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私募老手折戟 熔断机制下买卖业务战略失效
0 |5 U" ?8 a$ N: L, w" @% M( r6 @8 u2016年01月08日01:41 逐日经济消息
2 |! `/ h+ E$ L% v◎每经记者 杨建$ N' [" R! q9 Z# p
一位有着20多年操盘履历的私募老手,在前期股灾中可以或许及时退出赢利,却在熔断机制下没能出逃。该私募人士体现,熔断机制推出后,在买卖业务过程中碰到了较多新题目,同时一些买卖业务战略无法实验。在有涨跌停限定的T+1制度下实验熔断制度,存在不少题目。8 [" f7 ~- [3 ~4 E4 n" W
1.熔断机制导致活动性缺失:从买卖业务量看,市场的活动性比2015年股灾时期还差;从投资者结构看,A股是一个以博弈为主体的市场,当活动性不敷,博弈战略无法实验,而熔断机制限定了活动性。没有活动性,对于金融市场是致命的。
- a% \6 S u" ?# I n) l- Q 2.熔断机制加剧了市场颠簸:熔断机制在A股市场连番助跌,引发市场剧烈颠簸。熔断机制不能真正起到让投资人岑寂克制的作用,在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以散户为主的环境下,反而放大了恐慌和焦虑感情。市场之以是恐慌,不是畏惧上涨和下跌,而是怕失去活动性不能成交。
2 G+ b! i2 l9 P* _ 3.熔断叠加涨跌停板规则重复:大部门国家和地域的证券市场均采取T+0的利用模式,但A股为T+1,同时有涨跌停板,这根本就是两种熔断方式。如果再加上5%、7%的熔断机制,规则出现叠加,只能加剧市场动荡。
' Z' t6 {! C" Z& M) v% ^5 T% o 国际上广泛采取的是“没有涨跌停板+有熔断机制”。而A股采取的是“个股涨跌停板+大盘熔断机制”,且熔断机制的标准低于涨跌停板,实际上相称于给大盘设定了7%的涨跌停板。比起只有涨跌停板、没有熔断的环境,现在市场的活动性更低,加大了市场的恐慌水平和颠簸幅度。9 ]. ]4 c( E6 M: W: j5 }
4.熔断阈值设置太窄:设置熔断的紧张目标是制止市场“闪崩”,防止金融体系紊乱。但是从熔断阈值的效果看,触发第一次熔断的波幅5%太窄。据统计,A股大盘下跌5%的环境并不少见。( k/ m2 ~8 y. P/ R' G
5.熔断给做空者可乘之机:由于阈值5%即初次熔断和7%制止买卖业务,以及临界点的磁吸效应,有利于谋利赢利。如周四只要1879亿元就能让指数下跌至熔断,在如许的环境下,如果开仓期指空单谋利赢利巨大,幸亏现在开单数尚有限定。如果以后放开呢?
* v$ f6 f# a- _1 m 同时,市场在熔断之后,也实际关闭了资金入市的通道,自废武功。别的,也给做空者以可乘之机,通过巨大而短暂的抛单,灵敏将股市“熔断”,做空资本非常低廉。
* J# x2 M4 z" S7 Q5 U% a 6.可买卖业务时间紧缩到不确定:熔断之后市场买卖业务时间紧缩,导致资金无法买卖业务,加大生理恐慌。别的在买卖业务过程中,也会造成买卖业务战略无法实验。
1 B9 n- S# ^( ^: |# m9 I 据相识,现在有很多私募的止损线都在0.7~0.8左右,买卖业务战略上,熔断状态下将大概出现止损战略失效的环境。别的,一些私募也想趁市场反弹时低落仓位,但是由于熔断机制,未能比及反弹就已经快跌停了,导致很多买卖业务战略难以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