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双城记:深圳的崛起与香港的衰落(完整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自成一体泉源:港股那点事  (微信ID:hkstocks)
& @7 g' {6 H( F8 L
) G2 w9 X4 q1 [9 a5 U6 C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9 s% O; D, D7 `7 l! l

; t2 E; a: L& O' O: W- i% V/ @
——董文华《春天的故事》  1994年8 [3 k4 n' N1 V% t% z
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久稳定黄色的脸
+ X  g) G! y  Z! ~  K1 ?  d  M
——罗大佑《东方之珠》  1991年5 ~' A0 l- F- t4 j) c% }3 ^
这是两首被打上深深汗青烙印,推出时间险些雷同(只隔3年),并风靡当年深港两地以致全中国的歌曲——它们分别陈诉了一河之隔的两座都会迥异,乃至令人唏嘘的汗青变迁。
2 V% I. ]6 }' C. M4 r6 ?
1994年董文华《春天的故事》的配景是1992年小平南巡,深圳这个曾经的边陲渔村发展今后进入快车道——当年GDP险些可以忽略不计的深圳2015年正式逾越香港。而1991年罗大佑的《东方之珠》的配景则是在香港6年后将回归中国的大配景下对香港未来与出息的思考。歌词中的担心,多年后竟一语成谶:“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本日的香港,显着被“卡”住了。8 O2 p5 b0 @7 F% a3 L$ {0 N( ^
1997年,香港回归,当时的香港作为创造了经济古迹的“亚洲四小龙”之一,以不及大陆千分之六的生齿与约万分之一大陆面积的一矢之地,创造了相称于大陆近20%的GDP。而与香港仅一条深圳湾之隔的深圳市,在18年前,只管已履历长达近20年的经济腾飞,但每年创造的GDP却够不上天下的一个零头。9 _( a5 I+ g* w5 O2 ~
然而,20年后,东方之珠,你的风采现在是否浪漫依然?1979年“春天的故事”又唱到了那边?
' c( F, ~# j/ ~1 R, z( A1 G: q0 ^8 }
现在的香港已经褪去了当年“亚洲四小龙”的光环,经济痴钝增长。随着大陆经济的腾飞,香港经济总量在国内的占比已不到3%。而已往18年的奋起直追,让深圳不负经济特区的任务,2015年的经济总量已经逾越香港,人均GDP的差距也在不绝缩小。, C3 X( A4 R2 c% ]' i5 q; b
在最新的都会发展动力指数举世20强排名中,深圳位居第四。
* b0 b% F" Q  C5 E$ e  R6 N  Q
2015年仲量联行发布的都会发展动力指数举世20强(仲量联行,2015)中,深圳排名第四,都会发展布满活力,而前二十名中已然找不到香港的踪影。 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都会竞争力陈诉2014》蓝皮书,深圳脱颖而出,在综合经济竞争力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香港,并在10项重要竞争力指数中压倒一切。深圳正在以惊人的速率崛起,正如其2015年的房价飙升。
3 x! M4 k0 q* E, |6 M

  `# s6 P/ m2 @& q) [
我不停在惶惑:当年创造出亚洲神话、与纽约、伦敦并称“纽伦港”的天下第三大金融中心究竟是怎么了?深圳究竟因何而起?香港又因何而落?深圳因何而起$ M+ b4 u5 X) S$ Y
鹏城是吃着螃蟹长大的* m9 f% {# n( J+ p+ R: `2 t
这是个渔村。1979年改革开放,邓爷爷在南海划了一个圈,今后当年荒凉的小渔村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职位也一跃成为副省级都会。深圳今后成为了中国改革的先行地,在许多方面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正因云云,深圳自由、开放,极具创新精神。% }4 a$ O7 m& w% g
深圳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经济成绩突飞猛进,有目共睹。改革初期增速曾一度连续五年高达60%左右,至2014年底,深圳GDP占天下总量之比由改革前不到0.5%,增长到了2014年底的2.5%。深圳经济增长的古迹让当年的谁人小渔村渐渐发展为了现在的天下人均GDP排名第一、总GDP排名第四的都会(数据:2014年wind数据库)。! b8 ^* `5 k; _8 X- f' [- S# X# Q
自2012年始,国内经济增速显着放缓,降至8%以下,今后竣事了经济增速连续十年9%以上的期间,尤其是2014年,经济增速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初次低于当局设定的年度增长目的7.5%。然而,深圳市却是一枝独秀,经济增速保持了8.81%,在北上广深四多数会中经济增速最快。2015年的深圳依然保持了优秀的经济增长结果,制止第三季度,总GDP就已经靠近1.24万亿元,同比增速8.7%。深圳的人均GDP2014年高达14.95万元,位居天下第一,也更加凸显了深圳的创造力与活力。在深圳每个人每年创造的财产远远凌驾其他三个一线都会,且这种差距在不绝拉大。无数敢为人先的“第一次”成绩了本日的深圳! X0 _& D5 N3 x- j

8 }3 [: t; g4 d; ]/ y9 G0 ^: \
" f, s# m7 U& o8 v5 Y

    : c5 i6 u8 b! g9 r: y8 S
  •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正式创建是深圳的第一个“第一次”,正是这个“第一次”为深圳日后的经济腾飞定下了基调。
    2 O9 G# |, @- ~: c+ s) r/ R

    $ x2 O' y1 W% y
  • 1984年,率先放开粮食谋划,打响了市场经济第一枪。在谁人“姓社照旧姓资”大争论的期间,在粮食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范畴抛开操持经济、拥抱市场的改革不可谓不震惊。2 v2 l7 n" h8 h* k: W7 L
    9 L7 {; C( I( u5 J% d+ B6 x: v
  • 1985年,香港汇丰银行在深圳设立分行,外汇调度中心也正式创建。深圳作为国内经济的对外窗口的作用开始凸显,为厥后深圳成为国内重要外贸口岸打下底子。
      r7 Q, X0 I. V' x

    $ l% g) _# U; W4 G: b9 v
  • 1987年,招商银行与深圳发展银行创建,是深圳金融业发展的雏形。9 o8 W7 J1 }7 K9 l! k7 b* p
    1 E6 ^! P7 ?# Y" S
  • 1991年,厚交所正式创建。只管日后关于厚交所与上交所孰是第一家的争论从未制止过,但厚交所的筹建与业务开展先行一步却是毋庸置疑的。5 @. [* V! {; j* n! `8 e  k2 F
    2000年,深圳高交所创建,并于每年秋季举行一届“高交会”——中国科技第一展。本年的第十七届“高交会”的到场度与影响力爆棚——与此形成光显反差的是日渐萎缩的“广交会”。" c7 g9 L; G0 o  \

5 f- U$ ^6 {) d1 f6 Z$ L% ^
勇于人先的深圳总是冲在最先锋,做了别人不敢想或感想不敢做的事变,而且做的很乐成。改革开放之初,深圳充当试行市场经济、开放经济的试验田。早先的经济腾飞简直与深圳特区的优惠政策密不可分,但在日后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当政策扶持渐渐变为限定后,深圳并没有故步自封,自怨自艾。在意识到自身发展的不敷和竞争对手带来的危急后,深圳当局率先在科技创新、财产升级和当局服从等方面举行改革——本日的深圳,已经是中国货真价实的硅谷,全部人——市长,以及毕业没几年的弟子——都在热火朝天品评高科技与创业。6 _% Y* h  k( ]4 Z! L
反观香港,只管有着很好的根本,也经不起长达20年的故步自封与故步自封。香港的高科技、创新与本地相比,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好不轻易弄个数码港,末了硬生生弄成了一个地产项目。再比如移动付出,八达通18年前就已诞生,彼时香港的电子货币体系曾在举世领先,然而这么多年已往,八达通依然停顿在实体卡的状态。但比年来本地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手机付出已经遍布各生存斲丧场景,根本实现了“出门不消带钱,付出使用手机”。相比本地互联网的发达发展,香港的互联网创新范畴险些是戈壁。9 _" A# P4 Z1 b( V- K
你能想象吗:深圳的“高交会”开得热火朝天、风起云涌的15年里,香港险些全部缺席。据报道,本年为香港初次参展高交会——I服了U。二十一世纪最告急的是什么?人才!
( |7 V, |) `' _( }# D' I4 B
深圳这个地方,本市大学毕业生不想脱离,外市大弟子大量涌入。深圳本市大弟子大部分选择留在深圳工作,以深圳大学为例,72%深大弟子毕业后选择留在了深圳。从省内人才运动看,广州的毕业生中除了一半左右留在广州工作外,别的毕业生迁入的都会中,深圳排名第一。从跨省人才运动看,湖北湖南等外省的毕业生也大量涌入深圳。
/ z* h5 x4 _* y) q- \2 ?* L
涌入深圳的生齿中,应届毕业生只是冰山一角,据2014年中国社社科院数据体现,深圳市外来生齿流入量排名第三,总流入量为755.59万。深圳对人才的吸引力可见一斑。据非官方消息宣称,2015年深圳现实管理的生齿已经高达2100万,深圳每年吸引的生齿着实惊人。大量年轻人才的涌入既是深圳经济发展有活力、创业氛围自由浓重、宜居和当局工作服从高的体现,也反过来为深圳的发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E7 m0 B+ v1 r% r' l5 a
深圳当局比年来故意识、有操持地推出了诸多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这是深圳人才流入增大的一个告急缘故原由之一。自2011年始,深圳市推出“孔雀操持”,引进外洋高条理人才,给予人才、创业和住房等补贴。2015年,深圳市当局为了吸引更多的良好毕业生,针对毕业生推出了一项租房补贴政策。深圳市的安居政策也已经初见成效,自2010年来已惠及约32.32万人才。深圳市的惠民政策种类繁多,包罗了教诲、高校毕业生就业、培训、创业、老年人补贴在内等多项福利政策。这些人才补贴政策与惠民政策的推出,不但让这个都会更宜居、更恰当人才的发展——在本日深圳的陌头巷尾,年轻人谈得最多的,不是泡妞,而是创业。
$ n8 `8 b% w5 t4 R) ]' k; Q
反观香港,资源被少数眷属把持,房价、地价堪比天高,企业营运本钱与人居本钱都畸高。经济增长放缓必将陪同着就业机遇的有限,导致的结果肯定是财产空心化(这也是香港老千股多的缘故原由之一,由于多数企业都没有什么红利业务可做,出千多少还能挣钱点)与大弟子毕业就赋闲,看不到出息和未来,只好上街的缘故原由。8 y. e0 v) F( ^: G
追念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遣送、判刑与溺毙等各种伤害都拦截不了大陆人去香港寻梦的脚步,相称多大陆人靠一个轮胎大概几块泡沫游过深圳湾——为什么?由于这块地皮当年是有梦,是可以造梦的。  Z7 E- L# E9 c! n. U
本日,梦没了……
0 ^2 E& C) a( @9 e  U
深入社会骨髓的科技创新导向与意识7 ~; D% x# Z9 K' C
深圳的高等院校数量并不多,相比北京、上海,乃至西安、武汉这些都会都堪称寒碜,但发明专利的数量却压倒一切——深圳险些是全中国对科技创新给予夸奖最重的都会。8 X3 U) n9 @# |) a- M
制止2014年10月,深圳市的有用发明专利累计近7万件,在天下大中都会中排名第二,每万人专利数超65件,都远超国内的均匀程度。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更是高达3725件,居天下之首,并占天下的半壁山河。在本年的中国专利奖中,深圳再成大赢家,再度丰收金奖4项。深圳市当局不满意于专利数量高,开始发力寻求高质量。
% D. L. ]6 v' d$ o$ [
细数深圳市的高科技公司,不难发现,国产手机的“四大金刚”中有两大“金刚”总部都落在深圳,华为与复兴2014年分别创造了2882亿与812亿的营收。依靠QQ、微信占据移动端外交网络山河的腾讯、高出金融各范畴的光启科学、华大基因等行业巨头总部都在深圳。年初令汪峰首上头条的大疆无人机也是在深圳这块土壤上发展的。深圳南山区还吸引了一大批新兴的高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9 D+ L7 m( A8 A8 \1 \2 X
高科技公司云集的深圳并没有止步于此,BAT总部又开始新一轮的抢滩举措了。阿里巴巴在深圳后海CBD中心建成国际运营总部,腾讯在南山区再起一座腾讯滨海大厦,百度也在南山区高新技能财产园建成国际总部。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齐齐亮相深圳南山,创建各自国际总部,这意味着什么?深圳市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物流中心的发展潜力与职位想必是不问可知的。& {# A0 f: N3 T6 \
抢滩深圳的又何止BAT三家。制止本年上半年,自深圳前海自贸区本年4月尾创建以来,“入驻的金融企业新增7389家,信息服务类企业新增1697家,当代物流企业新增5183家,已有40多家天下500强企业入驻,注册资源达10亿元的企业275家。”6 @8 E0 N$ x' Z% E. o; `
深圳的发达发展不但吸引了浩繁公司纷至沓来,想在这片新天地里抢得一杯羹。各台甫校也按捺不住,开始与深圳当局互助,将其教诲资源带入深圳。此中包罗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中山大学等。始终勇立潮头的财产结构转型升级2 g/ n* M" O3 }/ {9 }, n
深圳市的第一财产产值极低,在总GDP中险些可以忽略。第二和第三财产则各自占据了半壁山河,且自第三财产于2008年初次逾越第二财产后,其比重开始逐年上涨,2015年上半年增长9.4%,占GDP比重高达58.3%。服务业的增长速率之快,极大地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也分析比年来深圳市的财产转型取得了非常好的结果。; r- F0 S9 B8 [+ V! B4 E" p1 L
都会的第三财产有依靠旅店、旅游的,也有依靠于金融、物流的。而深圳恰恰属于后者,其金融在经济中占比达15%左右,且金融、信息财产、高科技与物流在经济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这也恰恰是一个都市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g8 K. V% B2 ]
战略引擎新兴财产高速发展,引领着深圳的经济走向。2014年,深圳市战略性新兴财产增速高达14.1%,远超GDP增速,并在全市GDP中占了35.3%。六大战略性新兴财产中,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质料、新一代信息技能财产和文化创意财产分别增长17.4%。8.7%、15.3%、9.0%、10.1%、13.9%和17.4%。2 _9 W' N+ ?5 F9 v
先辈制造业也取得优秀的结果。2014年全市先辈制造业增长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比重为74.2%,成为第二财产增长的引擎。要致富,先修路!——且看广深港高铁与深圳高速公路、地铁
- m/ p. u& ?" M+ y0 e- S
“三轴两带多中心”清楚地刻画了深圳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区分别,当局的规划意图也不问可知。西部发展轴南通香港,北连广州与东莞西部,西轴上的前海操持打造成当代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的市级中心;中部发展轴构造了莞-深-港地区性财产聚集线,大力大举发展高新技能与先辈制造业;东部发展轴南经罗湖口岸毗连香港,东经龙岗、坪山中心通向惠州,构成了惠-深-港财产集聚线;北部带西连珠、澳,东临惠、汕;南部发展带与香港全面对接,进一步发挥接洽香港的战略作用。这三轴两带全方位地创建了深圳与周边都会的交通接洽,并为以后与各地互助建成财产互助集聚地,在市内打造差别的财产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调。$ E! N( @2 q' d! _. k" v) q- _
沿着“三轴两带”的思绪,深圳与东莞、惠州之间高速路网的打造不可或缺,深圳市当局操持在2030年前建成到惠州的2条和到东莞3条城际轨道,深圳外环高速深圳段也将于2018年底开通。5 o( ^# h/ R, s
深圳市当局百亿回购4条高速公路,来岁免费,被网友戏称“中国本心”。本年12月4日,深圳市当局斥资130亿元回购4条高速公路,包罗龙大高速深圳段以及南光、盐排、盐坝四条高速公路。这已经不是深圳市第一云云高调地收回高速公路,并实行免费通行。客岁1月和本年2月就分别回购了梅观高速梅林至观澜段和盐田坳隧道。; O# e2 t1 V! q: N3 Q$ `5 h5 t' {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对一个都会发展的告急性不问可知,尤其是对深圳这个一矢之地。天下也只有深圳当局敢这么做,为什么?不差钱是一个缘故原由,钱用在该用的地方是另一个最告急的缘故原由:当局的作用是别瞎掺和,努力低落社会做生意本钱就好了——这就是一个当局的风格派头。8 t' Y' c9 O! S! ]* E# {
再观2030年深圳市地铁线路的结构图。未来将会有15 条地铁线路连续开通,加上现在在运营的5条,深圳市在2030年将会拥有20条地铁线路。
# J' ], ~. q! c3 s7 G
广深港高铁是一条毗连广州、东莞、深圳与香港的高速铁路。广深段于2005年开工,2011年就完建并投入使用,总造价167亿元。深圳福田站也即将于年底开通。广深当局的服从之高,可见一斑。
8 {; y9 }6 Y* G3 I3 V  t4 f( T' e1 ?, \+ c
反观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创建,原定2015年竣工,但钢铁公司将时间一拖再拖,2018年也未见能竣工,预算也多次调高至现在的844亿。+ \- Y' c: p* r# y  ~3 G% h' A! d) c
深圳在飞速进步的时间,香港本身吧本身“卡”住了——以是当一个地产大佬说5年后深圳房价必超香港时,我丝绝不感到不测。点睛之笔:多条理资源市场的创建与推进
( G  P5 w# L7 m5 W$ o2 V
炒港股的人最不肯听到的三个字是“神创板”——港股团体估值PE十倍不到。但深圳的创业板,估值高高在上,履历了一轮股灾后,团体PE仍凌驾100倍,赢利效应令许多做了多年港股的人都意气消沉,要卷铺盖回A股——这里也包罗了诸多想归去二次上市的公司。
' x9 ^2 C& c5 c2 H8 z+ [5 Y0 z
随着厚交所创业板开通以来,厚交所的总市值连续增长。制止上月尾,厚交所的总市值高达15.62万亿,已经凌驾了港交所市值的3/4。厚交所增速之快,未来大概率会赶超港交所。厚交所创业板的到场,与主板、中小板构成了一个多条理的资源市场,完满着资源市场设置资金的功能,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6 k8 ~! e( p" R
厚交所能让人倾心妒忌恨,并不是无为而治得来的,更不是固步自封、不作为得到的。
" l; M2 Q! w, u) N4 J1 Y' O

  d  X5 G1 w7 B% H; z- M' }' v1 _
    + ~7 S( ?, x5 `0 P* c
  • 厚交所特色之一:推创新。且看厚交所的资金都行止何方?高新技能企业占据了中小板与创业板的重头戏,在主板的体现也绝不逊色。深市主板中高新技能企业为176家,占比37%;中小板与创业板中的高新技能企业数量分别为570、457家,占比也分别为74%和94%。厚交所扮演的脚色,支持了新兴财产的发展。4 R& V6 Q/ a* }. j
    / e. T" B% o4 t; V# N
  • 厚交所特色之二:助力本地企业发展。深圳的创业板中,险些都是高新技能企业,此中的10%为深圳本地高科技企业。厚交所资源市场为本地企业发展筹集了资金,助力本地企业发展。
    , b) ~1 ^" e0 v
    厚交所特色之三:创业板公司红利发展性强。2015年上半年厚交所创业板公司创造的业务收入凌驾2000亿,同比增长近30%。四分之三的公司营收同比都实现了增长。
    7 S4 P3 t! z8 J, P1 m
  g" O* x) s& f% I& t$ v! f
大概香港证监会、港交所同仁会说,深圳高估值是不理性的体现,是谋利——不无原理。但也请你们听听下面这句一家之言:, Y, B0 \: c9 ^3 s* L7 H8 w
高估值是对发展与努力创新的夸奖,是光彩;低估值是对衰落与固步自封的处罚,是羞耻。跋文
' P) D( ]0 k# G- \  b
一年一度的“深马”到场人数凌驾6万,局面蔚为壮观。“深马”上的亮点层出不穷,有蜘蛛侠、超人、呆板猫等各大“明星”,还出现了“深马”首个视障跑团。透过“深马”看到的深圳——活力四射、年轻生机,更是布满了人文关怀。& r! d$ ?4 T) y! Q) x
在经济竞走这场淡漠无情的马拉松里,深圳可否笑着跑到末了?香港又是否能知耻而后勇,在后半场发力赶超?香港因何而落+ e4 m8 R) {4 A/ N, Z+ x

5 b) u: g. |0 q4 d- C" E
4 k! P1 B3 @1 n9 J  A

3 N! T0 q: K, I2 i* _; {
; S- \) y4 _! a' x+ @  v
从平静山山顶远望维多利亚港,星光璀璨,由此香港被称为“东方明珠”,霓虹灯也是香港昔日繁荣的见证。而今,霓虹照旧,但香港的昔日繁荣却不再。深圳湾的对岸,深圳却在寂静崛起。上篇谈到,深圳的崛起是承载于其敢为人先的创造力、年轻活力的人才队伍、乐成的财产升级和都会交通创建等,固然这统统都无法脱离一个高效、有风格派头和作为的当局。那么,“香港之落”因何而“落”?香港之路又当走向何方?“亚洲四小龙”之殇+ x4 T9 O5 x) x& q8 I
“亚洲四小龙”崛起于上世纪60年代,创造了令众人惊叹的“东亚古迹”。“亚洲四小龙”中的四大经济体通过大力大举发展外向型、市场化经济,乐成捉住西方资笔器义财产结构调解的契机,承接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三次财产转移。这三次财产结构升级带来的经济发展让“四小龙”一跃跨入天下发达经济体行列。以香港为例,自1960年始,连续三个10年内,实现十年一次的经济总量翻一番。“东亚古迹”,名不虚传。
  A& K3 M) j/ \4 ~
昔日的光辉更加印衬着本日的落寞,现在的“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渐缓,增速已远不及当年。纵观“四小龙”在1960年后的经济增长史,不难发现,只管四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在短期内时有颠簸,但从长期来看,经济增长确是渐行渐缓的。照旧以香港为例,曾经在上世纪60年代创下年度增速20%神话的香港,现在的经济增长率已连续3年不及3.1%。据汇丰推测,2015年香港GDP增速为2.3%,比客岁又将降落0.2%。东方之珠,风采不再?! g6 j! D& j7 y% o  J

2 y: \- f  O- g  ]* o
陪同着“东亚古迹”的殒命,四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一齐步入放脱期,香港和新加坡都无一破例。同样与干劲不及当年的新加坡相比,香港也毫无上风,反而在这场经济竞走的马拉松里,被当年并肩作战的小搭档将差距越拉越远。这究竟是为何?5 E$ Z0 }% f9 h' u" O
马拉松竞走,靠的天然是耐力与速率。总而言之,出发点雷同时,比的是均匀速率。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场马拉松竞走中,香港与新加坡的竞走速率怎样。马拉松初期,香港与新加坡履历了一轮发作期,两者速率瓜代领先。随后竞走速率渐渐低落,但自1988年之后,香港的经济增速险些没有在任何一年逾越过新加坡了。
  ?# E. o+ b/ N0 s
漫漫经济发展路中,曾发作了1998和2008年的2次金融危急,“亚洲四小龙”无一幸免。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引发了一场长时间的经济阑珊,“四小龙”中的3个在1998年都出现了负增长,阑珊最严峻的当属香港,经济出现了-5.88%的负增长。2008年的金融危急波及范围更广,香港再次成为四大经济体中受到打击最大的一个,在2009年经济倒退2.46%。时隔二十年,两次金融危急;不一样的因由,香港却遭受了根本类似的结果。
* w' s9 t6 ^8 n! P7 J/ H3 y
两次危及举世的金融危急,留给香港的创伤都是“四小龙”中最极重的。这究竟是汗青的偶尔,照旧肯定?
0 E! ]' R6 v$ w. U+ p
眼光继续回到国内,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 P  f* Y3 Y5 n$ ^4 _8 N
正如本文上篇所述,香港在1997年回归时,GDP相称于国内经济总量的近20%,想必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俯视感。然而,比年来陪同着本地经济的腾飞,停滞的香港经济早已不复当年雄风。深圳自1980年来,年均增速靠近20%,增长最快时逾越60%,纵然放缓也还保持着约10%的快速增长。深圳的腾飞足以创造第二个“东亚古迹”,也更加反衬出香港经济的落寞。2 e5 v, @$ w/ V# P5 m
1 _; M5 B- V& L1 v' ^* R0 [
五十年前,香港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东亚古迹”;五十年后,香港仍旧繁华,但属于它的光荣期间已经随风逝去。五十年前它因何而起?五十年后它因何而落?想必这两者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接洽。香港崛起之谜——从崛起之因看衰落之源
% ^' \: f! }& _" _+ l: f
1、站在风口,香港才气飞起来
- s( V7 M& U; [+ T( e

; S2 U* v7 J# H" a7 y
    风口一:三次举世财产转移的契机9 G% B# c4 R; s( R8 ~0 i# L
( `% A& \7 v# i7 l, D3 f' K

9 ~! s" S* U& E2 Z9 @2 t

% x& ]! {6 z; D5 ?0 H: ~; _- A
19世纪60年代,美、日等国生齿增长率降落造成了工人的短缺、工资的上扬,因而美、日要大力大举发展钢铁、化工、汽车和呆板等出口导向型资源麋集工业,天然要将劳动麋集型的财产转移出去。7 d* G: P. D% T/ d
19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急”的出现促使能源、矿产资源等低级代价上涨,严峻侵害了美、日的重化工等资源麋集型行业的利润空间。于是,美、日又开始会集发展技能麋集型财产,此时,其资源麋集型财产又开始需求转出的出口。
1 a# ?: N- i( B8 D  e
19世纪80年代,科技革命、信息技能对天下经济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高科技财产范畴成为了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新战场。为了更好地打好这场战,美、日必须尽大概多地丢掉它们的旧包袱。劳动、资源麋集型财产继续转移,标准化的技能财产也开始在外结构。
0 i) u' T; ]1 X5 ~( O/ ]& ]
三次国际财产转移形成了“亚洲四小龙”崛起的第一道风口。+ J) }: h: Q% z3 Q; l) s
9 d; V9 a( B" M
    风口二:中国对外窗口职位的建立
    2 M( O. d( n. v3 M1 y' Z) }5 n

0 ?7 y$ a+ W' C1 U5 I$ N
韶光倒回至1840年,英国初占香港,将其作为军港中心。今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香港的经济发展波涛不惊。: {& t( _$ ]$ W+ S
1950年,朝鲜战役发作,中国大陆与西方资笔器义天下的经济接洽完全被堵截。但此时,中国大陆尚有苏联作为刚强的后盾,为其提供统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能等资源。
; _* l" N4 S# W0 G
19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与世隔绝”的中国大陆丧失了发展经济的告急支持。于是,香港,成为了此时中国大陆的末了一根稻草,敏捷发展成为了中国本地与西方间经贸往来最告急的中转站。! y/ \8 S) U2 M7 E9 @' P
2、站对风口,香港才气飞起来  z" \9 C: {/ r
三次国际财产转移,为香港经济的连续腾飞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第一次财产转移中香港承接了劳动麋集型财产,第二次财产转移发展了资源麋集型财产,第三次财产转移标准技能型与资源麋集型财产共进。三十年内发生的三次财产转移让香港在短时间内敏捷地崛起为一个富裕的发达经济体。4 Y/ |. n* W, T' n) R. l
这岂非仅仅是由于风口到临,猪也能飞?: I( Q7 O$ w  H, ^7 ?
非也。香港能在短时间内崛起离不开香港当局在恰当的时候,选择了恰当的政策。站在准确的风口,等候风的到临,这就是香港古迹的秘密。0 \+ a! @" `1 q- Y0 y
上世纪60年代前,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实验入口更换战略,为本国的资源市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底子。经济制度方面,香港当局对经济接纳自由放任政策,营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市场情况。高效耿介的当局、健全的法制、成熟的资源市场和良好的产权掩护等对外商投资都有着很强的吸引力。香港当局大力大举开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国外资源、先辈技能和管理方式,收支口商业额在总GDP中长期占据高达五分之一的比例。香港当局在财产转移海潮中对初、中级教诲的支持,对于香港经济的腾飞也功不可没。# n* L) [6 Q0 y) _, N
简而言之,在上世纪60年代的财产转移海潮中,香港当局与香港人捉住了汗青的契机,乐成地一跃成为一个富裕的发达经济体。7 a' ?# p, u; X3 @
6 B3 {6 J9 N! t, v, v; n& _4 z
3、并不是全部经济体都能在风口飞起来1 K( L5 E; F2 v3 a* k$ ]. S+ ~+ `- D
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国际财产转移海潮中,并不是全部经济体都可以或许分到一杯羹。香港无论是从地理位置,照旧从汗青渊源来看都具有其特别性。, x1 ^7 M  r" E. j7 Y" G- S
香港是一个天然深水港,背靠中国大陆,外临南海。在军事上是难过的兵家必争之地,在经济上是一个接洽中国本地与西方国家的绝佳窗口。5 h5 w  h; Z/ V- U( ^9 F
1842年,香港岛被割让给英国当局,一百多年的殖民史使其在制度、文化和经济方面都具有其独特性。既有资笔器义的经济制度与自由市场,文化上深受西方国家影响,但同时与中国本地在语言与传统文化上还是一脉相承。这种复杂的独特性,使其成为特定汗青时期下接洽中国本地与西方国家的对外港口。从崛起之因看衰落之源
, E9 |* `4 I6 e: E) D$ t
很显着,香港崛起是特定的汗青机会、自身经济发展的底子与为捉住机会所作出的积极密不可分。7 ~: X$ A) k+ a# h6 ~
本日之落寞,汗青不大概重演是一方面,当年的地理上风、制度上风、经济底子上风的丧失则是另一方面。当年的香港,在中国大陆被西方封锁隔绝的情况下,作为唯一的港口有着无法相比的上风。这一点上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渐渐弱化。制度上风犹存,然而过分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若走向另一个极度,也未必有利于经济发展。当年适宜财产转移的经济底子,也随着各大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而消散。香港生齿步入迟暮之年8 ^- c/ B) U9 x* b  f$ s4 c
# W0 L  B$ d( u% s3 d" C0 s
曾经的“亚洲古迹”离不开几代香港人年轻时的血泪拼搏史。而今的香港生齿渐渐步入老龄化状态,0-19岁生齿占总生齿的比例由1996年的25.4%降落至2014年的16.2%,20-39岁的青年生齿所占比例由1996年的36.2%直降7.2%。相反地,40-64岁的中年生齿占比由28.2%大幅上升至39.6%,65岁以上的老年生齿比例上升了5%至15%。
3 b" S( |  D2 T3 c% V1 C1 i5 q/ Y
严峻的生齿老龄化征象会进一步削弱香港的生齿红利,20-64岁的劳动力生齿虽单薄上升,但劳动力的老龄化带来的是有用劳动力不敷,社会经济活力低落。4 O) C! H: M. C# o  k* m+ a! Z1 X- [
香港的生养率急剧降落,从60年代的5.2降落到2014年的1.12,上世纪高生养率产生的生齿红利已斲丧殆尽,而现在过低的生养率与逐年降落的生齿迁入人数,不禁让人深感担心,香港生齿结构老龄化、负责生产创造的年轻人数量快速降落,究竟能为香港支持起一个怎样的未来?看大国“工业4.0”:香港,你输在那边?# A' ]% l- Z0 H( _
借力于自上世纪60年代始的三次国际财产转移,香港恰本地捉住了每次财产结构升级的机会。从发展劳动麋集型财产到资源麋集财产,末了到劳动、资源麋集与技能型财产,完善地实现了财产升级的过程。现在,香港的财产结构中,第一财产连零头都够不上,第二财产所占比重也在逐年降落至现在的3%,香港的经济险些全部是依靠于服务型财产。" v* `' M5 v" U9 P; \
物极必反,虽说第三财产所占比重是权衡一个经济体是否发达的告急标志,但纵观举世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发达国家,并没有哪个国家会放弃“民以食为天”的第一财产和作为物质底子的第二财产,尤其第二财产。
6 {: i5 v( l* e' V" u
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绝地升级自身的财产结构,将低附加值的劳动麋集型、资源麋集型等财产都转移到了其他国家,只管云云,美国并没有放弃农牧业,更没有制止发展先辈制造业。美国的第一财产只管只占GDP的约1%,但不但可以或许自给自足,每年还会有大量农、牧产物远销外洋。美国的第二财产比重比年来随着财产升级连续走低,但始终保持在20%以上,转移外洋的更多是低附加值的二产而已。
2 z1 A6 L/ i* s! P7 G- b8 y, \# H5 x
最美丽的是:美国于2009年开始实行制造业回归政策,发展高端制造业;于2012年启动“先辈制造业国家战略操持”。这一轮美国经济领先举世全愈,最大缘故原由就是制造业的回归与复苏。6 G+ o5 x0 E; b  Y7 o) C
不足为奇,2013年,德国也正式提出“工业4.0”概念,预计投入2亿欧元。中国也爱上了“工业制造2025”概念,试图在“互联网+”范畴大展拳脚,并于本年10月份与德国共同提出将开展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工业4.0)互助。) B' ~. X0 V& A6 h7 t, \
美、德、中对于先辈制造业的情有独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凸显了高端制造业对于一国经济发展极其告急的底子意义:实业为本,金融为用!+ Y+ V9 V$ B2 ?% C  q9 o9 K
反观香港,制造业的严峻空心化,已经让它失去了发展“工业4.0”的先机。2014年底,香港制造业占比居然还没有到达1.5%,比起美国的12.1%和德国的22.6%,差距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赶上的。一览香港第三财产
' S5 W$ W8 N$ b8 M. R
6 e4 X5 W2 W5 K$ W* [4 s
香港经济构成险些都是第三财产,而第三财产也重要会集在几大板块,金融、地产、收支口商业和旅游等。这四大板块的产值占了香港GDP的半壁山河。金融、收支口及旅游的发展尚可,在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职位与日俱增,是拉动香港GDP上升的主力军。
9 L9 F9 L, `' x) g
然而,地产占GDP比重比年降落,现在已不及5%,对GDP的拉动效应已渐渐弱化,乃至不及均匀程度。缘故原由安在?- Q; _: e& p6 Y+ R5 f1 ]7 P, @
高房价绑架了香港人
- i+ D( y! ~! m8 I% F- n/ |7 e" ^
香港的房屋分为两种,公屋和私屋,根据自置与租住来分别,统共就有四类住房情势:自置公屋、租住公屋、自置私屋和租住私屋。5 r3 b0 b! F) J+ I0 v! m. `
我先用一个简朴的“供楼负担比”指标让各人感受一下香港人的买房压力。
! a% ~4 Y0 x* F" s5 `7 }
“供楼负担比”指的是月供占月收入的百分比,可以或许直白地体现一个地区的人买房的难易程度。在香港,全部住户的均匀“供楼负担比”为43.5%,私屋住户的负担比为48%,两者差别不大。在香港,无论是对于私屋自置户,照旧对于公屋自置户来说,月供险些要花掉他们月收入的一半。
- f% D; {+ k+ K" H6 s8 N
先来看看租住公屋的群体,约30%的香港人住在租住公屋里,住户数73万 ,生齿205万(香港房屋署统计数据,2015.3.31)。公租屋的均匀住户人数为2.8,那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一个香港的三口之家的生存。
% I9 X5 t7 f5 R7 {2 W
公租屋三口之家的月收入中位数为16000港元,根据公租屋每人13.1平方米的空间来盘算,一个三口之家的居住面积约为40平方米,对应的月租金就是2000-3000港元之间。公租屋住民在住房上的花销比例为15%左右。公租屋的人数比例和租金淹灭比看起来还不错,但公屋的居住空间非常小,再加上香港物价高企,以是公屋住户的生存并不轻松。(数据见下图)& U5 s# _  ?& ]1 y: k/ j
左图为申请公屋租住的收入限额,右图为申请公屋自置的收入限额。数据泉源:香港房屋署2015年龄据
2 N' V3 i- a7 h; r/ [
再看看自置公屋的群体,能享受到自置公屋福利的人数不多,只占到香港总生齿的7%,住户数共计129716,总生齿453965。以一个公屋自置家庭的月收入中位数2.75万港元为例,一套40平米的房子代价在280万港币左右(数据泉源:WIND数据库&香港房屋署,见下图)。若这个家庭选择按揭贷款30年,则月供约为1万港元,每月收入有36%花在房子上;若这个家庭选择还贷20年,则月供将去到1.8万港元,家庭收入的65.5%。9 C6 V) l' e7 J7 w# u/ H; O
以是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要想买一套面积仅为40平米的房子,20年时间是不敷的,即便是花30年来供起这套房子,也要做好每月为地产贡献36%收入的生理预备。况且这个算法还没有思量各项税收以及高昂的物价。
# X4 q) q3 H! k' f9 F7 [
" y  P% D0 e- W: n8 |
比起每月用15%收入租住公屋和用36%收入自置公屋的人,收入超出公屋上限无法享受公屋福利,却又无力负担高昂私屋的“夹心层”擦鲱无奈、痛楚的。私屋月租金在港岛为360至460港元/平方米之间,九龙300至330港元/平方米,新界220至250港元/平方米间。私屋家庭的月收入中位数为3.5万港元,选择租住私物家庭的月收入显着会小于此数。这里假定一个家庭月收入为3.5万港元的私屋租户,租住了单价300港元/平方米、面积40平米的房子。月租金为1.2万港元,住房淹灭凌驾30%。想想看,这照旧一个月收入在私屋住户中处于中上游程度的家庭,他们租房不敢离市中心太近,花着30%的收入却无法买得起属于本身的一间房子。: w9 Q, ~0 B' v5 Z/ u0 y* e
香港的私屋出售价除了新界均价低于10万港元/平米,港岛与九龙的出售价10万港元只是一个起步价,20万港元/平米左右的房子随处可见。私屋的出售代价差别性非常大,可以或许自置私屋的群体财产分化也相称严峻。对于这部分人群而言,只有财产金字塔的人可以或许坦然,大部分人都是背着房子在生存。
* x6 ?1 F' n% {
超高房价把大多数香港人捆绑到了房子上,何谈斲丧?何谈创造力?安居才气乐业。若一个地区的人把劳动收入的一半都花在了住房上,还要负担高昂的物价,住民斲丧肯定乏力,经济体又何来的活力呢?, x9 Z$ v/ L7 m) L3 j
扭曲的房地产,扼住了香港经济的喉咙——香港把持市场的缩影8 C+ ?' S6 C. q1 `* Y3 ^& ?
住房花销耗了国民收入的30%以上,但地产与修建业每年的产值之和占GDP的比重不到10%。也就是说,房地产生产了不到10%的GDP,却拿走了国民总收入的30%以上。1 c( l# H; ?: J9 [) g. G
这中心的差额去哪了?
  R% \& I7 H. M+ E
一部分以地皮收入的情势进入了当局的财务,另一部分则以财产重新分配的方式从大部分无房香港人转移到了房地产商、有房阶级的手中。
1 `- S4 s% `4 L1 A/ r; ^! g
超高房价对香港住民的绑架,不但体现在住房上,还分泌进社会经济生存的方方面面。每一家商店都要负担高昂的铺租,因此香港住民的任何一笔斲丧,都无法摆脱向房产全部者交租的厄运。
( \) c+ t6 G( q4 ^1 O, Q: b
什么造成烈房价?5 I- i4 x" t. p- A2 c6 X  v9 W
曾经有一个传说,香港是“李家城”。我不去穷究这句话的真实性,但李家在香港的影响力确是毋庸置疑的。香港1/7的私宅物业、70%的零售市场份额、近一半的港口交易、香港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器连锁店和香港的重要电信及移动通讯业务商之一等都是李家的。李家在香港地皮、电信、水电、天然气等多个范畴都有肯定程度的把持权。一个李家权势就云云巨大,更不消说香港尚有“四大眷属”。
3 P2 e% `: T* n) Z* D8 @. @
香港市场的把持,从香港住民生存的开支情况表我们也可以窥见一二。从下表数据可以清楚看出,衣食住行的根本付出已经占去了住民收入的绝大多数,这与香港各大行业险些都是由四大眷属把持有着直接的接洽。科研与创新——丢失的大概是整个未来8 o8 O" s" q- N6 g% o
我引用中金的四张图表来对比一下香港在科研、创新方面的落伍情况:
* ]. ^: m' L: f9 g
1、香港的研发强度仅为0.7%,是新加坡的1/3,深圳的1/5;* J' _! e# F3 v3 R2 |- Z5 U. B
2、研发主体严峻依靠于教诲机构,对比新加坡、深圳,企业到场到研发工作的比例显着不敷,分析企业的创新动力严峻不敷,市场没有活力;& y3 l% B, q2 f5 V/ g$ W0 V* z6 S! f& C
3、每千人中的研发职员仅为3人,而对岸的深圳是17人;$ ?& n' X' `6 c" Q5 M# x
4、而风投规模则是完全无法对比,香港的风投规模与深圳相比,差距已经不是几条街的间隔,是地球与月球的间隔了。% t) e9 [# b% U/ Q) E

2 V0 B1 m( v7 H! f, W
香港制造业空心化、科研范畴投入显着不敷。制造业的空心化丢失的是经济生产的基石,科研的匮乏丢失的大概会是整个经济发展的未来。市场不是全能的——制度是把双刃剑
0 z1 E0 X6 `6 t+ ^0 ^
香港不停以自由经济著称,当局对市场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靠制度,不靠人。这也是香港人不停引以为傲、在上世纪助力经济增长的利器。但随着少数资源家(四大眷属)渐渐完成资源的原始积累,市场也随着猛烈的比赛由自由竞争市场演变成了现在的寡头把持,完全放任的自由主义真的还顺应现在的香港吗?; q( L1 u% N" ]2 f
少数地产商坐享经济发展中地皮增值的收益,不绝通过挤压其他行业与个人生产创造的代价来膨胀本身。关系住民切身生存的水电、能源、电信等范畴,本身就是轻易形成天然把持的行业,当局的放任自由,导致的肯定是这些行业的把持,终极影响到的却是住民的切身长处,以及整个社会的运行本钱。
5 c6 z  s0 v- }7 {& y
市场不是全能的,这只看不见的手也会有失灵的时间。纵然不停鼓吹自由市场的美国君,也从来没有实验过真正完全的市场主义,当局永久都是背后的那只手,适时的时间便会伸出来。
6 d, \: f! B; V; g% E: d8 b
放任自由的本意,并不是寻讨情势上的自由,而是夸大通过市场竞争的机制,通过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好地来设置资源,到达生产运动的最优化。但香港现在的自由市场制度已经违背了它的初志。  @. {! C1 W- g3 v+ w4 \3 O( k
试问,如果一个经济体在底子民生、公共奇迹和地产都是寡头把持,再自由的经济制度,意义安在呢?又是谁的自由?% I3 F- v+ g" O6 A7 `# L' W
如果以为制度能办理统统,每个人都成为制度流水线上的一个没有头脑的螺丝钉,无人站出来,无人担责,无人作为,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画地为牢的囚笼。香港:你并非空空如也
: S8 V6 @/ n  a- I; C/ P- r
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了《都会竞争力陈诉2014》蓝皮书,深圳脱颖而出,在综合经济竞争力中排名第二。3 q: Y/ F  H) K  F
那么,第一是谁?——香港!
  |: n$ U" N$ v# w0 j' U
2015年,美国传统基金会发表《经济自由度指数》陈诉,连续第21年获评为举世最自由经济体的又是谁?
+ Y- w9 r/ M& P1 D$ U" ?; w  e
照旧香港!
  |4 c* K% y$ G
对,香港照旧谁人香港,它仍旧繁华,只是繁华的背后更有着各式各样的标题亟待办理。
' h. u6 M3 k0 R4 n" |. A8 b
是的,香港已步入迟暮之年,生齿面对老龄化,但它的生齿教诲素质仍旧遥遥领先于本地;3 D7 S4 T% A& E9 X( o% w: }
是的,香港制造业空心化,但它的旅游、收支口、金融哪一块都没有落伍;
2 Q, G7 D7 R5 I: d$ M3 y& V
是的,香港有着超高的房价,但香港当局已经为靠近50%的香港住民提供了公屋居住,而且还在积极为更多的香港人居者有其屋;
  K0 H! S* c: i+ l, L- O
是的,香港的经济制度放任了把持,但同时也不反对猛烈的竞争。香港,仍旧有着良好的法制传统和自由度极高的经济。* ?. g3 `2 o9 R- K  I2 i
只不外,现现在的香港,确实病了,确实卡住了,必要港人齐齐站出来,通过积极作为与厘革来办理标题。跋文: |! H5 t& u+ X2 `4 m7 v
我以狄更斯名著《双城记》的开头笔墨来做本文的末了:4 X+ ~5 M9 H2 |, V! f
这是一个最好的期间,这是一个最坏的期间/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笨的年代/这是一个信奉的时期,这是一个猜疑的时期/这是一个光明的季候,这是一个暗中的季候/这是渴望之春,这是扫兴之冬/人们眼前包罗万象,人们眼前空空如也/人们正踏上天国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0 w( Y3 w+ e! h' W
渴望香港也能以此自勉,在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期间,用自身的智慧与拼搏,奋起直追,成为一个更加优美、繁荣、自由的香港
http://www.simu001.cn/x120902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4-24 19:53 , Processed in 0.3743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