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操盘策略:通过市值大小判断上涨的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5: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操盘策略:通过市值大小判断上涨的空间" e: l1 k1 |% ~# h
规律1:随着市值规模的提升,公司股价上涨越来越困难,业绩增幅≠股价增幅在我们的考察期限内,除了极少数例外,高市值股票的平均估值水平都稳定地低于低市值股票。: U% f$ [, M6 ?
  这意味着当公司由小股票成长为大股票时,估值将逐渐成为拖累股价上涨的变量。例如,要使1家200亿市值公司的市值再提升1倍,在正常情况下其业绩增幅需要远超1倍。
$ m* B9 q( d+ d9 e1 ]1 v' _1 J  规律2:100/200/800 亿以上市值标的合理PE(TTM)水平的阈值在40/30/20 倍左右从近5年的数据看,100/200/800亿以上市值标的PE均值很少超过40/30/20倍,除非有强有力的支撑因素,投资者应优选估值水平在上述临界值以下的投资对象。; Z8 G2 M2 W5 M2 e7 l& N( ]
  规律3:200-400亿市值区间标的估值下滑风险提升在A股上市公司生命周期中,200-400 亿市值是一道必须面对的门槛。公司市值达到200 亿以前,其大概率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水平(高于30 倍PE),而当公司市值进入200-400亿区间后,其估值水平存在加速下滑之虞。7 E7 G  V3 I8 p- W' U2 m' f, |) V
  以近3年为例,市值处于200-400/400-800/800亿以上的上市公司 平均PE(TTM)分别为29/22/12倍,这与中低市值标的所享受的高估值显然有着云泥之别。* C% S9 N6 p' l, A
  规律4:25亿市值看主题,200亿看业绩,400亿看创新,800亿看国际对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上市公司有着不同的股价驱动因素。
. e; W! |6 d; g9 h" A/ b  一般而言,微小市值企业(25亿以下)盈利前景不甚清晰,但能够享受较高的估值;只要公司契合时兴的主题,其市值即有可能达到25亿量级。
) @4 v, \3 q" f& v1 W' r$ z: c3 H  中小市值阶段(25-200亿)是企业成长的快车道,此时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企业业绩能否兑现方面;
8 Q; z" |: w  q  从中长期看,上市公司要想有效突破200亿市值,必须向资本市场交出扎实的业绩答卷。规律3显示,当公司市值超过200亿后,投资者开始更多考虑公司发展的天花板问题,在此阶段如果公司没有在成长模式上进行有效的 创新,其估值水平将显著降低,市值攀升困难程度增加。
/ H( g, W  y- ^: y5 V' y2 h' \  对于超大市值公司(800亿),一般而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已较为有限,面临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的压力,故其估值水平将越来越多地与海外巨头直接对标。
0 J6 N* @! p5 `/ V  规律5:高经营杠杆企业能享受高估值我们以折旧、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之和表征上市公司的固定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经营杠杆2.我们发现,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同经营杠杆间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经营杠杆高的企业估值水平明显更高& U3 {, ~+ r5 }, K
    如果投资朋友们有任何大盘及个股疑惑需要咨询,可以进入股路鸿运股评室5666,盘中实时交流免费解答 http://live.**/5666/
http://www.simu001.cn/x12800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顶你了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5:4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棒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8 15:4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越办越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2 08: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拥有再大再多的水桶,也不如有一个水龙头。说明:”渠道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2-23 05:04 , Processed in 3.66859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