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1月13日聚焦东北振兴。文章表示,目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有“三期叠加”等全国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问题。0 X: L6 Q8 }, E% U6 G' J
但文章也提出,东北的困难和问题非“一日之寒”,解决起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我们采访的干部群众看来,评价东北的经济形势,既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既要看速度,更要看质量;既要看现状,更要看趋势;既要看现象,更要看本质。总之,在看到“冰冷”的同时,也要看到“暖意”。: E* v, A6 r# Y( [1 S* P
文章总结,东北地区“难看”的主要集中在工业企业,尤其是石化、冶金等传统行业;而旅游、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一路高歌,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更是红红火火、势头不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带动了整体就业的平稳。) p, I% \, e" M& s% L
文章还专门调研了大连重工、沈阳机床等上市公司,表明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正在加快转型。8 _, u" z& N( V6 }" p: i
文章最后写道,在东北一位省领导看来,中央关于东北新一轮振兴的国家战略已定,“东北需要做的,就是从战术上去落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干’。不干,什么都不行;实干,什么奇迹都会发生!”8 Y3 h- D1 N% ^8 x; t" Q
分析人士认为,上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始于2003年,曾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下滑,亟待开展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高层的重视使得东北振兴正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投资者可从三个方向来掘金东北振兴主题投资。
. \' q. r4 [& O+ c9 C k: L首先,激发市场活力的国企改革值得期待。东北三省的民营企业在2009年以来整体面临盈利能力持续下滑的困境,由于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一旦机制理顺、简政放权落到实处,民营企业的潜力或将展现,东北地区的国企改革概念值得重点关注。1 @; J+ d1 }: ~9 j3 V! o8 k
其次,高端装备制造业值得期待。一是受益于出口优惠政策的机床、核电、轨道交通设备机械制造业企业;二是有望获得政策倾斜的新兴产业,如智能机器人、燃气轮机、石墨性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三是军民两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哈尔滨航空企业与国际大型航空企业的业务合作。
, D* u( _) i9 b0 `- S最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本地股。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构建多元清洁能源体系、棚户区改造这三方面将是东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与之相关的本地股布局值得重点关注。3 {" W' r- E- s; D* G$ ^$ f
A股上市公司中,东北电气是国内输变电设备主要供应商之一,龙江交通、吉林高速是东北地区仅有的公路股,龙建股份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基建股,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为重要港口。3 I8 h. r' [$ N- l0 H& P, e0 {
东北本地上市公司一览7 i8 O `( ]1 E
医药产业:东北制药、哈药股份、长春高新、通化东宝、通化金马、美罗药业、紫鑫药业。
1 \! U! X0 I# S交通运输产业: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
( p n* M; ?( t! ^8 a' @! a农林牧渔产业:北大荒、万向德农、吉林森工、獐子岛、联美控股。
" k' V. `, O- N4 Y装备制造业:沈阳机床、中直股份。
4 @3 B( L I% \+ {7 p6 g汽车产业:一汽轿车、一汽富维、东安动力、金杯汽车、长春一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