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金融行业的部门“十八大”代表会集担当记者采访,金融行业的未来思绪大抵清晰。
' S( o/ u, d, n- I3 L1 n 第一,妥当改革。1 o9 r* ]9 d) j/ k v$ V9 P3 }0 I
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还是钱币发放,都夸大了妥当改革的紧张性。改革必须对峙,进度则由本身决定。) A' g* T5 Y4 [7 F& ~) T
' }! |! z ?9 u9 i! h
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利率市场化“速率得当”最符合。从改革开放全过程来看,迩来一段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调确着实加速。所谓的得当性,体现在迩来一年来的钱币调控政策与银行业的转型方面,市场千呼万唤降息与降准,但央行紧张采取的是机动性更强的回购本领,加上本年以来钱币发行与银行贷款增长安稳,没有由于经济下行而大规模发放钱币,大概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大规模发放钱币的期间已经竣事。未来钱币发放将与7%到8%之间的GDP妥当增长、经济结构调解相顺应。
8 R0 v& W$ k7 A$ r, P+ d; O' u% e! W
5 Q; I2 R G5 Y, o4 e% o/ J 建行董事长王洪章先容了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务的调解,包罗信贷规模、信贷结构以及议价本事的进步。可以想象,未来银行的中央业务会进一步扩张,有助于提升溢价本事的与信托、保险等机构的相助会进一步增强,传统靠利差的银行模式渐渐向美国式的中央业务模式调解。' v) ?1 F, L4 i, z$ O% s
( L4 l8 {& E% u, x( q0 Q' X5 Y9 D0 q% y 第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4 {' x. U. m' a0 X0 q
一方面信贷增量不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企业嗷嗷待哺,唯一的办法是变更民间资金。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提供了一组数据,证明中国民间资金的潜力。2010年中国的储备规模相当于GDP的53%,且已往几年中国资源都是净流出,支援了国际上许多市场的发展。但我国A股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市场的1/5到1/6,在拥有云云大规模储备的同时,许多企业仍然面对融资难、融资贵的标题。因此,须要加速资源市场发展,进步资源设置、资金使用的服从,为国内住民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工具。3 f0 B# @% K- u. J
% o r" l x' d6 @4 Y ~& U 所谓资源市场指的是长期投资,紧张会集在股市与债市等范畴,房地产已被剔除出局。. H/ U9 }$ U0 t
7 ^& }" u+ E i0 X% m
股市几年来衔枚疾进:2010年上半年IPO融资额2128亿元,2011年上半年达1607亿元,本年上半年IPO融资总额略超700亿元。证监会最新的数据表现,制止7月26日,包罗进入初审、预披露等在内的IPO列队企业到达765家。未来尚有新三板在侧,一场着眼于科技企业的融资如饥似渴。以债市论,前三季度城投债发行量累计高达5500多亿元,包罗城投类短融、中票和PPN,远远高出客岁的总发行量4257.4亿元。本年初以来,城投债发行量同比增长200%。加上中小企业债,从活泼度看,本年可以说是债市元年。加上近几年信托业的大发展,社会融资等直接融资本领高出银行间接融资,肯定成为未来的主流。
6 u; @ F; ]2 z9 j. W: B9 a
5 j% Q/ w5 u" m( @2 f. F 在夺取订价权方面,这几年连续推出期货新品种,以及议题中重启国债期货,值得密切关注。$ ^+ c& f, H& f% b: Z# b
& }0 s7 ]# C" p7 i6 t. `8 L7 U: ]3 g 第三,扩大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步调迟钝。
2 d; s, L. r+ Y0 X 对外开放妥当但刚强。周小川提到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快速发展,乃至详细到人民币与澳元之间的互换,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则提及工行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履历,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可拦截的趋势。
4 l7 m0 s6 [- v. M' ~6 V0 t& {2 |* m" L/ \. k6 Y5 P# D- l
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紧张环节,郭树清提及RQFII即“人民币及格境外投资者”应该继承扩大,证监会与有关部门就RQFII继承增长2000亿元额度一事告竣原则划一,2000亿元的额度比现在的700亿元险些增长了近2倍。迩来低沉企业赴港上市门槛、证监部门到外洋路演吸引资金等消息,无不表现了未来钱币国际化后资源项目开放的大趋势。5 K, r* ]' @* ` y' i. k: N6 w
8 P& T; k1 q8 ~& H/ b q* j/ j 相比而言,境内金融改革、低沉金融行业门槛方面则乏善可陈。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体现,对各类资源进入银行业,在标准、门槛和条件上都是同一的,没有鄙视性规定。因此,大概小贷公司与村镇银行的改革就临时没有须要,推而广之,现在的地方金融改革到底要改什么,还不得而知。( d; L* Q0 g4 t, M8 w6 }
2 L9 `, I; z4 M8 e, j s 推进市场化、推进审批过程中的公开透明还是重点议题,公平地说,证监会网站上推出的公示制度、诚信纪录,已是值得鼓励的进步。这是证监会可以做,也能在本职内做好的。至于其他改革,扳连到方方面面,大不易。妥当,是现实,也是无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