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波中,大银行未能幸免,小银行一地鸡毛。6 i* f' ~( \+ Y$ v7 ?* I
/ g0 x8 J7 A* j* i6 W9 I8 Y/ @
银行业曾有句“标语”:到浙江开银行,开一家赚一家。洪流之下,短短几年中,从城商行到农商行再到农合社,浙江境内的银行已超100家。( N0 Y' b# k& N# Z
但杜俊国(化名)运气却不太好。他2012年下半年从某国有大行杭州分行中层向导职位跳槽到某城商行任支行行长,不但一手组建了该行在本地的一家重量级支行,还革新了该行存贷款规模的最高记录。但是因2014年上半年不良率超出上限,近来他被停职审计,面临几十万元罚款和处分。7 Z K J! {( M" F D
“早几年肯定稳赚不赔。”杜俊国说,现在各家银行不良率明账根本高出6%,下马的分支行行长一拨接一拨。
+ i7 z8 I' k- O) t1 Z ]. B 在这场金融风波中,大银行未能幸免,小银行更是一地鸡毛。 v# h7 ]- a( ^( g' s5 d" X
“倒霉的一年”8 P# u. l) R$ D8 y2 ~; {
杜俊国之以是从国有大行跳槽,是看着别人太赢利,盼着自己的收入至少能翻番。
+ n1 G- g& o o1 q 他到任城商行的第一重任,就是两月内组建一家支行,在银监会规定时限内招兵买马、披挂上阵。为此他求遍熟人,好不容易拉出一个“草台班子”,此中不少人从未从事过信贷业务,“不要紧,暂时培训下再说”。$ f) K/ g( w" m8 K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团队在第一年做到5个多亿的存款,“刚开张时存款贷款双双受赞,不良率也低”。 \5 y" L \7 ]' G
杜俊国以为齐备将顺风顺水,做大做强只是时间题目,但不到半年就风云突变。! T3 J) z" d6 n' w
“跟进的贷款险些全部坏账,国有大行大概另有抵抗本事,对我们却足以致命。”他说,眼见着包管链串联日益严峻,各家银行都乱了阵脚。/ Q) g, c/ W# {2 ]; M
不到一年,他所在支行的不良率飙至3%,隐性不良率高达15%以上。其他银行的不良资产也连续翻番,个别国有银行的隐性不良率也高出10%。
1 W3 r6 }4 E' c: @, U 随即,总行开始逐级问责,从每笔不良贷款的全部具名责任人工资中扣除风险金。通常,1000万元不良贷款需扣除约50万元风险金,分别由客户司理、部分司理和行向导负担。行长的扣除比例为18%,即50万元中的9万元,客户司理相对最高。- [; R% W$ r- K: y% r
前述风控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客户司理底薪也只有两三千元,100万元优质贷款能得到2000元嘉奖,“原来一年5万?10万元的常态收入,风险金扣除之后通常就成磷坪数”。 i0 B2 v: A5 ~. x9 U. P
而针对杜俊国的审计才举行了一半,已经从其收入中扣除了30多万元风险金。. {8 q5 }, F* w- X% A8 C- z2 ?! X
据悉,现在浙江境内各家城商行均接到银监局扣除2013年风险金的关照,通常都不低于数千万元。这意味着小银行半数以上员工将“白忙活”。
8 c* H! y2 W" n N “这些制度与当下形势极不匹配。”杜俊国说,从客户司理到行长现在都已悲观怠工。他部下的好几个客户司理,两年工资已经扣完,但若想离职,必须交齐剩余的数十万元风险金,或在档案里记下永世一笔。7 H0 [3 I- Y) X' B- }& `
“金融机构非常看重从业纪录。”前述风控人士说,浙江的小银行有80%以上的客户司理都试图离职,但对于刚工作一两年的年轻人来说,云云处分确实过重。
5 `& z9 |! h& C" C5 g( D 小银行随处“受伤”. \4 ]6 ^+ o3 w9 u8 {, e1 `( d) g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相识到,杭州的各家银行从2009年至今,除光大银行外险些全部更换太过行行长,支行行长更不待说。* f! M1 w, O0 s: O
杜俊国担心,身边多位支行行长都被开除,某城商行也因一笔大额不良贷款,一年内更换了6个支行行长。
1 J. e" G* i+ w: J. Z 但题目远不止贷款。
4 D4 \8 k& R0 o& U* C 由于在信誉、品牌方面的劣势,以及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导致贷款需求远胜于存款,小银行“吸存”非常困难。8 p+ ^' U: t H0 Y; f+ j+ V U
眼下的办理之道,一方面是总行将一些地域存款多、贷款少的信贷额度加以调配,以相宜存贷比羁系要求,一方面则依赖“以贷拉存”来造血。
( D: }+ Z0 L/ G* e j6 v 其次,是风控本事低下。
6 j- O9 R( B5 g+ O/ w: _ 前述风控人士说,由于业绩稽核严苛,小银行必须“垒大户”、搏命放贷。但银企之间信息严峻不对称,让它们饱尝苦果。温州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表现,浙江民营企业广泛缺乏规范管理,“看上去美丽一团,但是为了融资,企业交给十家银行的财务报表大概会是全然差别的十种容貌。”
5 [4 t0 B8 ?# A ]& O 别的,信息体系和科技平台的大量装备投入也让小银行备受压力,如果规模和利润不能上到肯定台阶,养活员工都很困难。加之小银行大多由农村光荣社、农村互助社等机构股改而来,其运营模式和本事短期未有改善,运营压力巨大。
4 f- ?: }6 J$ O “固然,最告急照旧职员素质。”杜俊国表现,“杂牌军”是大题目。通常筹建支行所需的三四十人团队,行长来自国有银行,副行长来自招商、民生、浦发等股份制银行,部分司理通常是从中小银行挖来的骨干,别的则是在其他银行干不下去的员工,或是毫无履历的大学结业生。
$ `! w, X1 ?1 a' R" N' |$ l 大银行难独善其身2 [- {. M* f: L- E& L6 {
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表现,大银行也未能在风浪中独善其身。缘故原由在于,冲业绩、过稽核实用于任何银行和任何时期。而大型银行的指标稽核更为繁杂,仅存款余额稽核就包罗水平指标、季末指标、年末指标等七八种,通例指标体系中30多项细则,任何一项不达标均影响甚大。/ O; s, [ A0 @5 I" ^# u+ T
“压力非常大。”一位国有大行萧山分行部分司理说,不良率飙升超出预期,银行一方面抽贷、押贷和惜贷,一方面贷款总量稽核指标却一成稳定。他的月薪已遭腰斩,就连原来颇为鼓励的学历深造,也已取消了资金嘉奖。
( }, e& c, s: D1 L5 [% v: r 更令人担心的,是前几年“垒大户”的大银行,风险正透入骨髓。! m A( ?- ^8 D0 ~: n2 D8 C
奉化市一位官员透露,前几年大规模刺激时期,一些大行分支行竟然鼓励员工和公务员申请光荣贷款来集资放贷,以违规操纵来规避羁系。然而,市场需求毕竟有限,冲业绩的直接途径是放松风险审批,造成个别大银行不良率迫近风险红线,在个别市县乃至高达8%以上。8 `) x* \" Y4 [
“固然,中国的金融机构肯定是大而不倒。”向松祚以为,中国不会出现银行机构的停业倒闭,但金融危急的效果必须有人负担,终极大概转嫁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