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公布了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初至11月18日,已有534家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近4000亿元,不仅公司家数超过去年全年的412家,金额也超出同期约两成。
9 D( h& i" q0 Z0 s6 ~+ k2 S) K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以前就有,证监会数据显示,在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A股新上市公司共募集资金16000多亿元,其中超募资金达3500多亿元。2011年度委托理财累计发生额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2家,发生额在10亿到100亿元的公司有21家,2012年更多。" ?; b! E4 K( U/ ~8 c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分为长期与短期两种。如超募大规模发生持,一些上市公司反映,监管层对募集资金的使用规定过于严格,上市公司有着进行现金财富管理的强烈需求。
0 P- p+ x9 m: ~! |& t短期只是在调头寸、投资项目期间获得短期收益,项目分步骤进行,进行理财投资也就越来越少。
6 {; Q- o! n. Y当上市公司长期进行理财投资时,说明经济出了大问题。上市公司判断,进行实体投资所获得的收益还不如理财产品,风险却比理财产品高得多。) U$ D9 h+ G/ O. v- f: ?1 n: I
这可以作为中国实体公司赢利的一条重要分界线来看。2012年三季度,中原高速、金新农等70家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申购金额从1000万元到数亿元不等,所购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在4%至5%之间。某上市公司高管表示,公司大多会选择低风险理财产品,期限最短为7天,最长为1年,年化收益率大概在3%~4%左右。) C# m2 M' L( Q/ ~0 Z+ L+ L
这不是个太高的回报率,但高于通胀、可以保本,安全性有保障,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笔不小的收益。我们只能认为,对于这部分理财的公司而言,现在投资实体风险与回报在总体上并不比投资理财产品好,理财收益成为上市公司重要赢利点。5 [! _8 a4 z; @+ h* Y- x
上市公司这么做是合法合规的。转引中证网的报道,《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暂时闲置的募集资金可进行现金管理”,但其投资的产品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安全性高,满足保本要求,产品发行主体能够提供保本承诺;流动性好,不得影响募集资金投资计划正常进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修订)》也对上述内容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对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的使用,目前监管层并没有详细规定。根据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市公司自有资金用于投资只需要董事会通过,无需进行股东大会表决。不管募集资金、自有资金,只有保证安全,就可以买理财产品。
6 U) x A6 i$ p& U- i% D给了上市公司那么多廉价资金,实体投资风险又极大,因此资金沉淀到风险相对小的金融产品中,就是一个可以想像的结局,上市公司不是理想主义者,不是肩负着给实体企业去杠杆、增加GDP的必然使命。
- R7 t" V1 b4 P3 x9 R1 v实体经济风险,以及资金的虚拟循环从上市公司的数据可见一斑。
- \ E7 b- k0 k1 r L3 N8 K# R有一点认可的是:有钱的主不会差。通达股份有钱,最后跨界进入航空动力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