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新广场协议”离我们有多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姜超
2 N7 F4 l1 l+ E, O
& Y, v- F# N6 M
正值市场大幅动荡之际,有人开始命令,各国必要进一步互助,签署“新广场协议”,共同来增强外汇市场干预。欧洲央行执委也暗示,本月26-27号在上海召开的G20聚会会议,或将会讨论和谐环球汇率政策的方式。

1 I4 ]4 [; Y  R6 b
那“广场协议”究竟是什么?而中国是否必要签署一个“新广场协议”?
, q7 M- V7 _3 K7 f4 l# M# C
- x0 x0 K# ~0 p, `7 C
: X) U* Y% ~: K

0 D+ n/ b5 A1 @: t
1.“广场协议”的配景
& f' x9 J% O* K4 n: b; E
- O" M/ t- _& p6 U- C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以及英国的财务部长和央行行长(简称G5)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聚会会议,告竣五国当局团结干预外汇市场,诱导美元对重要钱币的汇率有秩序地贬值,以办理美国巨额赤字题目的协议。因协议在广场饭店签署,史称“广场协议”(Plaza Accord)。
+ b# A, u0 Z8 R2 @. a
, b% a! ]; q- Z4 |/ \! _( e; B  u
0 I2 _5 W8 g$ S- f: Z2 F
1.1. 广场协议前美国经济配景:商业赤字高企
# @. y* `* B& x( ~

( O6 t7 ]# e$ {
巨额的常常账户赤字。1979-1980年,天下第二次石油危急发作,导致美国能源代价大幅上升,美国出现了严肃的通货膨胀。79年炎天,沃尔克就任美联储主席,为了管理通胀,他一连三次进步基准利率,实验紧缩的钱币政策。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外洋资产流入美国,导致美元汇率飙升。

4 Q: x9 {% `5 k7 s" |5 H5 o( U; T2 ?2 o: h" W1 m
1979年底到 1984 年底,美元汇率上涨了 60%,美元兑重要工业国家的钱币高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前所到达的程度。美元过于坚挺,使美国的出口,特别是制造业的出口受到了极重的打击。
. N: D$ i* c! e7 }! p8 i  }" ~) p

  @1 E2 g/ \2 s. [
而日本成为美国商业逆差的最重要泉源。美国逆差的泉源国重要是日本、联邦德国、法国和英国。以 1985年为例,当年美国的总逆差规模为 1200多亿美元,此中对上述 4 国的逆差约占1/2,办理了上述四国的商业失衡题目,美国的商业逆差就能紧缩 50%。
5 y8 {1 Q5 ]8 p. X/ i对比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商业与商业差额,美日的双边商业有如下特点:
. J/ h; J7 o  I0 V( Y
5 d3 p, r- Q  W9 f: e* s
①出现商业逆差的时间最早。美国对日本出现商业逆差的时间是 1965 年,早于美国对其他商业搭档国出现双边商业逆差的时间,而美国一连的团体性商业逆差格局直到 1976年才正式开始,比对日本出现商业逆差的时间晚了 10 年有余;

3 _3 V2 d8 Q8 E& F% Q  s0 K
/ T+ m$ ~! p! U: z3 e1 A+ H* g
②美国对日本的双边商业逆差增速最快,匀称不到 4 年就翻 1 番;
4 G+ j+ A5 j5 x; g) Y
  R  b3 B1 w. x5 l! l# v: P& O1 C+ Q
③美国对日本的双边商业规模和双边逆差规模都最大。以 1985 年为例,当年美国对日本出口 226 亿美元,约为美国出口规模的 10%,美国从日本入口688亿美元,约占美国入口规模的 20%。日本无疑是美国的第一大商业搭档。占比更大的是美国对日本的双边商业逆差,当年,逆差规模到达 462 亿美元,已经靠近美国商业逆差总规模的 40%,以是日本理所固然地成为美国其时“管理”商业逆差最重要的对象。

0 S( H$ E" E) T1 U9 U% E& I. @
+ Q/ ^: d) F0 n  E$ W
1.2. 美国财务负债累累
$ j8 n# K1 I& N. V& Z

; r7 P9 [. s. X& B, f9 y9 A. f5 B) v
美国的内债与外债。20 世纪80 年代初,美国当局的政策组合——紧缩的钱币政策和扩张的财务政策——无疑也是引致美元升值、美国常常项目恶化的缘故因由。里根当局从 1982 年下半年起实验扩大赤字的预算政策,执政5年来的赤字开支共计8100多亿美元,远远高出从 1789 年创建联邦债务统计制度到 1980年间财务赤字的总和。
  p  {; M% t/ ^8 M1 u2 j

7 x, t; U% |# P/ M  f+ G
里根当局的巨额财务赤字固雀咝死国经济有过猛烈的刺激作用,带来83-84年强劲的经济回升,但终究也给经济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比如加重了国债负担,侵害了国民储备,并削弱了美国出口的竞争本领,成为80年代拦阻美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威胁。
7 F! |* G+ i: n
2 Y6 C5 Z2 l% `% E+ [
美国成为天下最大的债务国。为补充商业逆差,美国必要大量吸引外资。而大量外资流入,敏捷改变了美国的对外资产职位。由于流入远远高出流出,美国对外净投资额从 81年开始急剧降落,使美国从 1914 年以来第一次成为净债务国。而日本在此期间巨额的常常账户赤字,为其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日本当局大量持有美元债券,成为美国的最大借主。因此,美国渴望通过多方会商,一方面办理因美元定价过高而导致的巨额商业逆差题目,另一方面更紧张的是打击美国的最大债权国——日本。

! G" q; ~1 ^$ j& s" ?4 {! [
2 a9 l3 v+ a- L- n' S
1.3. 广场协议前日本经济配景:经济增长至上
0 c* g/ j/ `3 ]
! Y# U$ t  o) J* Z2 q
二战以后,日本当局创建了“经济增长至上”的方针,以发展本国经济作为重要任务;而美国为了暗斗战略的必要,也积极扶助日本发展经济。在本国当局政策的有效干预和美国财力、技能、市场的支持下,日本经济得到敏捷的发展。1960-70 年间,日本GDP 的匀称增长率已经高达16.9%,国民生产总值也位居天下第二位。

) ?  o' j' j" j- `; v; O: ^0 J1 G3 R7 A2 b: K
1.4. 日本对美巨额顺差
6 Q  B/ \% y0 q' [
$ \8 u, s8 A/ ^3 I% k: @3 y. n
日本对外商业的巨额顺差。日本的商业及开放具有显着的“利己主义”,即根据自身优点限定很多商品入口或外资进入,同时恒久以掩护国内初期产业为由,推迟资源市场的开放。日本的这种利己主义的商业体制,使其成为天下最大的商业盈余国和对外开放的最大受益者。
: l# b, Z5 O+ A! j
6 B4 T; n4 X8 H- e" }% Q
在经济危急中,日本通过调解产业结构,发展能源节省型产业,1982年的通胀率已经降落到 3.0%,率先走出了滞胀,并以其低耗能、低价位的制造业产物敏捷霸占美国及环球市场,如呆板、化工、电器、汽车等。
/ \; x8 _2 G. P: H6 ?) u
6 G0 H7 x$ `( G% ?% K: v
1.5. 日本成为最大债权国

5 M; i" G1 d* {$ @' Y# o' [& D: s' G9 X$ R3 B1 e" b; E$ T
20世纪 80 年代初,日本当局举行了一系列宏观政策调解。在金融方面,日本放弃了为压低通胀而订定的紧缩方针,在财务方面,固然接纳了公共古迹追加步调,但由于继续对峙了缩小赤字的方针,日本当局的财务收支平衡状态得到了改善(财务赤字占 GDP 的比重从1980年的 4.0%降至1984 年的 1.8%)。同时由于巨额的商业顺差,使得日本当局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而这些钱重要被用来购买美国国债,日本在美国持有巨额资产,这些资产重要是以美元情势存在。

* m, C9 A6 `5 j) H5 D' L* c) y" P) X
- F+ s) U- v3 B/ n
2.广场协议签署时的五国答应
' Z6 n+ Y* c: v" n3 }& p

6 t& p5 N+ a$ D1 A2 A$ P; U! S
2.1. “广场协议”签署前的重要国际形势

1 o4 I; \5 a( z" _. ~2 \( E
2 R* L. o) v* _, e: M( ^' g
(1)重要工业国经济广泛复苏,但增长出现不平衡

/ x% @/ D& B1 y  T% q. D% x, C) \, d) A  J
美国在履历 1983-84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速开始放缓。而日、英、法、德等国家出现了经济增长加快的迹象,特别是私人投资的快速上升。
0 J0 h+ ]3 Y  e

' @' g% C& m$ y6 M3 F* s
(2)天下经济存在不可维持的内部及外部失衡

7 w: ]/ C* V( |/ o3 |9 r; W9 t" s; K: N. |" I, s: U9 E2 X" a2 @
重要是美国的巨额常常账户赤字和G4(日、德、英、法)的常常账户盈余,尤其是日本。
& U; G$ p6 v* @1 w3 P
+ p- k% M* w9 R* m% }! d
(3)新商业掩护主义仰面

! ]# m) a7 L. O% X2 L% f' j/ h5 a
巨额的商业赤字使得美国经济严肃依靠于外国投资和乞贷,也导致了美国国内的商业掩护主义权势的仰面,各国争相接纳掩护性的外贸方针,以邻为壑,商业战不绝掀起。
" S+ X' c. e" x, v
2 j+ ]2 ^2 M5 Z5 j* w
(4)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严肃困难,国际和谐和内部调解如饥似渴
0 G% i" e( W' D9 E$ F9 |5 a9 L
/ e' j' w' T8 j
80年代初,低级产物代价的下跌和商业掩护主义的仰面,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收益无法得到保障,它们的国际收支形势广泛恶化;由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拉美国家的债务都是以美元举行核算的,美元的高估无疑增长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
  B, a7 b: N! U$ i4 u0 X' @" |# o9 @# m为此,“广场协议”得以签署,它是5 国针对相互间,特别是对美国越来越严肃的国际收支失衡举行相互和谐和妥协的效果。
. y- D2 `( q0 B$ ?6 Q- d

1 v- h1 W) Q* F' m
2.2. “广场协议”五国答应,汇率政策最瞩目

: l9 e9 `1 i: L) I$ ]/ a) V" D5 u
! Q& Z# O' e; X5 ^, ~
“广场协议”中,各国都根据自身的环境做出了各自差别的经济政策调解答应,包罗克制通货膨胀,淘汰当局赤字、扩大市场开放度、淘汰商业掩护停滞等。对“广场协议”下各国答应的概述,可以看出各国答应重要会合于几下几项内容:

8 R/ V9 P8 ]/ k- ~. y5 H6 a0 G. V) A* F; m& i
(1)实现无通胀底子上的平衡增长。

3 b1 W8 ?* C: V9 y% q# W
( ]  q1 p. C$ C" R0 ^; s, K
(2)淘汰公共开支,低沉当局需求占社会总付出的比例,将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以内需和民间投资为主。

* z! Y: l$ N# ~  W: _$ k, I1 l) W  j, w7 z( y3 y
(3)促进金融自由化、资源自由化和汇率弹性化,主张各国汇率应充实反映各国经济及天下经济的根本面。
8 q$ R6 M/ r2 X3 I8 q8 E8 A0 I( z, p

6 \& T/ W3 s' B, [& t- I( P
(4)推动市场开放、商业开放,反抗掩护主义。

( W! i, l4 V+ S& a1 c1 Y$ t; c% q' @& v+ C* V$ q0 ^
(5)G2(日本、德国),重要是日本应密切监视日元汇率,实验机动管理的钱币政策,实现日元自由化,使日元汇率可以大概充实反映日本经济的埋伏气力;而美国应致力于全面推行财务赤字缩减筹划,力图在 1986 财务年度使财务赤字占 GDP 的比重降落 1%。
* n0 p: E0 E3 O! f1 c

4 F9 I9 C- g$ y
此中“广场协议”最引人瞩目的是汇率政策方面的内容。“广场协议”明确指出,“各国间宏观经济底子的改变,并没有可以大概完全有效地反映在汇率的厘革上,美国常常收支逆差繁殖了掩护主义势头,若不予以控制,则有大概引发相互接纳粉碎性反攻活动,进而危害天下经济”。协议以为,汇率应该在调解对外经济失衡中发挥作用。

7 }& r& c" G. {5 Y  o! }' d1 M
5 j; c& n& U& s& r# u' K
美国提出,盼望各国可以大概在得当机遇,对汇率举行协同调解,重要非美元钱币应该在肯定程度上对美元汇率举行有序上升,以实现美元的“软着陆”,防止剧烈失衡下,美元汇率倔强下调对天下经济大概造成的丧失。为此,作为商业最大顺差国的日本,相答应诺将:“加快金融和外汇市场的自由化历程,以使日元厘革可以大概充实反映日本经济的根本面”。德国也做出答应:“联邦当局和德意志银行将为有服从的钱币市场和资源市场的不绝演进提供框架”。
; c: M( X* |( c# _: z/ p/ b

2 m5 I( e# D9 z6 O7 O
2 X4 |% e# G  ]
3.“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
; p- y' e  n5 V8 _$ R
$ S$ u) m! ]3 C
1985年9月,日元的汇率在 1 美元兑换 250 日元的程度附近颠簸,在“广场协议”见效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日元快速升值到 1 美元兑换 200 日元附近,升值 20%。之后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对日元贬值达 50%,即美元对日元升值一倍。
# W! H: o5 G* w9 V

( Z$ R; @, p8 l6 r+ Z; F
3.1.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的产生

; m3 m+ K; Q& T, ~( M' b' |
) H9 D/ b, c1 ]: s
低利率政策助长了资产代价的盲目膨胀。“广场协议”后,为了防止日元升值打击经济增长和造成通缩,日本央行一连5次下调利率, 利率程度由85年的5%降至87年3月的2.5%,并将这一低利率继续维持了2年零3个月。
1 |- W5 ^1 M& h- L* O
4 \) P& {& }1 S' {
然而,超低利率政策以及为防止日元过快升值而投入的干预性钱币投放,导致“广场协议”后的几年,钱币供应量急剧增长。面临过多的活动性,银行和企业都苦于难以找到有高比例回报的投资项目,转而纷纷把资金投入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导致资产代价泡沫越吹越大。

  J: Z% r, \9 M3 [, B. o/ p7 ?' |( `( ?$ M: }) M- k/ L
从信心膨胀到热衷谋利。日元升值后日本人对经济远景布满乐观感情,上市公司的股票受到追捧。从 1986 年 1 月开始,股市进入大牛市,其时日经指数为 13000 点,到 1989年底飙升到最高点 39000 点,四年间上涨了三倍。1987年,东京证券生意业务所的股票市值高出纽约证交所,1987—1988 年,东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匀称高达 60 倍。谋利活动愈演愈烈。

- y0 j& D3 V7 d( L# x- j0 p, M# R" f& e. |3 X
股期间价上涨迫使银行把贷款转向房地产,并催生出一个更大的资产泡沫。日元升值后日本大企业对外投资急增,光荣评级提升,外洋低资源融资非常便捷,加剧了国内银行的资金过剩。在有钱贷不出去的逆境下,房地产行业的敏捷发展恰恰满足了银行的投资需求,银行狂热地向房地产企业提供以地盘作包管的融资,并推动地价飞涨。1985—1990 年,整日本的商业用地代价上涨约 1 倍,住宅用地代价上涨约 60%;东京的商业用地代价上涨了 3.4 倍,住宅用地上涨了 2.5 倍。

, F/ L& ?5 {6 H# _
- d. }+ s+ q" V* @" D" W
3.2. 谋利之风盛行,高利率刺破泡沫
# ]7 O+ }9 }- _

6 v$ I1 q2 @1 Y+ ?7 A$ }
1989-90年,面临通胀压力和愈演愈烈的谋利之风,日本当局部分相继接纳了一系列紧缩步调,导致非常膨胀的资产泡沫破裂。详细而言,政策步调重要有以下几方面:

' j* G0 [; G8 X+ n- e( A3 _- f8 G/ ^
2 m! R3 w& U" ^
高利率刺破了经济泡沫。为了防备通货膨胀,央行在89年5月将维持了2年多的超低利率从2.5%上调到3.25%,之后一连4次上调,到90年8月到达6%。
; J& W8 R3 o1 _; p/ t. e6 B
4 {6 e' f) k. S7 C5 B! d* B: s
紧缩贷款。这对过热的房地产行业如同釜底抽薪。大藏省从90年3月起实验克制地盘信贷政策,控制对房地产信贷总量,银行进步自有资源比率加剧了信贷紧缩。

0 Z# T( ^6 z9 j9 }
" F' z% [$ ]+ F$ j  g
此前日本大藏省接纳“巴塞尔协议”,要求各商业银行将自有资源比例进步到 8%。由于此前银行受当局高度掩护,没有停业风险,银行广泛不关注自有资源题目,自有资源比例很低。因此,实验“巴塞尔协议”后,银活动满足资源富足率的要求,不得不大规模缩减国表里贷款,房地产泡沫受到进一步挤压。

  U3 |  q0 f! z0 I. j
5 V  p( Q$ v8 D  ]; `+ u
) ?% J; t0 A( e2 Q3 T( j- k- O
4.“广场协议”后的美国经济

; I" i9 z/ r; d# y1 E3 F3 ^
: ]6 {/ G' H: Z- k2 l
“广场协议”后美元大幅贬值。在1985年9月的“广场协议”后开始了对美元的干预,美国动用了32亿美元,其他国家动用了50亿美元。厥后意大利等国参加后,干预国家增长到10国,并增长了20亿美元的干预资金。广场协议公布的当天,美元对其他重要钱币的加权匀称值就下跌了4%。到1988年末,美元对马克和日元分别贬值了约50%。
$ g1 U& ~, E. K6 V: U) v! x

. _: H2 j/ G- Q: B+ q
4.1. “广场协议”对美国商业赤字高效改正

( f. b7 @; J9 v
' G/ {2 Y% ~9 Y
美国常常账户赤字短期内有所缓解。美国常常项目逆差环境在1986-90 年期间有所改善,同时,常常项目逆差额占GDP 的比重不绝紧缩,1991 年乃至出现了占 GDP 0.5%的商业盈余。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在此期间经济增长速率的放缓,另一方面重要是通过“广场协议”美国当局对常常项目举行的改正。正是通过这种美元对外贬值的办法,美国调解了常常项目逆差和金融项目顺差。但 90 年代之后,经贸账户逆差又开始不绝恶化。
, [$ l' i/ Y6 K5 ^

" b* N+ Y) F& g7 Z; T
4.2. 但美国当局财务赤字并未有效淘汰

) I0 Z9 B- w$ D; q
2 H$ u- g1 A8 l5 [+ G
由于里根当局不绝奉行推行供给学派经济政策,接纳“紧钱币、松财务”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验大规模减税的同时加大国防开支,因此在整个 80 年代美国当局财务赤字不绝在激增。在里根第一任期的 4 年内,联邦赤字的年匀称程度高出 1200 亿美元,特别是跟前苏联的“星球大战筹划”的巨大投入,造成高赤字、高国债,严肃拦阻了经济一连发展。继里根之后上台的布什总统,在其任期内不但未能对控制财务赤字做出任何有效办法,反而使得财务赤字继续扩大,1990 年联邦财务赤字均在2000亿美元以上。
3 x0 s. b" v# w0 ^: ^

: K# ]! F6 i& M, G$ A6 o
% q* v; V5 N& [7 p
5.“广场协议”的启示
5 v5 J+ S7 |+ Z: J' ]  O
" Z6 M+ \' _9 n: j. F7 S9 X
5.1. 日本经济恒久荒凉的深条理缘故因由

9 |9 V; B! W2 M( `3 U1 ~* q- K1 P, x. {" U- G. y
我们很难判断“广场协议”是造成日本“消失十年”的首恶,但“广场协议”拉开了日本经济阑珊的序幕这一时间点是不会有错的。今后,日本当局的一系枚办法使其一步步走向深渊。

. q% B& E# p# f" G7 d3 g+ x& R6 ]- Z& t3 n$ w; h& ^
太过激进的钱币政策:根据泰勒法则,日本央行过低的基准利率是造成其泡沫经济的真正凶手。而不幸的是泰勒于1993年才提出此规则,日本其时早已错过调解钱币政策的机遇。

2 h3 {9 E' D+ c( q' V5 L( ~% I5 t
* Q7 P" O) L+ C8 F
错误的财务刺激机遇:着实在1986年的下半年,日本的阑珊已根本竣事,而且经济开始欣欣向荣。但大量的刺激政策踩着错误的时点出台,将本已稳步增长的国内经济推上了一条经济过热的不归路。

: {8 H  Z# X4 o+ L
* p- f+ K+ D4 _$ i# s; |
泡沫幻灭时拙劣的当局管理本领:与美国在08年金融危急后的处理处罚方式截然差别,日本羁系机构并没有逼迫银行冲销坏账,而是允许银行继续向本已资不抵债的公司贷款以制止冲销坏账。这严肃耽搁了经济重修的时机并将大量资金注入已无法产生任何代价的“僵尸企业”。
! B$ q- e" S, t0 ?- S

+ n, y& j) G5 p0 V+ H  I
5.2. 日、德履历对比:钱币政策独立性尤为紧张
% ]7 Y- ~7 W5 z! _

$ a2 |, X+ }6 \: Z0 Q
20 世纪 60、70 年代以后,日本和德国险些在同一汗青时期出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崛起过程中,汇率升值也都曾经成为困扰这两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困难。
" a8 M' `1 L& Y+ U) G

% b0 a* Q2 m, @  B  V
面临钱币升值压力,日本和德国接纳了差别的对策,给这两个国家的宏观稳固和经济增长带来了截然差别的影响。而德国的履历重要是:适时调解汇率政策,奉行独立的钱币政策。

7 p$ v0 O" A" u$ G5 C$ ]; y& N7 g
6 \8 ^0 K7 N, \* t
“广场协议”也导致德国马克的大幅升值,而且也造成短期的经济阑珊。但德国人始终对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间的德国)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影象犹新,因此德意志联邦银行(前德国央行)对于刺激步调非常审慎,德国当局也对其财务政策持雷同的审慎态度。

# o. ]3 \8 ]& e" W3 p+ t) ~; @# Z8 f; i9 }0 v
德国钱币当局政策旌旗光显,重心是国内,尤其是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固,马克汇率处于相对次要的职位。1974 年,德国放松外汇汇兑方面的管制。在独立钱币政策、资源自由活动和固定汇率三难选择之间,德国钱币当局旌旗光显地贯彻钱币政策独立性,物价和产出稳固是钱币当局最关心的事变。

4 v, }/ |5 P# o) h5 c- B
$ D" M6 ~' J# p3 P3 Z' ]6 D# J. a0 r
6. 新广场协议离我们有多远?
) t1 H: _6 Y+ U( d, p7 \
" W* E' j& o6 p/ b& c7 z8 M; A$ Y
85年“广场协议”的最精妙之处在于:没有对美国的钱币政策和财务政策施加任何额外的束缚,就到达了美元贬值的目的。而03年的G7聚会会议,包罗迩来的安倍经济学,欧洲的QE,全都是政治影响汇率的先例。
- N& u& w3 i5 `  b7 w; Y" ]
' y1 h4 j4 u0 N' G
当前环球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由于美国不乐意对自身的财务政策和钱币政策实验束缚,那么促使外围国家钱币升值和“逆周期”商业政策,成为08年金融危急以来美国试图增长国内就业和调解外部不平衡的两个根本工具。而联储主席耶伦最新的国会证词内里同时提到美元升值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对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巨大影响,分析汇率厘革重新成为环球央行的焦点题目。
2 J6 ^( u% F+ G8 X( |

' n9 J& |  y1 U" r
但告竣“新广场协议”的分歧也较大。一是大央行间还没有形成美满的协作机制;二是固然中国每个月的商业顺差依然在增长,但美国的外贸逆差并没有扩大。三是短期看美国加息预期延后,美元短期走弱,以是新“广场协议”的提法未免过于猛烈。
# R, R6 F  V- p3 }% b; H% D1 l
5 a9 t5 D9 k$ H; y4 \% o3 |' ?
但对于中国而言,中美经济分化的配景下,汇率贬值本身值得肯定,只是在贬值的机遇和幅度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假如人民币汇率强行升值,只会进一步加剧国内房地产等资产的泡沫化,对经济的转型更倒霉。
  F9 R6 b" Q9 |. ?5 I. z3 Z" R
# s5 `, G4 s$ n  g5 G
根据著名的“蒙代尔三角”理论,钱币政策独立性、资源自由活动与汇率稳固这三个政策目的不大概同时到达,而日本和德国的履历对比表明,只要钱币当局旌旗光显地维护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固,汇率浮动和资源项目开放并不敷以粉碎国内经济。
6 @, k3 l, K5 ~

5 k$ N0 B0 Y' `4 a# b( g" M
在一国经济崛起的过程中要防止某些大国常常地指手画脚,这也就必要央行增强与市场的沟通,向外界给出果断维护国内钱币政策独立性的明确信号。
http://www.simu001.cn/x121124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5 15:46 , Processed in 1.6289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