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金融巨无霸,公司发展与当初的假想背道而驰。
% U+ d6 Z( t, F/ d- I5 G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正商谈在来岁上市之前出售部分股权,有市场人士已经在等待华融的竞争对手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于本年晚些时间上市。从信到达华融,假如团体上市假说创建,阐明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成为金融范畴的另一批不死鸟。" J$ }( F9 T. A: Q4 x5 V1 L5 w
3 m+ a# M4 R5 a& Y0 B7 o7 s2 ? 1999年创建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汲取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不良资产。四大公司初兴之时按照美国创建重组信托公司对储贷机构不良资产举行处理的方式,试图举行市场化运作,但发展至今,走出了国有大型金融机构绝对不能倒的中国特色。中国模式的金融改革仍在行政主导的原地打转,离市场化依然迢遥。. i( h7 F5 j# V* p+ W
: Q9 }+ x+ j" c* P7 w/ d; d
起首表现在坏账长期挂账。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汲取的不良债务以原面值计,约为1.4万亿元,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注册资源仅为100亿元,由财务部核拨,其他资金泉源为6041亿元的央行再贷款,以及8110亿元来自对贸易银行和国家开辟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相当于银行划出坏账,又以债券方式买进。一转手,银行坏账转移,账面上又多出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这出左手倒右手的资金游戏,让银行得以轻装上阵,解了燃眉之急。1 A/ E, H2 K3 I D9 n
2 N9 c7 ~ p( e% i Z& V" `7 u 无论是财务部还是银行贷款,都得靠资产管理公司的收益与坏账接纳。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惩罚不良贷款上的现金接纳率只有约20%,要归还财务部的钱、归还银行的贷款如同空想,四大银行贷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用于收购债务的1.4万亿元中,至今仍有8000亿元没有归还。这些贷款本应在2009和2010年归还,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唯一的股东财务部声称,银行可按此前类似的条件展期。
4 w9 W, J; ^6 `: I, {0 w I8 R9 k' n7 U& ?' {+ x% z
其次,资产管理公司不但没有清盘计划,反而活得很滋润。按理,大型银行连续上市,资源富足率已经进步,资产管理公司完成任务应该退出汗青舞台。此时中国式金融古迹出现了:从2007年开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开始贸易化运作,业务范围拓展,不范围于对应收购、处理惩罚四家银行的不良资产。2010年,国务院批复对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改革方案,由信达与财务部设立共管账户,将信达汗青上形成的2000多亿元挂账丧失剥离至此账户。别的,信达所欠数百亿元央行再贷款也将停息挂账,不再产生利率负担。
" S2 f3 G7 A0 O+ P# \4 Q1 P 不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会死,管理央企不良资产的“国新资产管理公司” 2010年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创建。将来地方债、大型企业贷款等坏账若越来越多,是否还会创建为地方债接盘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把持型巨无霸公司一旦出世,就不会离开舞台中心,还会攫取资源越长越大,直到不可摒挡为止。而金融范畴改革偏离市场化方向,为这些巨无霸提供了泥土。吸引外资入股,子公司上市而后团体上市,这种模式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猜猜,这种模式终极会由谁来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