体服务,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 二是可以大大压缩供不应求的新股造成的中小板或创业板估值泡沫,把风险降下来; 三是降低间接融资风险全部集中在银行的风险,提升全社会的融资规模; 四是解决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五是解决管理层发行审核权力寻租的问题; 六是推进退市制度的建设,消除壳资源炒作; 七是可以推进严刑峻法投资者保护落到实处,过去审核制其实是管理层为上市公司背书,有问题难查处是因为不可能否定自己,投资者集合诉讼一直无法推进; 八是和国际成熟市场接轨。
: w7 G0 q+ v% W" h: S' ^ 注册制是利好或利空? 众说纷纭。. Z0 @1 w& m" w, s$ r+ `3 a2 L% U
长期肯定是利好,利于制度建设;短期对市场是利空,毕竟供求关系会逆转。" \0 W4 D. q9 i# B
乐观的如任泽平,注册制会启动牛市第三波,以后A股涨幅不再是八千点而是几万点;悲观的则不说话,或者不肯说话怕挨板砖。$ u# F2 O% b* C- A0 h5 t1 x+ {
目前的市场比很多人预期的强,所以,券商限售的禁令取消了,证金公司减持动作也出现了,IPO也恢复了,注册制也可以公开议论了,股灾的反思也开始有人在做文章了。% ?0 w% L" Q7 ?# m0 Y
市场是讲求平衡的,要避免大涨大跌,多空的约束机制就非常重要,在股指期货自宫之后,现在的市场调整只有靠新股供应,否则在融资额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很难避免暴涨,结果也就难以避免暴跌,证监会近期的动作应该已经释放了明确的信号,投资者能不能理解就看各人的悟性。3 ~$ |2 }% J& S- y/ p& N' }
欲擒故纵,兵法所言,如果注册制会导致中小创洗牌,那么在到来之前或许场内主力会反其道而行之,否则可能连跑的机会都没有,也就是说先上后下,注册制实在是一个太大的变量,一个市场的拐点,多看少动是明智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