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一项基金的科研总额就1500万了。说科研支出只有5000万的来溜溜
. Z; [0 D3 w. S$ |
2 V+ S5 e4 {, }9 I" [! g% [5 p
, u8 q$ d- X7 N7 b* q+ h# ~) q \, x+ v% R7 ]! M. ]- B9 `" L7 {
近日,由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生物技术研究院祁庆生教授牵头申请的“合成塑料降解转化微生物菌群”项目经中国和欧盟双方专家评审及机构协商,获得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立项资助。项目由三个课题有机组成,总资助金额1500万元,实现了山东大学在该领域的突破。
8 x, _# e7 T3 Y3 \. F$ V. d该项目聚焦“塑料污染”这一全球性科学难题,围绕中欧双方确定的“Microorganism communities for plastics biodegradation”研究领域,积极组建国内外交叉科研团队,开展实质性的重大前沿基础研究。项目针对塑料降解中“微生物代谢降解的能力的开发与利用”这一关键问题,通过构建塑料解聚及其再利用生产生物塑料的人工微生物菌群,创造性地将塑料降解与生物合成相偶联,在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同时将塑料垃圾“变废为宝”,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山东大学为该项目负责单位,祁庆生教授为中方项目负责人。项目下设三个课题,分别是山东大学祁庆生教授主持的《塑料解聚及资源化微生物菌群的人工构建》、北京理工大学杨宇教授主持的《合成塑料降解微生物的发掘及关键解聚酶的鉴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唐双焱教授主持的《合成塑料解聚酶的人工设计与定向进化》。欧方项目“Bio-Innovation of a Circular Economy for Plastics (BioICEP)”由Margaret Brennan Fournet教授主持,共有来自荷兰、塞尔维亚共和国、爱尔兰、希腊四个国家的四个团队共同参与合作,资助额度为500万欧元。
7 \& o/ ~. Q! f7 f J6 o该项目的获批有助于促进中欧双方科学家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加快研究领域人才队伍的培养步伐,同时,对于推进学校国际科研多边交流与合作、探索交叉科研组织模式、支撑“双一流”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