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分陈诉约一万字,扫雷君整理要点如下,供参考(全文附后):
. E, e% ]* S9 ?8 Y( W/ K2 w
' R4 I, o6 W1 _5 z/ ^: b' t债务根本情况:
8 [! @4 D4 A ]4 P! [! I/ i- T0 Q/ q4 L% E9 Q
1、2014年末,天下地方当局债务(当局负有归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5.4万亿元,地方当局或有债务8.6万亿元(包罗当局负有包管责任的债务3.1万亿元,当局大概负担肯定接济责任的债务5.5万亿元) & k& b7 ^, C% v, r& @$ ?7 w3 k
2、2015年地方当局债务余额限额为16万亿元。此中,一样寻常债务余额限额9.6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6.4万亿元。 X8 Z7 N- x5 ^" z: y' O" u' a/ e) ?' R
3、2014年末,天下地方当局债务余额15.4万亿元中,从当局层级看,省级、市级和县级(含州里)分别为2.1万亿元、6.6万亿元和6.7万亿元,占比分别为14%、42%和44%。
6 ?1 M" H( X7 w7 U4 ~* m4、从债务限期看,2015年到期3.1万亿元,占20%;2016年到期2.8万亿元,占18%;2017年到期2.4万亿元,占16%;2018年及以后年度到期6.2万亿元,占40%;从前年度逾期债务0.9万亿,占6%。 6 N2 `3 y/ v$ a' h# h: C$ m
3 {$ X. }+ r n5 u$ T4 U& Z
存在题目:
2 ^0 Y! H& r: q; t! w: {6 H4 b# R6 ]$ L, Q" }# n
1、存量规模大,债务增长快。2014年地方当局债务余额15.4万亿元,比2013年6月尾净增4.5万亿元,增幅到达41%左右。2014年末地方当局债务余额是2014年地方一样寻常公共预算收入的1.2倍,约为2014年地方一样寻常公共预算付出、当局性基金预算付出和国有资源策划预算付出决算汇总数的86.3%。
: c* A2 y, d. Y2、二是对新增债务需求仍然较大。中西部地域要加快发展,融资需求仍然较大,包罗在建项目在内都须要连续投入创建资金,盼望中央对地方举债可以大概明白和支持,增强债务管理也应思量地方经济发展须要,在以后的新增债务限额分配上给予得当倾斜。 6 e% r8 G( W3 M! c9 D3 _3 Z
3、变相融资。有些地方接纳地方财务与银行、国有企业等相助创建基金的情势,支持都会创建和财产发展,这类基金运作中行政色彩较多,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不美满,将来大概会在现行法律和政策框架外出现“变相债务”。 1 c9 _& N# n4 b" v$ v
4、现行财务体制下地方当局财力广泛不敷,财务均衡重要依赖上级转移付出,越到下层困难越大。各级地方财务在剔除促发展、保民生以及中央各类政策、项目配套资金等付出后,可以大概安排用于还债的资金极为有限。 ; }8 j9 F2 x+ t
5、地方存量债务利率广泛较高,大多在7%以上,有些项目利钱以致高达20%以上,据估算各级地方每年利钱付出就达近万亿元,调研发现有的地方以致连债务利钱也无力归还,有的地方已经连续几年出现逾期债务。 1 N5 X, b7 P& f
6、国家决定对地方当局债务余额实验限额管理,但对怎样确定限额仅有原则性表述。怎样科学界定地方当局债务限额,将债务规模控制在公道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顺应,还须要深入研究提出明白意见。 ' \) Q) F! A9 [
7、举债机制存在隐患。现行管理规定赋予省级当局适度的举债权限,市县级当局确需举借债务的,由省级当局代为举借。这种举债融资机制造成上级当局实质上须要对下级当局的负债背书,而市县等下层当局作为债券资金的使用者和责任人,又没有得到充足的举债融资权限,举债权利与还债责任摆脱大概带来肯定的债务风险。 : `) B6 A7 P9 d9 F2 g
8、或有债务风险。除已经统计的融资平台等或有负债外,社会保险欠账、国有企业汗青遗留题目等也大概转化为当局债务,调研中还发现个别地方以致通过举债来发放养老金。 + s6 \- L- P3 V0 ]% b9 b- T
9、三是问责机制没有有效创建。只管新预算法和43号文都有原则性规定,但缺少具体可操纵的落实机制,至今也没有一个地方或个人由于违规举债被问责。
/ K: t# z9 z; u* a. k10、调研发现,由于置换债务的限期多数在5年以上,一些地方对债务归还题目尚没有告急感,只盼望可以大概将全部存量债务举行置换,以致出现了“地方债务已不是题目”的头脑倾向。
) H# K, T0 H! N! a# k& B) w0 g& G* V* t4 @ A% i) U
* c8 N, `1 W% r/ e
发起:
! S4 k" S& ` S# c6 V: R) w
- t1 m, Z0 A( D7 ?7 |& l: m1、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安排和宏观调控须要,思量东、中、西部地域实际,随机应变地订定地方当局债务长期规划并安排新增债务,克制一刀切。
7 j7 M7 p* M; ?1 z' J( J, f2 L' Z2、要创建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明白各级地方当局只能通过发行地方当局债券举借债务,当局包管仅限于依法对外债转贷提供包管,其他任何情势的债务或包管举债都属于违法。
0 o1 O! V7 X% }5 |3 E, j. c9 L: W3、地方当局难以自行归还债务时,本级和上级当局要启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处罚预案和责任追究机制,须要时可参照“乡财县管”方式,由上级财务接受下级财务,切实化解债务风险,并追究相干职员责任。 0 W2 i' p& t& x4 e& o. a z
4、发起国务院根据天下人大常委会答应的2014年地方当局存量债务情况,对债务规模较大、债务风险较高的地域开展专项观察,处置处罚一批典范案件和个人。
0 }( k# M: k) ], M) i5、应进一步美满立法和增强执法束缚。在实验好新预算法和相干法律法规的根本上,总结履历辅导,抓紧研究订定“当局债务管理条例”并渐渐上升为法律。 , h& C/ U: f8 P9 w( O9 U
+ L4 b& l4 d" d- t2 z陈诉全文 ; K% d4 }$ ^$ T3 e4 T
! |9 |6 H+ U9 m& t% d l天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关于规范地方当局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调研陈诉 ) N1 Z9 ^9 y v+ g2 t* ]: Z
8 l1 c" X3 R8 o1 O9 Y天下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 ?9 U2 ]% x$ K. O
; f1 d6 @2 C @* ]% L5 ^4 ^. c0 c根据《天下人大常委会2015年监视工作操持》,十二届天下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聚会会议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增强当局债务管理情况的陈诉》。为做好相干工作,从本年3月起,天下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构成调研组,先后听取了财务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审计署、银监会等国务院有关部分的情况先容,赴广东、深圳、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市、自治区举行了实地调研,委托重庆、云南、海南、广州等部分省、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开展专题调研,并在浙江省台州市召开座谈会听取地方人大同道的意见和发起。现将调研情况陈诉如下。 2 y4 ^% h1 r2 h' u% h
. a. _' J% g5 U; _5 j
一、根本情况
. x# Z1 O9 a; _0 R7 P+ \9 e8 }3 J% b: |# ?' `& i" N* U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快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当代化创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各级地方当局大力放肆增强根本办法创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推进社会奇迹发展,取得了巨大结果。然而发展背后却是资金泉源困难,在地方财力难以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地方当局通过设立各类投融资平台等方式使用信贷资金或企业债券情势融资补充缺口,形成了大量的地方当局债务。 8 \4 R( B3 c& n2 p8 c
' L. J1 X% ~1 x/ m
(一)地方当局债务的规模与结构
& r$ ~' t7 Y m6 E
" U' n2 j# ? _9 h2 @1.地方当局债务的规模
5 @6 `* m# }8 j H n6 u, h1 F% G* @2 I7 |& R
2014年末,天下地方当局债务(当局负有归还责任的债务)余额15.4万亿元,地方当局或有债务8.6万亿元(包罗当局负有包管责任的债务3.1万亿元,当局大概负担肯定接济责任的债务5.5万亿元)。
/ K2 A3 W4 q3 u2 }2015年8月,十二届天下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聚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天下人大常委会关于答应《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答应2015年地方当局债务限额的议案》的决定,在2014年末地方当局债务余额和2015年地方当局新增债务限额6000亿元的根本上,答应了2015年地方当局债务余额限额为16万亿元。此中,一样寻常债务余额限额9.6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6.4万亿元。
( n) }# D- D0 g8 R7 K8 z4 I g
' M0 s% m; ~/ {' p3 _! h4 e! e2.地方当局债务的结构
$ P" p2 Q+ O' _( K8 ?. _: k) ]! x* E& p& v* ?
2014年末,天下地方当局债务余额15.4万亿元中,从当局层级看,省级、市级和县级(含州里)分别为2.1万亿元、6.6万亿元和6.7万亿元,占比分别为14%、42%和44%;从地区分布看,东、中、西部地域分别为6.7万亿元、3.9万亿元和4.8万亿元,占比分别为44%、25%和31%。 % Z4 e0 o5 T \2 P" Q
从举借主体看,重要是融资平台、当局部分和机构、奇迹单元及国有企业,分别占39%、24%、22%和15%。从乞贷泉源看,重要是银行贷款、BT等应付款、地方当局债券、企业债券、信托、中期单子和短期融资券等,此中银行贷款约占51%,地方当局债券约占8%。
- [4 U- g: z" D5 t% |6 m/ P) w从债务限期看,2015年到期3.1万亿元,占20%;2016年到期2.8万亿元,占18%;2017年到期2.4万亿元,占16%;2018年及以后年度到期6.2万亿元,占40%;从前年度逾期债务0.9万亿,占6%。
9 q0 B2 o0 n/ m& r& y" ]' z j: e& ?7 p" x/ S
3.债务率
0 n& M7 `9 m( N" [3 A; H: {; ]. ?1 r9 w, b% V) w
据财务部分测算,到2015年末,地方当局债务余额限额16万亿元,债务率预计约为86%,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 {! w$ ?+ o; W8 ^! J# Q& |
# X7 X7 M9 d. @: f! Q
(二)地方当局债务的投向与作用 ) j, ~. n! T( B
: e4 f0 E+ `7 x5 v6 _* T6 z
制止2014年末,各级地方当局债务余额中用于市政创建4.7万亿元,约占31%;用于交通运输1.9万亿元,约占12%;用于保障性住房创建1.8万亿元,约占12%;用于地盘收储1.7万亿元,约占11%;用于民生范畴2.9万亿元,约占19%。用于市政创建、交通运输和地盘收储的资金合计约占54%。 + h' u5 K% d7 b
; W2 N$ w" G; F$ P6 p6 p
举借地方当局债务肯定水平上补充了地方财力不敷,有效保障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加快了地方根本办法创建,支持经济快速增长,增强和改善民生,掩护生态情况。特殊是较好地应对了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急的打击,对稳固中国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用于都会轨道交通、水热电气等市政创建和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办法创建的债务大多形成了优质资产,有较好的策划性收入。 / O; |0 C, W* V( A3 C* q1 O
2 z( W% `. ^ S) j( N9 Z(三)地方当局债务管理方式变革及比年来重要办法 ! H+ A F" A" O
% S! R* ?# G- p党中央、天下人大、国务院不绝高度器重地方当局债务管理。新中国创建初期,国家曾答应地方当局发行“地方经济创建折实公债”等债券。1985年,为了控制地方当局投资规模,中央决定停息地方当局发行债券。1994年的《预算法》明白规定,地方各级预算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国务院规定的以外,地方当局不得发行地方当局债券。”1995年的《包管法》也明白规定,“国家构造不得为包管人,但经国务院答应为使用外国当局大概国际经济构造贷款举行转贷的除外。”以后,为补充创建资金不敷,各地通过搭建融资平台、向金融机构贷款、到企业债市场融资等方式变相举债,但增速并不快,规模也不大。
' i3 G( z% T0 S# ]
0 p @* D& l) ~9 b+ \2008年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急打击,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操持,在扩大当局公共投资和宽松货币信贷等条件下,地方当局债务规模大幅扩张,债务风险快速累积,地方当局债务引起各方面关注。国务院于2010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增强地方当局融资平台公司管理的意见》(国发〔2010〕19号)。天下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开展了防范地方当局性债务风险的专题调研。审计署分别于2011年、2013年对天下地方当局性债务和天下当局性债务举行审计,并向天下人大常委会作了陈诉。为规范地方当局举债,中央当局自2009年开始署理地方发债,至2014年累计署理地方发债16000亿元。2011年—2013年,国务院在上海、浙江、广东、深圳等部分地域开展了地方当局债券自发代还试点,2014年在10个地域开展自发自还试点。发行地方当局债券,探索创建规范的地方当局举债融资机制,低沉了地方融资源钱,肯定水平上控制了地方当局债务的急剧膨胀。 * N# b5 m0 f9 R6 g
4 d7 D) q g2 }
( { e4 `3 q7 e* W
为进一步强化地方当局债务管理,天下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和各级地方当局比年来抓紧修订相干法律,接纳有效步伐,美满相干制度。
^+ J( G: `. ~+ |2 g一是新预算法为地方当局债务管理奠定了法律根本。2014年8月31日,十二届天下人大常委会第十次聚会会议表决通过了预算法修正案,对地方当局债务管理做出了团体制度安排,在举借主体、举债方式、规模控制、预算管理、举债用途、风险控制和责任追究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白规定。
& T- y8 o2 B3 Z; F h- H1 x! `
* g% R; d# j7 C) N4 K) u二是美满地方当局债务管理制度。根据新预算法精神,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增强地方当局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以下简称43号文),从创建规范的地方当局举债融资机制、对地方债务实验规模控制和预算管理、控制和化解地方当局性债务风险、美满配套步伐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和增强地方当局性债务管理的政策步伐,还规定了妥善处置处罚存量债务和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融资等政策步伐。财务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相干办法,美满了地方当局一样寻常债券和专项债券的预算管理、发行管理等制度,增强了规范性和可操纵性。
; u! M) y6 o" Y- e( _
+ p. T8 b+ S1 ~- G. Z$ k三是整理核实地方当局存量债务。2014年末,在国务院同一摆设下,财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分研究订定了地方存量债务整理甄别办法,构造各地进一步整理核查和甄别。通过整理核实工作,根本摸清了存量债务底数,为进一步增强地方当局债务管理打下了踏实的根本。
; E( m! f, b7 q) X7 q+ y+ W1 \# |: M5 L0 m7 W3 D7 ?& }9 v: q
四是开端创建地方当局债务风险预警机制。财务部在罗致国际先辈履历的根本上,设置风险警戒线,分地域监控债务风险水平,并通过新增债务率、偿债率、逾期债务率、或有债务代偿率等指标多角度监测债务风险,举行综合评价。 1 D( G& V" s6 U
4 A4 P. v- W% v' e: |' V
五是答应地方当局债务限额。按照修改后的预算法要求,天下人大常委会审议答应了国务院提出的2015年地方当局债务限额。为确保地方当局债务有稳固的偿债资金泉源、包管落实到具体项目的债务资金链不绝裂,该限额将2014年末地方当局债务余额如数计入,对债务余额中通过银行贷款等非当局债券方式举借的存量债务,操持通过三年左右的过渡期,由地方在上级答应的限额内安排发行地方当局债券置换,2015年操持发行置换债券3.2万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