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散户解套有技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2 1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中国股市几月内一向表现低迷状况,不少散户股友深套此中。是割肉清场仍是疆场苦拼等候解套?相信大部分股友朋友城市选择等候“解套”。但苦于初进股市缺乏经验,不少朋友都对怎么样解套觉得茫然,在此,本人将解套心得记述于下:, ?( `- b$ m  T1 y1 v' z' b
/ u* ^6 J3 H  M. v3 V
壮士断腕全线清仓* s6 F, S8 e  M" K: P- z
# ^7 T$ f( H' M7 ~) {3 i
假如所持股票实质欠佳,公司的营运或获利均呈阑珊,而整体的投资情况有恶化迹象,一轮升势即将停止,将来将进进中期调剂,则应咬紧牙关,把所套股票全线清仓,直到见到中期底部再超量买进。如若以18元卖出某股1万股,跌到13元后可买回1.38万股,涨至18元时全线卖出,市值已达2.49万元,比套牢股本成本增值6.05%,已相当于成功解套了,这一方式具有普遍的顺应性,但须要有对大势(或个股)见顶的正确判定。
4 O8 M4 G  X$ G
' Z. A- d/ O3 k, ^向下铺平的“金字塔”操作
/ c6 M1 I; x. j& O" r/ v' R( @" W8 K& {6 p
当整体的大情况并未变坏,只因大盘出现一时性的“回调”,而使手上持股套牢,那么,可以在不扩展信誉、不借钱买股票的原则下,可应用手上的闲置资金,向下铺平。也就是说跟着股价下跌幅度扩展后而加码买进,以待股价回升。但采用此项做法,必需确认整体投资情况并未变坏,股市仍无由“多头市场转进空头市场”之可能,不然会陷进愈套愈多的困境。2 @& S2 d# H  j8 O0 p+ S8 ^9 k* a

! G; h  N0 A7 K3 q$ f2 N4 h4 b# i“卖弱买强”换股
5 A! Z& L! O# q8 ]& o' {
, F. j! p" x/ u+ x假如套牢股票是冷门股,而此时市场出现热点股,则可以卖出弱势股买进强势股,直至行情停止。所谓强势股是指方才动员的,当日收盘价已超过5日、10日均价,RSL每日走高,但尚未进进超买区,而成交量又每日放大。可以从买进“强势股”中获得的利润补充套牢的损失。' ]6 w2 [# y& q1 O% J. y5 D3 z0 {
* t% ]1 i: b3 W4 N! A+ x0 L; u1 q
记住,散户在解套操作过程中同时须要意识到以下四项原则:# m1 M" x: x$ s0 ?0 f
* N: C8 x$ n" m9 r, ^
(1)止损原则。一般短线盘的止损点应控制在10%以内,而中线盘的止损点最好也不要超过20%。一旦从最高点跌下来,到达了止损点,就应该果断置处,以免被动。
9 ]: ^7 M3 u9 E& U* i* }, @! E6 r3 r9 ~$ x  [) Q! h. d
(2)换股原则。一旦出现跌势,弱势股和业绩差的股票一般城市受到重创。所以,套住的时候要把自身手里的品种好好审查一下,假如是业绩欠佳或走势较弱,就要快速出手,并同时换成一些业绩好或走势强的品种。
" p, m* k0 I- T# H, H% E* N: p: L) Q. p  J7 P* m
(3)鸵鸟原则。从理论上讲,只要你的命运不至于太坏,只要你持有的不是有严重问题品种,只要你不是追涨吃在历史最高价上,那么,做好半年、一年、两年的“抗战”准备,解套甚至盈利是完整可能的。
) A1 H" a- E; C5 Q, |, a2 b' L5 G4 E; y9 p4 U" t1 F
(4)高抛低吸原则。在股价下跌一段时代后,对其股性应该会有所了解,这时不妨做做高抛低吸,摊低成本。一旦反弹,很快就能得以解套。股票论坛 www.simu001.cn【第一私募论坛】www.simu001.cn】
http://www.simu001.cn/x1370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相关帖子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1 22: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女为悦己者容男为悦己者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13:19 , Processed in 0.5014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