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官媒——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在瓜代为股市打气,以为股市将会长牛,空中仍有加油机遇云云。其逻辑不外乎,改革红利驱动,制度优化开释动能,对中国未来经济走势的认同;而市场的正面解读另有,运动性宽松推动股市繁荣,股市繁荣利于推进国企混淆全部制改革,股市繁荣带来的财产效应或能刺激消耗和内需(从而反哺经济)。5 m* u5 R# ^; u' m: V) f# [
5 F6 T- }% Z1 l1 j 这些表明都有其原理,若再联合股票“注册制”深入探究,大概另有一层深意,股市长(慢)牛有助于进步资源市场的宽度和深度,而这意味着为放开商业银行的准入限定做铺垫——由于这将有用镌汰商业银行资金对股市的打击,换言之,这是为未来从分业谋划转向混业谋划的金融制度厘革做预备(近期听说羁系机构正在研究答应银行控股证券公司好像也证实了这一点)。9 D0 N' f. L& O6 R. p5 }
& i0 o8 w* _+ K. ?, w" {, n 混业谋划就是答应包罗商业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从事多个金融市场的业务,包罗但不限于银行、证券(投行)、保险、信托、基金等等。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欧洲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即直属各部分可依法从事投行、信托、保险等一系列金融业务;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团体模式,商业银行本身不答应从事投资业务,但如果是同一团体旗下的其他独立子公司就不受此限定。
2 I7 X. ^& j$ N: p! @' Q0 n% U$ o0 @$ ?9 j0 l
与之相对的是分业谋划,各金融机构只能在法律规定下从事单一的金融市场业务,不能跨市场运行,这也是中国现在金融体系的根本制度之一。# }5 w7 z0 P% G0 ?. W l1 g" |2 C
; K1 b9 [( [' P
混业谋划的支持者通常以为,该模式能使金融体系更有用率,能发挥金融各个范畴之间的协同作用,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更有用的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而最有争议的一点是,它可以或许带来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分散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固。
/ X, L$ Q" d5 O5 z5 k: U0 r6 u. E- r7 } p, x8 P
而分业谋划的支持者,对混业谋划能更有用率的观点抱有猜疑。这些质疑源自混业谋划相对分业谋划,前者风险不是低沉了,而是增长了,美国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冷落和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急好像就是例证。% @5 C P, u+ U( m5 D+ k
$ a2 x* |0 m/ B4 y8 V9 O; ] 要厘清混业谋划和分业谋划的优缺点,谁更大概成为未来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从而更得当中国?我们先从混业和分业谋划的汗青看起。
- i" r. p* O- ]+ R8 k( z* e( x$ o/ e/ i D" B
汗青沿革
, I" c0 @8 o$ r9 {2 F& G
' \ h" ^( Q* d4 s* B/ V R/ i8 N 分业谋划的羁系体系始于美国,最闻名的法案就是1933年出台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美国政府以为,1929年的股市崩盘是经济大冷落的源头,而造成股市崩盘的缘故原由,就是美国金融体系的混业谋划,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对双方范畴的腐蚀,导致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谋利运动泛滥,从而引发了资源市场的瓦解,以及大量商业银行的挤兑倒闭。而后,为了增强对资源市场的控制,美国政府决定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严格分别开,确保商业银行避开证券业风险。) V4 ~9 B9 k; y
4 V/ P. s% J! L% z# F- A0 V
随着美国金融业的发展和扩张,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完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商业银行不满足利润越来越低的传统业务,而转而向投资银行渗出。客观上,在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由于欧洲银行业并未实行分业谋划,以全能型银行(即拥有险些全部金融业务牌照的银行)的姿态与美国的银行睁开竞争,美国商业银运动了包管上风职位,开始不绝对国会游说。而出于同样的考量,美国政府默许了花旗银行和观光者团体(重要业务为保险和投行)归并的运动,并与次年(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当代化法案》,废除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有关条款,竣事了美国长达65年的分业谋划汗青。
+ V% L8 n9 i# z
7 i" E2 p2 b( E 在2001年美国科技股泡沫之后,美国金融业随美国经济一起履历了几年繁荣,金融工具创新不绝,缺乏羁系的衍生品市场敏捷膨胀,陪伴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急的发作,将风险敏捷传导至全天下,引发2008年的环球金融危急。危急事后,再次出现了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谋划的命令,但美国并未重启《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而以《多德—弗兰克法案》代替,此中最为核心的“沃尔克规则”,也仅是克制商业银行在证券市场从事自营生意业务,但答应做市商生意业务。
9 E1 \# @$ C! A) V) I# H3 n" X2 N. I1 U' }
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较晚,但混业与分业分别的履历与美国有相似之处。中国的证券业起步较晚,1990年和1991年上海证券生意业务所和深圳生意业务所才分别建立。随后证券和房地产出现投资高潮,以逐利为驱动,商业银行大量信贷资金借路进入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导致金融秩序紊乱,股市随之大跌。于是中国政府鉴戒美国履历,于1993年12月通过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国有商业银行“在人财物等方面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谋划”。/ t, T: y0 r/ d5 ~9 O8 y
; g4 q( m0 H& j! Q" d" I
随后与美国的发展相仿,中国随着经济、金融、商业与国际接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以商业银运动代表的国有金融机构以红利为目标,不绝向分业的禁区腐蚀,而金融创新的发展,也使商业银行与证券、信托业务的界限渐渐拉近。鉴于21世纪,西欧的银行业都在施行混业谋划,为包管中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性,中国政府对分业谋划的金融体系也在徐徐调解。1995年,人民银行在外汇生意业务中央设立银行间本币生意业务市场,商业银行就从事并主导了这个市场的债券发行和生意业务(且规模远超生意业务所市场),所不能问鼎的仅股票市场和生意业务所债券市场。2003年12月,《商业银行法》再次调解,肯定程度上放松了对分业谋划的羁系,固然再次夸大“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业务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大概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末了又加了一句“但国家尚有规定的除外”。这实际作育了中国现在金融机构分、混业谋划并存的状态,中信团体、光大团体、安全团体险些拥有全金融牌照(包罗房地产),招商局团体、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亦拥有四块以上的金融牌照,五大国有银行亦直接或间接(如通过香港)涉足证券、信托等行业,等等。到了2013年11月,银监会又开始在11家银行试点银行理财管理操持和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目标是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实际就是信托业务的商业银行情势。这好像表明,混业谋划乃是局面所趋。4 y2 `3 c4 @) }' s1 L& b8 j, [
? G& \, V2 j X& D' V( k/ y
对混业谋划质疑的逻辑考量4 P% m5 [; A$ F( P5 B
; i5 {7 u% R/ @' K+ y
为了证实这个大趋势,我们有须要先对分业谋划支持者们对混业谋划提出的质疑举行逻辑考量。
+ x2 s6 n" T) z. M% ]+ K- t! V' m8 w$ | R( k2 E
对混业谋划的最大质疑,在于它大概搅乱金融市场秩序,引发金融、经济危急,一如1929年的大冷落,至少当时的美国政府支持这种观点;又如引发了2008年金融危急,但这存在争议,最少美国政府和多数经济学家并未完全认同。
& E- l$ n, X" t
X& z8 t* \% m: Q# G) C 实际上,对于混业谋划导致1929年大冷落的“控告”,德国不停不认同,由于德国不停对峙全能银行制度,全能银行并非导致危急的缘故原由。而美国经济学家怀特在1986年的研究表明,美国在大冷落期间宣告停业的银行占比为26.3%,但此中207家从事证券业务的银行,停业比例只有7.2%,即15家。而且这15家停业银行的证券投资根本都在总资产的10%以下,说混业谋划是导致大危急的重要缘故原由,短缺说服力。当初美国政府以为混业谋划是导致大危急重要缘故原由的责怪很大概是一种汗青的误解。& A$ d9 a) ?( t
8 R2 A* [5 ~* m) g& c
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路易吉·津加莱斯以为分业谋划有助于提升金融体系弹性,他举例,“1987年股市崩盘后,实体经济未受影响,由于商业银行在股市大跌中毫发无损。1990-91年的银行业危急中,证券市场起到了缓解光荣紧缩的作用,因其并未受到银行业危急影响。但在2008年金融危急中,银行业危急和股市危急相互影响,拖累团体经济下滑。”其例证的题目在于,前两次危急,无法证实混业谋划会比分业谋划的体现更差,而对2008年金融危急,他也承认,贝尔斯登、雷曼兄弟、华盛顿互惠银行、全美银行(Countrywide)都是纯粹的投资或商业银行。而不能忽视的是,正是由于答应银行混业谋划,纾困步调才得以敏捷出台并实行,摩根大通对贝尔斯登的收购和美国银行对美林的收购,对金融体系的稳固起到了告急作用。至少在这一层面上说,混业谋划的制度安排,确实对金融稳固有着积极的正面作用。
: O+ W, }# g3 r" q7 M7 K) m4 I) r' j
至于质疑者对混业谋划是否能进步金融体系运转服从的质疑,花旗团体前CEO约翰·里德以为,花旗和观光者的归并不算乐成,重要是由于两种文化没有很好地融为一体,一种文化或盖过另一种文化,造成银行未能给经济带来富足效益。但这次归并大概只是个特例,从并购理论来说,实际上是一个并购企业文化不兼容的题目,未能产生正的聚合效应,反而相互制约了原有业务的发展,并不能佐证对混业谋划能进步服从的质疑。% F( P/ {$ ]" V) P9 M+ \/ D
+ i) F/ F) N H 混业谋划是否更有用率,可以从各国政府的选择一窥端倪。在08年金融危急前,西欧以混业谋划为根本的发达金融体系,运行服从较以分业谋划为根本的中国金融体系显着要高,这根本已成共识。即便在金融危急后,西欧增强了对金融业羁系的同时,却仍对峙了混业谋划的金融模式,而受危急波及较小的中国也仍在徐徐扩大混业谋划的“试点”范围。
$ b5 f2 R/ y5 w, Q, p9 R6 R
$ |, Q4 g' V, C* Z" E 对中国实行混业谋划的思索
$ T! \8 z9 E9 O) e
: t) F$ P/ }: [5 O9 E' E 从理论上来说,混业谋划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在差异业务板块之间可以施行交织贩卖,丰富业务种类,深入发掘客户代价,镌汰运营本钱,增强客户粘度、反抗金融脱媒的同时,增长金融机构收益,并进步金融体系运转服从,从而更有用的支持实体经济。; L' m' N& t/ s% S. I: }6 a" P# u
, b2 j1 @, w5 ]4 @+ j1 V 以中国的现原形况为例,一旦对商业银行的投资限定放开,银行可以本身使用投行、信托、券商资管或基金子公司职能,将镌汰现在同业金融创新的“通道”环节,理论上能低沉实体经济融资源钱。别的,商业银行还可以加入到国企改革进程中,投资国企股权,加入国企资产重组,促进国企公司管理,在低沉国企债务杠杆的同时,也进步自身资产的安全。( K" e5 x. T7 Q6 z& Y$ v a
. \ {: k9 q. l( | X: |! S/ i; d 如前所述,对金融体系实行混业谋划的改革好像是局面所趋,是符合期间潮流的,那么是否中国就可以无后顾之忧的顺势而为了?显然不是。
4 A2 B" b% [9 {( j M1 k& z$ m* m! s- }; M
罗致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和中国1993年股市秩序紊乱的辅导,全面实行混业谋划,起首要确保以股市为代表的资源市场有富足的纵深,简朴来说,就是要富足大,可以或许遭受混业谋划所带来的银行资金的打击。固然,公道的制度安排是必不可少的,好比可仿效沃尔克规则,严紧信贷资金入股市的同时,克制银行举行股票自营生意业务,仅答应在严格羁系之下从事做市生意业务。
6 D. h" R L) T4 X* y: j3 P( h" i
# U0 o: N) a0 U+ k* m6 f' f# P) P 然后,最告急的一点就是,要增强羁系,进步羁系本事,完满羁系体系,增强羁系和谐与相助。行业风险和个体风险或答应以分散,但若碰到体系性风险,如08年金融危急,则真正能起作用的只有在事前增强羁系,与谋划方式并无太大关系。08年金融危急的根源,从羁系角度来看,是1999年混业谋划正式放开后,美国羁系出现了真空隙带,对美国五大投行和金融创新缺乏有用羁系所致。这也是后金融危急期间,美国政府不绝完满金融羁系体系,五大投行模式不复存在,创新的衍生品市场被严格羁系的缘故原由。从道德风险的角度来看,由于商业银行的存款是受存款保险制度掩护的,若不增强羁系,大概反而会成为他们趋险的动力。
9 @% u4 Y4 L" N* h! }! n6 H$ d- U$ p' h& u" O9 `
从天下银行和IMF关于金融体系改革的研究来看,新兴市场国家在举行利率自由化、混业谋划等金融改革的时间,经常引发差异程度的银行业危急以致金融危急。若这些国家又可巧在放开资源账户管制,那么危急发生的大概性更高。不巧的是,这些都是中国正在履历的。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本年三月在差异场合中夸大,本年年底大概率完成利率市场化并开放资源账户。这非常值得警觉,多项金融改革叠加,如果制度创建欠全面,金融羁系本事又跟不上,金融危急或将成为实际的威胁。
) J5 }: f1 m( D* N; Q. d9 ?; o P, C/ c- r6 U/ ^% E4 a6 n* z
举例分析,比年来发达发展却又给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巨大打击的互联网金融,实在就是混业谋划的一种创新,而这又恰恰是个羁系盲区,直至现在都没有一部羁系法案出台。而在详细羁系层面,除了明白央行牵头外,也没有落实到详细某一个部分。与之相似的另有敏捷发展的各种金融创新产物,跨市场的生意业务通常产生羁系和谐上的困难。2013年固然创建了“一行三会一局”的金融羁系和谐部际联席集会制度,人民银行任调集人,但实际公开的集会次数寥寥,实际效果可想而知。现在的羁系格局,难以形成高效、一体化的金融市场混业羁系体系,恐难以顺应金融体系混业谋划的全面放开。2 n. o( Z: O, Z2 B g
+ ~- g. z9 O& P) c8 B# K$ A5 b 综上所述,中国金融体系由分业向混业谋划的演进固然是局面所趋,但必须循规蹈矩,配套的“根本办法”要先行。起首,股票市场的纵深化要增强,要制止大起大落。其次,鉴戒西欧履历,保障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末了,金融羁系体系需厘革,人民银行应仿效美联储,实现钱币政策权和羁系权的同一;羁系资源应增强整合,金融羁系和谐部际联席集会可思量厘革为金融羁系委员会制度,以增强羁系和谐力度,进步混业羁系的本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