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一篇关于破净股的数据分析文章,只管观点属于老生常谈,但踏实的数据值得点赞。在大数据越来越受投资人器重的本日,对数据的发掘和运用,将让投资人的决议更靠近理性精准的“科学”而非天马行空的“艺术”,实是一种不可拦截的趋势。
[ i: ^6 o) b7 T# {, A4 z Z1 @/ ^2 u E
来自证券时报网的这篇文章称,“数据表现,2017年底,A股破净股数目尚只有38只,2018年2月开始,破净股数目开始逐月递增,当月尾到达51只,3月尾和4月尾则进一步增至65只和87只。如今破净数目虽较4月尾略有淘汰,但仍较2017年底增长1倍有余”。笔者据同花顺的软件统计,至周五收盘,表现破净的只有71只,而准破净的(只统计市净率在1.1之内的个股)尚有57只。 0 n: j/ a5 o7 P5 C9 o
% I, S. S! ^' e7 X6 `. j# t破净股不绝增长的趋势,表现的是市场行情的低迷。文章枚举了频频汗青低点的破净股的数目和比例,大盘低点时这些指标处于高位可谓一清二楚:如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最低触及998.23点的低位,当日收盘时破净股数目就高达174只,占A股总数目的13.4%。今后这一“数目高位”在2008年指数见底1664点时被突破过,达175只,但比例却因上市公司增长而降落至10.9%。本年4月尾的87只,占A股比例却只有2.5%左右。 0 f7 T0 u- Z) D& g& @# C. L9 b
9 p+ N0 A& { W7 G- Z% z6 {
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分析,那么笔者以为可以对当前的行情做个开端的判定F婢年行情确实欲振乏力,但5月份已经有所好转(从指数也可以看出来);只管股市行情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就这一指标观察,迩来一些人所以为的行情即将大牛的观点有点不太靠谱。 8 i% v6 C# B: ^+ I
就像笔者之前对眼下市场的成交量大概向成熟市场看齐的思绪雷同,将来行情破净股的存在大概也将成为常态,而岂论行情是走大牛还是走牛皮都是云云。代价投资理念的渐渐深入民气,市场成熟程度的不绝进步,以公司内涵代价为依归的投资方式,将让股价布局更趋于公道。那些远景不明、代价创造不力以致以代价摧毁为能事的公司,将不大概得到好的市场代价,因此纵然股价破净了也并不代表投资时机的到临。只管从估值角度,市盈率和市净率都是常用的参考指标,但这些指标代表的都是已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