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是机构数量照旧发放贷款数额都在快速增长,而且形成了独特的民间资源投入的、以红利为目标的、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机构新模式。但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高速发展,在部门省市也出现了到场民间借贷或贷款出现风险等标题,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羁系,并充实思量其特殊性,构建独特的、得当我国国情的小额贷款公司羁系体系。
. E L8 B2 Y* M/ { D, a 国外小额信贷经典运作及羁系模式% s) K7 X6 R; E/ m+ [8 k' s$ c
小额信贷是指为贫困生齿和低收入者以及微型企业提供的一种可连续发展的金融服务方式,劈头于1976年孟加拉国的格莱珉墟落银行(Grameen Bank)。小额信贷机构,也称微型金融机构(MFIs),即提供这种全面金融服务的各类构造机构。根据目标定位的差别,小额信贷机构可以分为福利主义和制度主义。前者以社会扶贫发展为重要目标,如孟加拉墟落银行(GB)、乌干达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FINCA)的村银行;后者则重要关注商业可连续性,如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BRI)。在实际范畴中,商业化可连续发展徐徐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制度主义的理念占据主导职位。
7 G& ]- n7 E7 d' H5 L
* s0 p a* W5 E: o9 `& ] \6 Y7 l 小额信贷经典运作模式
. _# T' B1 r; C+ o7 i- B/ M e 天下各地的小额信贷模式,归纳起来重要有四种:一优劣当局构造模式,以格莱珉墟落银行模式为典范。二是正规金融机构模式,以印尼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BRI—UD)和泰国农业和农业互助银行(BAAC)为典范。三是金融机构和非当局构造细密接洽模式,印度国有开辟银行、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NABARD)将非正规农户相助组(SHG)与正规金融业务联合起来从事小额信贷。四是社区互助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社区互助银行(又称名誉同盟),是一个民主的、不以红利为目标的金融互助社;村银行是国际社区资助基金会(FINCA)开创的一种提供小额信贷的构造情势,它接纳经济民主化的方式运作,重要提供市场利率的贷款。2 q9 `: q1 x. W2 m- ^5 m$ d
5 l' r( H7 X& M 小额信贷机构羁系模式; g" }8 j6 S$ r2 X/ Y" B- ?4 N
现在,国际上对小额信贷机构的羁系模式重要有三种:! r. ]& H) q% S& m# s1 E
一是自我羁系。如孟加拉国的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PKSF)是没有当局到场,完全由该行业自发建立的自我羁系构造,而印度的NABARD则由肯定水平的当局到场。自我羁系的任务会集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而不依靠当局的欺压束缚力,或依靠专门的机构(如独立的评级机构)去羁系。这种缺乏当局到场的羁系在掩护存款者长处,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缺乏公信力,不能得到社会的广泛承认。
2 F& x4 `( h1 ]5 Z3 [7 l
$ u! `) | j5 {* G7 K+ f 二是银行法羁系。在此模式下,立法者只是简单的把微型金融机构置于银行法羁系范畴。其长处在于不须要重新订定新的MFIs机构羁系法,只须要利用现有的银行法去束缚MFIs机构即可,但是存在银行法是否实用于小额信贷机构羁系的标题。2 @# m$ M! }3 b+ J
}0 g0 Z! r8 i; N d 三是专项法羁系,即针对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特点出台专门的法律来对其举行羁系。这种羁系方法从根本上低落了该行业的准入壁垒,更有利于小额信贷机构自身的发展。比方,在巴基斯坦,小额信贷机构法案答应小额信贷机构在为其专门订定的专项法下开展业务,由巴基斯坦中心银行利用终极羁系权。缺点在于减小了小额信贷机构吞并其他机构完成向银行转型的动力,同时也导致羁系资本的上升。
0 z9 E' J6 W. T) C V
. D1 u' a5 P6 N4 m+ k S5 x- e 总而言之,每种羁系方法都有其各自的利弊,怎样选择公道的羁系方法重要依靠于各国自身羁系履历和本领的判定,以及该国小额信贷机构明确和顺应羁系情况的本领。
1 {" n& e# Q# t7 o7 f
! ]" N# v1 J7 j5 Q( W K5 m 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及羁系近况
0 R/ ]/ j! _" ?7 G% r 我国小额信贷机构是伴随着小额信贷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鉴戒孟加拉墟落银行小额信贷模式(GB模式),利用国外机构提供的贷款和国内专项扶贫资金,在河南、河北、陕西等省试点;200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座谈会,大力大举推动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很快诞生了商业小额贷款公司。现在,我国小额信贷机构大要分为五类:第一类重要是民间或半官半民间构造情势为运作机构的小额信贷试验项目。如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的小额信贷项目和香港乐施会在云南的“社区发展基金(CDF)项目”,都类似于国外的非当局构造模式。第二类重要是以当局机构和金融机构(农业银行)为运作机构的政策性小额贷款扶贫项目。第三类是农村名誉社在地方当局的共同下开展的农户小额名誉贷款和联保贷款。第二类和第三类都属于国外的正规金融机构模式。第四类重要为“三农”提供服务的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相助社。这一类可以算是国外的社区互助银行模式和村银行模式。第五类是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纯由民间资源投入、以红利为目标、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
% ]7 l! c0 k, T2 P! h- u3 [) d! [ d _/ \' S5 Q# y
如前所述,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不能归类于国外任一模式,重要有以下几点缘故起因:起首,国外小额信贷机构发放贷款的同时也能吸取存款(大概是公众存款,也大概是成员存款),属于银行的范畴。而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与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其次,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泉源重要为自有资金,固然规定可以从银行融入不高出自有资源50%的资金,但从银行机构得到融资的难度较大,资金泉源单一,杠杆率较低,而国外小额信贷机构资金泉源渠道丰富,杠杆率较高。别的,投入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资金重要为逐利性民间资金,虽说按照规定应当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但这并不是它们的目标和任务,只是由于民间资源难以进入利润率较高的金融业,不得不“曲线救国”而已。因此,我国大量红利性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是我国恒久金融压抑的效果,一旦机遇成熟,它们将向村镇银行等更高一层级的金融业态发展。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小额信贷公司大概是一个过渡形态。
2 k. M+ e+ ?2 Y. b1 |1 u6 O q [( S8 O, e+ J/ [% i+ B3 \
与国外情况相类似,我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大多担当肯定水平的羁系。此中,非当局构造模式下的小额贷款机构重要以扶贫项目对待,因而并未按照信贷机构来羁系,可以看作自我羁系。政策性银行、农业银行等属于正规金融机构,由银行羁系部门在银行法模式下举行羁系。而2007年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将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相助社这三类机构纳入羁系体系。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团结发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引导意见》,省级当局确定一个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干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现在,固然各地对小额贷款公司羁系的做法不尽划一,但在由地方主管部门羁系的根本上,大多建立了人民银行、银行羁系部门到场的联席集会,共同加强羁系。实践证明,在地方当局的羁系下,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总体精良,运营安稳、发展规范。从青岛市情况看,至2012年6月末,青岛市小额贷款公司总资产24.6亿元,资源利润率为28.4%,不良贷款率不到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