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下战书,媒体报道称,48岁的上海复星团体董事长郭广昌失联,行止不明。。。 5 j/ s J m9 T
) M3 C# S& w* p; c2 x, H( S
" G# Y! C, @7 l/ C
本文为2014年4月郭广昌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上海校区的一次演讲。这次演讲中,他谈到了向王石、马云、李彦宏的三次讨教。
4 p, a! D1 T, \0 A. q7 m
5 K0 C/ r# j$ [6 n: L/ u3 d5 U( D2 X( t$ b
有机遇来这里跟各人陈诉,也不要我讲更多的我们收了哪个项目,做了哪个投资,我以为照旧跟各人陈诉一下在我做企业这么多年来,我以为最告急的照旧去听别人怎么说,尤其是跟别人讨论过程中,你怎么去学到一些东西。
( ~( O% t* C9 b' Q) `5 f/ B 6 @# e( N% ?+ P% j9 u3 c( i
近来我在追念,在这20多年和中国企业界的交换过程中,着实我在不少企业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以是,本日也借此中反复比力深的讨论,跟各人分享一下我从中得到启发。 ; X0 }# s: n, c2 S" m [1 S
, _% Q$ b- i) Q j7 m- v/ l第一次比力大的讨论,应该是跟王石关于所谓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讨论。
0 J ` A. a; D3 `' M1 {! j7 P如今这个已经已往了,而且在这个讨论中各人都各自学到了些东西,包罗万科开始投资银行了,也开始做很多别的项目。 ' \6 D; t: a' N" v/ f% j) A/ m
固然,我以为从我个人领会来说,这个讨论对我非常告急。着实这个讨论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多个产业的运营,着实就已经是在做投资了。换句话说,多个产业的同时运营,不见得就肯定不专业,比如你可以请这个行业里最精良的人来做,如许是能做到专业的。以是说,选择以投资动员多元化的运营,你着实最告急的决定,就是要决定怎样分散你的资源。
8 B: M% q4 @0 ^8 A/ A! g* ?如今,复星意识到我们已经成为一个投资团体;接下来,复星应该去学习怎么样成为一个精良的投资团体,这是我们最本职的一个工作。以是我们要不停思考,作为一个投资团体,什么是最告急的?
& r5 ~1 ]% q8 v# P答案是我们以为作为一个投资团体,资金的泉源是告急的,题目在于你怎样让它变得更自制?固然,人才泉源也黑白常告急的,尚有对项目标敏感性也很告急,等等。但是,你自己的精力分配也非常告急。
$ ]+ j T, G6 h) G6 n1 g" k* Q: P也就是说,如果说你是作为投资团体,然后你的核心团队整天还处在某个行业的运营当中,如许你就会陷入进去,反而把最告急的投资工作给忘了。也有一种说法,叫同心多元化,就是说你只有把一行做得特别精良之后,再做别的才大概更好。 6 R+ w, J( j7 v" y" B
但我不认同,由于着实真正把一业做得很长之后,它带来固有的观念和一些想法,恰好会拦阻你在别的行业的投资。以是我以为,作为一个投资团体涉足多行业是可行的,但是多行业对于产业运营来说肯定不可行。
, J7 F4 z7 h+ I5 x# \9 }$ C0 n3 }对于复星这个投资团体来说,未来就是两个轮子:一个是我们要打造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本领,别的一个就是具有深厚产业底子的、植根于中国的环球投资本领,这是未来复星快速发展的目标和根本包管。
( V" e0 c0 q2 W% x- w第二个,在企业管理这个层面临我来说影响很大的一个争论,是跟马云做的一个“好逸恶劳”的变乱——练太极拳。
8 A0 ^. u0 G' O8 f6 t& D. U; j% r" {4 D, [7 z: o: u
我和马云都打太极拳,我的老师也是他先容的,但实际上两个人训练的方式,是各有其道的。我练的叫易太极,讲求的是正确性,讲求每个动作要到位,就像写毛笔字,一开始要一撇一捺,要渐渐通过正确性来买通经络,让自己经络流通之后,才会气血流通,才华够把真气练出来,这是一个过程。
" C# D8 u( ]- e3 x( N: l, K# k/ \) Y6 G" `' C0 R$ m
而马云差别,他的师傅黑白常正宗的门派传人,再加上马云天性智慧,以是他直接从高处入手,一开始就讲求神、气相通,然后流通,等等。以是我常常和他说,你不是用身材练太极,是在用头脑练。
$ e3 y+ i& t. G$ K F/ b1 T+ u w) ~( o9 G
如许一个争论,让我想到了什么呢?我是想到了佛教界很著名的一个争论,就是关于顿悟和渐悟的。大概上辈子做了很多修行的人,哪怕没有读书,但他很有悟性,也很有慧根,他也可以走顿悟的门路。也就是说他忽然哪一天就明确了,就成佛了。
7 X t, s/ H6 r- k/ M. ?' {; k& Y" Z2 v
但尚有别的一种,天性比力痴顽,上辈子也没有好好修行,像我如许的该怎了么办呢?我们只好把目标定成每天进步一点点,不停的修行。大概这辈子成不了佛,但下辈子大概可以。以是我以为,太极也是如许,不是说谁对谁错的题目,而是说你自己的天禀怎么样,你自己的天性怎么样。 : g! R: b$ p2 W$ G0 e2 v
6 Y6 [. Y! }. s3 h' h, ^着实做企业,也是如许。有些人做企业可以走顿悟的门路,比如说马云、马化腾,他们找到一个贸易模式,十年就酿成一千多亿美金的市值。但是各人想想,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这条路?是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乔布斯大概比尔·盖茨?我以为不见得,由于像这些人,不是全部人都能学的。
# H3 \% H) |- Y/ N
4 C1 v4 A/ \; `$ P0 @& P但是尚有别的一条路各人可以学,就是像复星如许一步步的积累。由于复星起步是从一个“三无”企业开始的,其时间没资金、没技能、也没人才。固然乐成的快速水平和巨大水平跟马云、马化腾他们不能比,但是究竟我可以一步步去做啊。 ( A" M$ W e2 J$ F( M
3 v$ r1 K9 L9 w; x& j* ~同时,作为一个投资企业来说,我注意到了巴菲特,他是可以学习的。着实他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都没有那么深奥,关键是你能不能对峙的去做。就像锻炼,着实各人都知道锻炼是好的,但是你能不能真的每天花精力,比如用20分钟打一遍易太极?以是关键是能不能对峙。 # Y6 G4 E% |( p! L7 H1 ~0 O
3 B( y9 C1 [ s) T; W以是复星不停是一个渐悟者,是一个在遇到瓶颈的情况下不停突破的过程。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投资团体,很告急的一块就是资金的泉源。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之后,我以为资金题目办理了,一边跟资源市场团结,一边找到好的投资机遇,这两轮驱动也很完满。但是看上去很完满,而且我们在2004年之前简直做得很好。
! j4 J& D# p% k
2 ~( V8 |; K& n但着实这内里有两个题目:第一,中国资源市场的创建是不完满的,融资一次跟上市一次花的力气是差不多的;第二,中国缺少支持投资型企业的银行体系,银行大多数是短期借贷。 # Q: i+ ?5 |( K* ~
& V9 Q' c6 t. n8 \* p以是,复星一方面要驻足于做一个投资型企业,另一方面我们的金融体系也是不支持的。怎么办?尤其2004年之后,我们痛定思痛,肯定要把我们的资金渠道打开。否则你成不了一流的投资团体。
2 l( f6 t: o5 s2 T a( p* [) ?! [
! Q# ]5 [+ w# B. B" Q, b0 N( M那怎么办呢?我们用三年时间实现了复星国际在香港上市。上市我带来了什么呢?我们至少让我们具有了一个环球化的融资平台,而且为背面复星的环球化打下了一个精良的底子。但是纵然这种情况下,我以为照旧有些题目,这就是我们想做的变乱,跟我们想拥有的资金资源之间照旧有差距。 ( s! |" G9 T6 x5 o, I, x3 e- ^7 r
% @& N% P# ~/ c P" T' g5 J* D3 Y以是之后我们就在思考,复星到底背面要走什么蹊径?我们要在哪些方面去突破?如今,我们以为最告急的就是要在两个方面突破:
& E) \1 {6 v: T' \- I$ x0 ~: \
! J6 W0 b3 o- n6 _7 H) f第一个,就是在投资本领方面,我们已经有一个香港的平台,我们肯定要往环球化去走。复星的很多项目已经在跟凯雷、黑石等等竞争,他们具有环球整合资源的本领,那如果复星没有,我们在竞争中就要处于劣势。
( b& ?3 O, S1 t0 B% @1 h. c B9 H+ G F
我们其时想,我们要跟他们竞争的话,我们的上风在那边?我们懂得中国,我们可以或许为环球的企业帮他在中国发展,我们的劣势在那边?我们的劣势就是环球本领,环球眼光,环球构造资源的本领比力差。以是,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劣势酿成上风,以是我们提出了“中国动力嫁接环球资源”的战略,使用我们的上风去打击人家的劣势。
$ ?( u% Y2 {0 l0 \8 Q0 y; v- V3 g7 |
起首,我们更多是要资助我们投资的企业在中国的增长。我信托在座的各位应该对复星都有些相识,比如说我们投资的Folli Follie、地中海俱乐部,我们真的积极帮他们在中国增长。而这种增长在实现的时间,就是我们最好的一个广告,这些企业就会帮复星去推广。以是如今当外洋企业以为必要一个中国投资者的时间,来找我们的人就特别多。如许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很多项目中优中选优。
B& K7 o3 ]: N3 l) |7 q$ T2 r/ A. r& X
# [/ f+ l, H# a" c6 h再者,就是厥后我们也有点着名度了,复星就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用自有资金继承发展,不去管别人的钱;别的一种选择,自己的资金不敷,我们要不要管第三方的资金?在这种讨论中我们照旧选择了一方面用好自有资金,另一方面我们要管理第三方资产。 8 w6 k* }( g0 o
t+ _0 R; u% @: h2 R8 B
为什么?最初我们在举行环球化投资的时间,我们必要战略同伴,必要更多的互助者跟我们在一起。比如复星非常告急的一个互助同伴——美国保德信,给了我们5亿美金,再加上我们自己出1亿美金,建立了6亿美金的复星保德信基金举行环球投资,这是保德信单笔对外托管的最大一笔资金,这个基金是100%由复星来管。 N. q6 H: I( r+ n
F* c5 E9 X' Q: R0 R固然我们开始管理第三方资产,但是我以为在复星这个投资团体的资金泉源上,基金的模式是跟复星的投资战略、投资风格不匹配的,以是固然我们发展第三方资产,但显然这是不可连续的。为什么不匹配呢?比如说基金,一样平常来说存续期是5到7年,在这之后必须要退出。为什么我乐意要保德信的钱?由于他给我的时间是10年加2年,够长,根本上是可以匹配我的投资战略的。
L2 S3 l9 Z, r0 @, i @. ` f! x! E! Y3 G2 z9 Y' x" i
第二个,我以为管别人的钱,有点悖论:一是,对我的性格来说,管别人的钱跟自己的钱,我肯定花的精力是一样的,但是管别人的钱有一个非常奥妙的变乱,你管好了,根本上要分给人家,你管欠好,别人就不让你管。而且管别人的钱是在规定范围、规定时间做规定动作,蛮难的。 9 X& Y6 k; S- y2 E' s: ^! M, G1 W
# O& r6 g2 i. g$ T; y7 p, n
以是我以为最好的模式,照旧管自己的钱。但是管自己的钱又不敷,怎么办呢?以是我们如今走另一条路,就是只管要做一部分第三方资产管理,但是复星的核心,照旧要学习巴菲特模式,要打造复星的第二个轮子,就是以保险为核心的综合金融的轮子。实际上,全部的投资型公司内里,巴菲特模式肯定是产业积累的速率、额度和规模最快的。
' f7 q1 P# C' B( z+ S. q) L* p
+ e3 W* B+ I; u为什么?缘故起因很简单,一个是他的资金本钱是负利率的,二个是他的投资又是长期的,三者他个人又活的时间比力长。第三点也很告急,由于他从事投资的时间长,不管他的IRR是多少,十年的积累和二十年、三十年或四十年的积累,肯定是不一样的。以是我以为,巴菲特如果再活到100岁,那不得了。
1 m8 P) v7 D3 r! T3 X3 ^0 d; R* k$ b5 `" Q+ D
以是复星下定刻意,2007年以后,我们肯定要打造我们自己的保险。我们投资了永安财险,我们在香港建立了鼎睿再保险,我们跟美国保德信建立了复星保德信寿险。更告急的,本年我们完成了对葡萄牙最大的保险公司的收购。
$ f7 [ y, l& b/ I& V$ G1 U: B3 \# \6 t) V9 H- t
这个收购,意味着复星如今3,000亿资产内里,30%到40%的资产是来自于保险的。我想特别夸大的是,由于复星的葡萄牙保险管理着近130亿欧元的资产,且如今告急设置在现金和国债上,如许如果复星我可以或许将他的资产举行一部分的提升的话,比如得当进步对房地产、股票权益类的比例,那么他的回报率就大大的提升。 % v9 M9 O- |5 |
: d( M2 g$ x0 \8 c4 W4 B" b/ ]# f
以是这跟我用别人的钱或是管理第三方资产相比,对复星更有利;固然,投资加报率提升对葡萄牙保险公司来说也更有利。因此,这就是一个有用的资源的嫁接,是完全符合整个复星团体的发展战略的。
$ W6 n1 i2 V+ k6 [0 ^; s8 i
! |0 q0 ]6 d0 U+ \9 j ?9 M以是我以为对企业说返来,不管是用顿悟的方式照旧用渐悟的方式,不停完满、不停改进,都黑白常告急的。 ' r6 [* w! e6 c$ h# C! F
. U5 o; W* V6 y7 ^
$ W5 P0 v& s9 D! s第三个,再跟各人陈诉一下近来发生的一个,不是争论,而是私下一个讨论,但我以为很故意思。前一个月李彦宏来上海,我们在谈天的时间忽然聊到一个严肃的题目,就是人与呆板的替换关系。
; g1 W0 J. ?8 @& B
* e. @2 P7 O0 g5 d) i8 g( I李彦宏跟我讲一个原理,说是随着网络、盘算机、科技以及生物医药大发展之后,未来呆板肯定会比人智慧。其时间我说呆板老早就比人智慧白,比如说盘算这些东西,但是我以为呆板永世不大概取代人。为什么?由于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呆板再智慧也都是人赋予的。
! o# ^2 Z0 z" G: D2 s* |
& f$ o0 o1 o/ N; _- Z2 k4 R# s2 P讲这个变乱什么意思呢?就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可以做不愿定是出于完全自身长处思量的选择。人的选择永世是充满不确定性,而不是说被设定的步伐,而呆板哪怕再智慧,它的选择也是唯一的。 + |5 t: n' t( X
4 Y& g$ U. y( @那这个跟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呢?近来我读了一篇文章,保举各人也肯定要看,马化腾写的,就是打造一个可以进化的生物构造。
( X+ o1 h, b; L4 D8 j
3 q9 j. e$ f3 ?5 C" _如今各人开始关注一个题目,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构造是好的?我们企业构造是不是应该像盘算机一样正确,没有杂乱?照旧说更像一个生物体,大概内里是有灰度的,是有杂乱的。就像人这个生物体,大概每天都在产生癌细胞,但是我们的免疫体系把它清除掉了,以是我们是做不到我们生物体没有癌细胞的。 E7 q2 H& h" d4 n/ I
( E5 i: }0 i: g* s0 b$ a以是,我们的构造,是不是越稳固越均衡越好?近来很火的一本书叫《失控》,内里就有一句话,“均衡即殒命”。
! x9 A2 J _ U) _
5 g& E1 z6 z& e+ B4 e也就是说在高度完满、高度均衡之后,这个构造尚有活力吗?以是,我们到底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构造?如果我们确定了一套东西可以管用一百年,怎么大概呢?我更倾向于企业要有活力,哪怕有肯定杂乱;反而最怕的,恰好是看上去很完满,但着实已经完了。多少企业都死在最完满的时间?
e2 |6 t# ~- d" D4 R( v& h# N7 Z9 Q4 J5 N3 s
我以为马化腾最了不得的一件变乱,我以为他会比更多的外洋高科技走得更远,什么缘故起因?作为一个IT男,他有这种头脑是很不容易的。
& Y0 e- i: G, v4 A( s5 v& m7 C& r) ?" E: y; x3 J$ q% e
如果没有他这种头脑,我可以说就没有本日的微信,由于他答应了内部某种辩论的存在,微信不是他的主流做出来的,是所谓的一些非主流,一些有辩论的小团体做出来的,如果没有微信,马化腾自己说,那真的很伤害。由于有了微信,让别人变得很伤害。以是我以为肯定要有,复星也是如许。 8 P) q/ n1 p5 h p8 ?* O! Z8 [
% N9 `, Y$ B0 P/ T
归根到底我讲这些就一个意思,我以为一个企业的活力,肯定要让他保持肯定的开放性、肯定的灰度。这个真的各人可以看到,但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大概还刚刚开始,各人也可以一起讨论。谢谢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