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经济周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发表署名文章《未来十年中国金融业发展与风险控制》,此中明言指出,“现阶段四大国有银行国家持股比例还是太高,金融机构的公司管理还远远没有到达真正的公司管理的地步。”$ |' F b1 v1 r* K
" f) ?0 J+ v+ Z
刘士余此言,有两层意思:其一,当下四大行国家持股比例还应低沉;其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股权结构与公司管理存在干系性。
( B4 A# y }( p/ n; J" z) k& S" @4 y7 f2 _# c2 v1 |
应该说,与上世纪90年代末四大行广泛资不抵债的窘境相比,2003年之后,颠末大规模不良资产剥离、股份制改造和IPO上市的四大行,不但重新抖擞出活力,资产规模和赢利本事更是显着进步。
" V/ ^0 \' d8 K" |; q4 o, M
+ O. G% J- Q$ o2 H6 V, o% _/ } 但是,为安在团体远景一片大好之下,刘士余仍然感慨“四大行国家持股比例太高”呢?对此论证,我们既可对“四大行”的业绩举行纵向比力,亦可以对比股份制银行业绩举行横向比力。
7 u w# N: t$ a! u
) e$ z1 I8 g+ P9 L4 e9 n. p 2012年“四大行”的年报表现,工农中建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14.5%、19%、12.2%和14.13%,其净利润增幅与2011年相比(分别为25.6%、28.5%、18.81%和25.48%)显着逊色,且增幅降落均高达40%左右创6年来新低。别的,只管与2011年相比,2012年“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微降,但除农行外,工中建三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仍在增长,如果再团结2012年人民币贷款的大幅降落、而影子银行特性显着的信托贷款却超常增长1万亿元,则“四大行”现实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余额,极大概均远超我们的想象。
, |8 Y9 i2 z* _! |/ X: r, F. f; \' H! z# c4 i0 B& M( s
在“四大行”净利润增长显见降落、且不良贷款风险繁殖之下,对“四大行”的公司管理、以及对公司管理形成决定因素的持股结构举行反思,显然是有须要的。
4 Z1 [8 }6 S, M) |2 C! o4 r$ H2 O# H; ?2 A
再将“四大行”2012年业绩与同期股份制银行作横向对比,以光大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和兴业银举动例,这四家股份制银行2012年年报表现,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0.7%、25.2%、34.5%和36%,其净利润增幅匀称高于“四大行”逾一倍。别的,与同期工农中建“四大行”的不良贷款率(0.85%、1.33%、0.95%和0.99%)相比,上述四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仅分别为0.74%、0.58%、0.76%和0.43%,其不良贷款风险亦显着低于“四大行”。
( o- w8 W" R. Q5 l! A7 a9 F
7 x. y, h$ n9 d 云云,股份制银行的赢利本事、以及风控程度,均显着优于同期“四大行”,更直接地表明银行谋划服从与持股结构的干系性。由于,与“四大行”的持股结构相比,股份制银行的国有股占比相对较低,国有股性子更显着偏弱。
( R$ J$ |1 M$ D4 y3 i* V' V
2 S" g4 g9 H5 H3 j/ v. m 对国有股占比极易明白,当下“四大行”的国有股占比均在70%以上,其占据A股流畅股比例更是高达逾90%,而与之相比,除光大银行外,股份制银行的国有股占比近乎都不高出50%,民生银行的国有股占比则更可忽略不计。
: a- I5 i* i: O& r! I
$ D; @0 Q6 p9 ]! x, `* b7 d 对国有股性子则有厘清的须要,纵观“四大行”的持股结构,其国有股既包罗财务部(国家行政部分)、中心汇金公司(根据国务院授权成为国有金融企业出资人的国有独资公司),还包罗中国烟草公司、中国电网、中国移动、宝钢团体等央企,而这此中财务部和汇金公司则显着更具有刘士余所谓的“国家持股”性子。而与之相比,股份制银行的国有股(除光大银行外)构成,则更多是央企和地方国企(或地方财务)兼而有之,其不但国有股占比显着低于“四大行”,而且国有股构成亦比“四大行”更为多元,“国家持股”的行政色彩则更为淡化。
# E/ ?* c3 S1 B3 |; C/ y8 B% ]+ c/ K ]5 C5 b7 ~5 R; B' n
基于此,优化“四大行”的持股结构,起首应去除“国家持股”的行政色彩,进一步低沉财务部和汇金公司的持股比例,由于只管央企和财务部、以及汇金公司的持股同属国有股,但相较而言,央企更为显着的市场化属性,可以为“四大行”公司管理提供相对较多的助益;其次,还应进一步放开民资对“四大行”的参股比例,从而在团体低沉“四大行”的国有股比例,由于相较任何性子的国有股,民资无疑更具美满“四大行”公司管理的动力。: ?: `0 J6 y0 u# B
( q& }9 k7 c7 F1 I0 F% n5 q4 t
固然,“四大行”作为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机构,其负担着稳固我国经济增长、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焦点功能,确保其国有控股具有肯定的公道性。但是,国有控股的占比不宜过高,应以不高于50%为宜,“国家持股”性子(财务部和汇金公司)则应以不高出30%为宜。+ l9 i9 `& Z0 H: K' g
2 h& h: V! k+ h4 G: o
之于当下“四大行”赢利程度急速下滑、且不良贷款风险已然繁殖而言,其持股结构亟待优化——由于,美满“四大行”的公司管理,是确保其赢利本事和风控本事的条件,而优化持股结构,从而在董事会层面形成须要的权利制衡,又是美满“四大行”公司管理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