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阳明教育启示篇 4ygnq3pw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0 03: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减法教育    6 E5 E6 U  S, ]6 A' t6 L9 `

* j* G" i! }  C& l  阳明教育与现代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别,阳明教育是练“心”之教育,使人的心灵和精神轻盈自如,属“减法”教育;而现代教育是练“人”之教育,使人的知识和技能极大丰富,属“加法”教育。   
) K+ D2 U, h$ c" }: y/ S
* j2 m" s) K9 F6 ~  u- V  阳明先生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他主张学校教育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帮助学生恢复本来面目,寻到本真的我。学校教育是减少“人欲”,使学生明晰本心,而不是一味的往学生的肩上加担子,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8 F+ k# d5 f- q
9 x+ p+ W. R# x2 K/ G  N
  阳明“减法”教育关注人“心”,而现代“加法”教育侧重于知识技能。两相对比不难发现,现代教育缺乏其练“心”之效,知识技能只是人们生活的工具,切不可凌驾“心”(真我)之上。现代教育也需借鉴引用“减法教育”之妙处,在“良知”之处发挥妙用。只有直达人心的教育方能被人真正接受的教育。“减法教育”同时提醒现代教育者们,减掉学生的负担不是阻碍他们的前程,反而是铸就他们,让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 d, p4 ?6 j# N  D  z/ h; c2 K8 i2 T* k9 ?0 I
  2、“以人为本”的教育   
/ X' H0 }% r: N' f) F! _' }8 P
5 }$ u) @/ v: ?3 v% a% Z, ~- k  阳明教育在蒙学中的主张十分契合现代的“以人为本”四字。“致良知”为的是寻求真我,教育同样是为了恢复“[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jichuzhishi/zhiliaowuqu/m/37849.html]老人久卧宜伤气]本我”[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guanaijiankang/qingganshenghuo/m/34691.html]白色线疹是不是###],将人视为真正的人,而非物品。   
0 W( a3 E" ^+ o$ H6 ?  S  m: |& c
  2.1.顺应儿童身心发展,鼓励发展兴趣爱好   
- `: \5 O' Q! }2 }  v. V4 N" z* `7 I$ V0 c
  阳明先生十分反对教育束缚儿童的发展。他批判机械、呆板的教育方法,反对教师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忽视学生,抑制学生的积极发展。“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他主张要顺应儿童的性情,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的情况,加以引导,激起他们兴趣,而且尤为重视儿童的兴趣爱好。    9 h' U3 W  X# p  t
& u: L0 W1 K# Q, y
  现代教育中国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分数”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有很大的发言权。应试教育下“填鸭教学”“满堂灌”“一言堂”“题海战术”等都是不可避免的。换而言之,教育顺应学生的发展、鼓励学生发展兴趣爱好极其困难。但是,这又是现代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 s8 m+ ?; F* r* P% t. y. E5 a+ P  t$ T) X/ [/ ?/ W$ y- y
  2.2.因材施教、发挥个性   
2 W9 v- }0 O' Q. e9 i- \6 Y9 e6 a1 a3 f6 ]) r5 x8 j/ n* v! {
  “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塞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阳明教育强调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施不同的教育,让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 p; o  T$ v( E5 L) q
0 U4 O4 P1 l5 [
  现代中国教育急需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实施教学。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批量生产同一个型号的产品,而是要培养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人,他们的潜能都能被充分的挖掘出来。在现代大班教学占主要市场的中国,不太适合因材施教、因[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huanzhetiandi/bingyinbingli/m/34797.html]这是可以传给下一代的]需施教。联系国情,小班教学的全面兴盛,还有段很长的路要走,不能一蹴而就。在大班教学的大环境下,可以适当将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课程小班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 g: [. u1 M" C' h3 s

! a! N7 m$ y$ y  2.3.关心、尊重儿童,杜绝体罚    / ]3 l6 ~. X4 g+ ?$ Q

' ^4 G1 I1 R: g4 {  儿童王守仁从其“心学”教育体系出发,坚决反对滥用体罚。这对现在教育者也有很深的借鉴作用。我们的古人在几百年前提出反对“体罚”,到现在还有一些教育者残忍的伤害我们幼嫩的孩子们。老师自以为是的“为你好”的惩罚,可能对我们的孩子身心造成极其严重的伤害。现代教育急需将关心、尊重儿童,杜绝体罚贯彻到底。   
2 H5 b# c9 Z% P6 P' I. i+ E; |6 E- c2 S
  3、真善美的教育   
3 c1 u9 V6 w% q/ ?' Q7 X
1 r6 e: a# Y( M  H/ f2 e- T+ S- R  “致良知”教育是一种真善美的教育。“致良知”重在练“心”,除去人的“私欲”,恢复人性的真善美。它是帮助人们塑造美好心灵和灵魂,使人们有一颗至善的心。人的欲望少了,心灵会趋向平和,生活就会更轻松。“致良知”将人们从繁杂混乱中解放出来。现在社会物质极丰富、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多样化,但是心灵荒漠化的情况却越来越[url=[第一私募论坛]http://www.simu001.cn]jk100f***/baidianfengzixun/guanaijiankang/pifubaoyang/m/31854.html]去北京看皮肤病应到那家医院]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感到心灵的空虚与无助,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感到寂寞、无处倾诉。“致良知”是治疗精神空虚的现代人的一剂良药。“致良知”可以让你用一种全新的、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闲庭漫步之中,你会发现人生的“真、善、美”无处不在。    & Z* x# e3 v& Q( O
5 ?6 T: Y9 q, |9 D
  现代教育太过重视智育,以至于真善美教育无人问津,这对学生发展是极其不利的。知道真善美、感知真善美对学生的心灵成长很有利。现代教育定位不仅仅是知识,更应在真善美上下大工夫。知识是工具,是为学生所使用的,但一颗能参真善美的心,却是人间至宝。    & h0 p- f* n' O2 k& o9 g

* [: T7 \5 i/ f- f, l& ?  4、走心教育(倾听心灵的呼唤)   
, `9 ]1 ?8 E+ A: Q5 u2 l0 t8 W- ^" n; T
  “致良知”是一种走心的教育,它教人时时倾听心灵的呼唤。海德格尔将这种听呼声称之为“倾听良知的呼声”。人在这种倾听中回到本己的自身,一切外在的东西都崩坍了。在这个时刻一切的功名利禄化为尘土,随风而逝。    ' h* h7 E. \9 b. U. X

" {$ s+ X2 d% K3 l6 N2 q) E7 @) R, @; y" T  “致良知”是一种走心的教育,它不是为了金钱、权势等而学,它是为了知识本身无限的价值而孜孜不倦的追求知识。“致良知”除去外在的功利之心,留一颗本心,摆脱桎梏,直达知识本源。阳明教育十分重视人文知识和经学教育,通过学习圣贤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不断练“心”,擦去“心”之尘埃,达到唤醒本心的目的。人文知识和经学教育是扩充“心”的教育,从生理心到形而上的精神主宰的过程。   
/ ]! X* m3 s8 _0 M; ~8 T- u1 o7 b+ D7 \, {& l" t
  现代教育也需教导学生时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实际诉求,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直指心灵的,满足了内心的呼唤的教育,才能真正的被学生所接受。学生依着自己的心灵的呼唤,吸纳知识,不再将知识当作金钱权势的敲门砖,摆脱束缚,直达本心,做一个纯粹的人。学习知识,却不再为外物所累,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做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6 X* g/ B3 c* K# Z9 v; M4 Y* a3 D
. b7 K7 |8 ?* q# f: h0 V0 C
  5、修福教育    0 O, b( x0 Q: Q
! f& x# D9 f( a  X& d; M
  “致良知”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谓是一剂良药。它清洗了被俗世金钱、名利、权势所累,蒙尘的心灵,为人们指引方向,寻找迷失的自己,还原本真的我,让心回家。“致良知”是一种修身的教育,以一己之身修己之心,升华生命,修得福报。“致良知”得以明己之心,将自己从物欲大流里自救出来,回归本心,幸福、平淡的生活。   
1 A7 |& K: i7 z: K4 J
  Q, K1 h# k7 N0 m7 X9 p- K; q  从现代教育的弊端出发,“致良知”可以化解学生的精神危机,让他们面貌一新,从头到尾焕发出平和、自然之气。“致良知”可以“立己立人”、“成己成物”,这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智育所办不到的。   
" Q; d2 X& H# [% A  H+ y
& ^5 ?& E# U9 w& L9 l  “致良知”仅有三字,却是王守仁学术的浓缩,一生的追求。笔者认为其蕴含了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这些迷失中的现代人起着警醒之效
http://www.simu001.cn/x13166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4 23:42 , Processed in 0.3719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