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兴起与演变之路" M. Z& y9 a( S! N2 ~8 c
I' O6 w4 j. T; u区块链技术起源于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在 2008 年发表的奠基性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文章提出,希望可以创建一套“基于密码学原理而非基于信用“的电子支付系统,任何人可以在不知道对方背景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交易,且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 r n6 d( g6 Y6 S* e, h, N4 ]
1 _6 |$ g) E5 W+ L8 ~这篇文章催生了比特币,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货币体系的全新实验。众所周知,比特币在没有任何中心化机构运营和管理的情况下,多年来运行非常稳定。其原因就在于比特币的发行方式都是由程序和加密算法预先设定后,在全世界的多个节点上运行,没有任何人和机构可以篡改,不受任何单一用户控制。后来,人们把这种基于密码学与分布式存储的底层技术抽象提取出来,称之为区块链技术。
' h$ A2 g& @: V; C) ]2 t
& }" \+ W" e5 }2013 年,19 岁的 Vitalik Buterin 发布了题为“以太坊白皮书:下一代智能合约与去中心化应用平台”的白皮书,提出基于通用的编程语言来创建各种各样的分布式应用,被称为“世界计算机”。2015 年,Linux 基金会发起 Hyperledger(“超级账本”)开源项目,众多金融机构及 IBM、英特尔等巨头加入合作。2016 年起,区块链技术开始从加密数字货币向更多应用场景扩展,引发了全球区块链应用浪潮。2016 年底,区块链技术首次被列入国务院《“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2017年工信部发布中国首个区块链标准《区块链参考架构》。
4 n% k% e& b+ }7 p% t) `7 R% i1 R9 x. \3 k0 z- i# P
区块链根据应用场景和设计不同,主要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
, K9 `( g& G- e8 H# H" e- a+ A5 O0 T
(1) 公有链:以比特币、以太坊和所有数字货币为代表,各个节点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区块链网络; y5 u+ f% m, e. @% k" U& g
(2) 联盟链:各个节点通常代表实体组织机构或个人,通常需要经过授权后加入或退出网路。由于各机构间通常存在相关利益,因此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维护;2 f) e! y4 S; a) @) J6 L
(3) 私有链:各个节点的准入和退出权限均由内部控制,通常是在特定机构内用于内部数据管理与审计。
& q6 S; W, z" E) G5 |/ }3 x+ x) D' D' p5 K, W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