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郎咸平:国有商业银行VS央行——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4 00: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读:中国国有贸易银行是否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田地?已往很长时间里,仅靠吃利钱差一项,国有贸易银行就做到了“躺着挣钱”,这也让放贷成了它们的“本能”——不管是“四万亿”时期鼓励放贷,照旧新当局上任后严控通胀、贷款额。“李克强经济学”主张不刺激、去杠,国有贸易银行外貌上淘汰了对房地产等已往放贷大户的贷款,实际上则是通过“影子银行”等渠道大施表外放贷,绕过监控部分继续对市场注资。2013年初冬,《贸易银行同业融资管理办法》即将获批的消息甚嚣尘上,它将限定同业科目下的类信贷类业务,即克制货币流畅量。至于该《办法》是否如外界悲观猜测的那样依然有毛病可钻,我们更关注当局在实行新政时的实行刻意和力度。关于国有贸易银行与当局之间的魔、道斗法,郎咸平教授在其2013年8月推出的最新力作《郎咸平说:让人头疼的热门》一文中,以2013年夏季贸易银行“钱荒”为背就连做了深刻的叙述。以下为图书部分节选,以飨读者。' t- b, F7 a: J/ ^$ i& _
7 d9 ~: A% n3 s0 V  k2 L
  我们的国有贸易银行总是不让人省心,先是2011年、2012年在股票市场发生被看空,乃至跌破净值的情况,之后在2013年5月,整个贸易银行体系又闹起了“钱荒”,财大气粗的银行竟然缺钱了。
- Z( g/ @0 i: [' d
0 }0 {& b! ]! A; j7 M+ {8 A  各位是不是好奇,这一次的“钱荒”是怎么来的?我们看下《华尔街日报》的报道,2013年6月19日我们的央行开了一次内部集会会议,《华尔街日报》披露了一些集会会议纪要,这内里说“6月份前10天发放了总计1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由于这么大规模的投放是亘古未有的,以是引起了央行的特别关注。那我们的央行再过细一查,又发如今新增贷款里,差不多70%都是短期单子。各位要晓得,这些以短期单子情势发放的贷款,大部分都不会出如今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这就相当于说,这部分贷款可以不受羁系部分的贷款额度限定。以是我们的贸易银行是想发放多少贷款就发多少,想发给谁就发给谁。
* U3 T' m2 s" g9 |$ |, V
8 Q! n6 C* Q! g, y4 o1 y* h
) y/ y, c0 L, f  那我们的贸易银活动什么要一下子放出这么多贷款?缘故原由有两个。9 b* Z8 |% K8 Y/ V& }
7 {, m& c  X! {) o8 _
  第一,巨额利润使得国有贸易银行不绝放贷。我已往已经反复夸大了我的观点,我们国有银行的红利本领非常差,赢利根本都靠吃利钱差。同时,又由于这些贸易银行背后有国家书誉作保,老百姓会把大部分钱都放在这几个国有银行里。以是让这些国有银行仅仅依附这么粗放的筹谋,就得到了巨大的资产规模和收益。也是由于这个缘故原由,2013年7月,中国工商银行在英国的《银行家杂志》评比的年度1000家大银行排行榜上,竟然挤掉了美银和摩根大通,高居榜首!8 R4 v: C' ?, ~8 R

$ r* P  k: B7 p  H1 p  除了信贷业务,另有一种特别的利钱收益,就是贸易银行透过信托理产业物赢利。根据央行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总额数据分析,我发现信托贷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比重,也在快速上升。什么是信托贷款呢?我给各位表明一下,就是银行把钱贷给信托机构,再由它对外发放贷款。我给各位举个例子,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打压政策之一就是,让银行克制给保利、SOHO如许的大型房地产公司之外的,不具有“贷款资质”的小房地产开发商发放贷款。但是如果信托机构看上了一个由小开发商主导的高收益房地产项目,以为贷款给它能赢利,但自己手里又没有钱,就会找我们的贸易银行乞贷,然后贷给开发商;大概说倒着来,先是我们的贸易银行以为贷款给某一个“不具有贷款资质”的开发商能得到高回报,但它自己没法直接贷款,就把钱先贷给一个信托机构,然后再透过信托贷款的方式,把钱借给开发商。固然我们的银监会在2010年就说要“堵漏”,要贸易银行把贷给信托机构的钱移回资产负债表里,但是我们的贸易银行总是有办法“打擦边球”,对信托机构是“照贷不误”。以是到现在为止,我们能看到,资金还在从银行源源不停地流入信托机构。在央行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社会融资情况中,信托贷款占比就到达13.4%,同比上升了8.8%。
7 ~! y) r: ]0 ?
7 _5 ], g0 e) t5 g9 [  我们可以再深入地追究一下给信托机构这些钱,都是从那里来的。固然,一种大概是银行自己就很有钱,银行拿自己的钱贷给信托机构;别的一种情况,银行自己并没有那么多钱,但它又想挣高回报,怎么办呢?它就向老百姓发放信托理产业物,比如说以年回报率5%的代价从老百姓手里拿到钱,再转给信托机构,然后由信贷机构贷给开发商。这贷给开发商的利钱是多少呢?大概是15%。这内里,信托机构自己拿走大概3%,剩下的12%就是从银行拿款要付的利钱。以是我们的贸易银行纵然扣除各种手续费,另有应该给老百姓的回报,自己也可以拿到5%左右的收益。说到这,各位明确我们的贸易银活动什么要这么疯狂放贷、疯狂卖理产业物了吧。$ m3 e5 v% V: h/ x5 a

& t- ?7 X- w  i( w  在我们的当局严控房地产信贷的迩来几年里,银行信贷量在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例是呈降落趋势的,但是,信托、典当、租赁这些被西方金融界叫作“影子银行”的金融机构,它们的对外贷款规模却在不停上升。我给各位提供一组来自摩根大通的数据,2010—2012年,“影子银行”的贷款余额增长了一倍,到达人民币36万亿元。这内里,信托机构是“影子银行”的紧张构成部分,根据摩根大通的数据,它在2010—2012年间的资产规模扩大了差不多2倍,到达了7.47万亿元的规模,高出了保险行业的资产总额,成为国内仅次于贸易银行的第二大金融服务行业。但是我们的当局从2010年,也就是信托机构开始快速发展的时间,就提出要对它的发展举行管控。但结果却是,我们的大型贸易银行在长处的驱策下自己开设信托公司,大概想方想法地购买其他公司的信托牌照,而且故意不按银监会的要求,透过“打擦边球”的方式继续让银行向信托机构贷款,结果就是银行对外放贷过多,广义货币供应量突破了100万亿关口,我们面临着非常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 p2 \- a/ W/ \+ q# `
6 I. v2 Z, [" f2 {( i$ c5 _  第二,我们的国有银行臆测当局仍会以大规模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速,以是有恃无恐的继续大规模放贷。熟悉我的朋侪应该都晓得,我从2008年底大规模投资筹划一问世就说过,它的投放很大概会带来通货膨胀。实在,我以为当局也在担心这一点,以是我们看到了什么?当局一方面鼓励国有银行给“铁、公、基”项目贷款,一方面又收紧股市、楼市另有民间资源,盼望“一手松、一手紧”来防通胀。但结果是,我们的贸易银行掉臂当局的指令,放肆使用信托这个“影子银行”渠道对外超量发放贷款,既填满了自己的腰包,又支持了“看上去很美”的GDP增速,末了留下M2突破100万亿,物价广泛上涨这个恶果给我们的寻常老百姓。2 E* t+ d) C, S5 E- [- X
* r' S9 \0 r8 l0 R, d) l# @+ M
  我们这一届新当局上台后,实在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现过,对经济增速放缓有容忍度,而且提出要让经济有质量地康健发展。但是我们的贸易银行对政策产生了误判。《华尔街日报》披露的央行内部集会会议纪要里说:“中国央行以为,贸易银行之以是会大规模放贷,是由于一些银行以为当局会在经济放缓时出台刺激步伐,以是提前布局站位。此中,中国邮政储备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安全银行遭到点名品评。”  X& M" ]6 L3 Y3 W) A1 F. Y
) e+ r1 d+ \" {0 E
  关于这场拉锯战的过程各位应该都晓得了,在“钱荒”之初,我们的当局对峙不脱手,要贸易银行自己管理活动性题目。但是到了6月20日,我们的贸易彻底由于缺钱而“疯狂”,当天贸易银行隔断夜回购利率竟然一度高达30%,7天回购利率最高到达28%。各位要晓得,在寻常,这两个利率一样平常都只是在3%左右。终极的结果各位应该都晓得了,我们的当局在末了照旧脱手了。
, y$ J$ O6 t( J8 z4 V( d( T2 ~/ S& ^6 [; A
  透过上面的分析,各位可以想想看,这次“钱荒”到底是由于我们的贸易银行真的没有钱了呢,照旧说在倒逼当局妥协,要央行脱手增补活动性?我对此不作评价。但透过这次变乱,我们可以看到,银行业的改革实在已如饥似渴了。
http://www.simu001.cn/x118861x1x1.html
最好的私募社区 | 第一私募论坛 | http://www.simu001.cn

精彩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Archiver| ( 桂ICP备12001440号-3 )|网站地图

GMT+8, 2025-2-17 17:55 , Processed in 0.5449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www.simu001.cn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