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光绍、金立群、胡怀邦、易会满、田国立、牛锡明、田惠宇……这些新上任或即将上任的金融机构管理者,均具有丰富的金融工作履历,大多履历了金融机构、一行三会羁系层、当局官员等职位的历练,履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建和美满的过程,以及金融机构职能定位、运行体制的变迁。
" K1 r* O O" w2 r" S! `2 S* t+ j2 u, U8 L
每一位新上任的管理者,都面临新的磨练和挑衅:国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将一连推进,传统信贷业务模式带来的高增长已日渐式微;鼓励直接融资发展将带来新业务的扩容和挑衅;多年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积累了大量的不良金融资产,金融风险隐患日益严厉;企业当代公司管理体制在股份制改造数年后已须要显现真正的气力而非脆而不坚的外套。
, `; u; N1 ^5 N: ]6 Q
# l- n% f. H/ ~+ S) M, {国际,美国经济一连暖和复苏,再次搅动环球资金流向的变革;资源项目可兑换提速,将为看好中国经济的外洋投资者提供更为便利的资金流入的途径,为国内带来丰沛的“活水”,但也大概加速资源外流,戳破国内资产代价泡沫,引发金融颠簸风险。巨大的外汇储备扬帆远航,在环球重要经济体增长变速间,捕获投资机会的难度也在增长。' [ ^7 ?# F5 ~+ D5 d5 J
B+ @9 m$ G, a# `8 Y/ ~
增长变速,高层调班,等待管理革故鼎新。# m5 N Y8 l0 q3 X
6 L1 Q* S6 h4 [6 f6 x
屠光绍 会带来一个新中投吗
; ^$ r- u0 U8 c* X$ s1 }6 ~' J: G4 ]& E0 o, l
关于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即将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长的听说,已经传了一阵子,而且越传越有点像那么回事了。& \9 ~6 x& O! e# m4 U# ~" |
' ~. V! r: z7 G7 i7 c/ M
听说嘛,总有点“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意味。在官方正式公布之前,我们也欠好就此认真了。不外,从个人的履向来看,屠光绍出掌中投公司,倒也是蛮顺理成章的事变。与中投公司前任掌门人相比,屠光绍具有深厚的证券专业和金融羁系实务的被页粳也有逾越详细行业的当局管理的履历。对于出任现在业绩不稳固的中投公司的掌门人,浸淫证券行业几达20年的屠光绍,虽不能说是“不二之选”,却也当得上“适当人选”的考语。! t$ E- K6 L8 T0 l; K4 b+ q
; L0 v) B7 h5 L. t6 R根据公开资料,屠光绍的绝大部分工作履历,不出金融证券范畴,特殊是上交所总司理,是一份具有相称专业深度的职务,而在中国最具金融色彩和潜力的都会之一的上海市,担当分管金融业务的副市长,成为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创建的幕后推手,无疑也使他有机会具备全局性的眼光和逾越专业才华之上的政治才华和政经人脉。这两方面潜力,正是让专业才华有机会超水平发挥,让专业职责超通例出彩的紧张条件。有媒体称,一位香港的中资券商高层曾如许说:“屠光绍是一位既专业又会做官的人。”* l G, x: x5 s6 F) ]
% r" Z5 ~' D$ ?# [2 n. P+ C7 l
在屠光绍的履历中,有两件事特殊值得一提。一是1997年出任上海证券交易业务所总司理,也是上交所正式收归中国证监会管理后的第一任总司理。如果说此前的上海证券交易业务所还带有很多地方色彩,那么屠光绍可以说是“中国版”的上海证券交易业务所的首任总司理。有舆论以为,1997年,照旧国内资源市场发展的初期,“327国债事故”的震惊尚未平息,证券市场乱象丛生,亚洲金融危急随之而来。在如许的配景下,屠光绍妥善处理惩罚了很多抵牾、事故,实现了一大批企业特殊是国企在上交所上市,上交所的蓝筹股市场创建开始起步。% T& U) K% u7 s. P
4 R! j6 {4 I3 L1 M+ U) N第二件事就是出任上海市副市长。在副市长任上,他提出了不少发展资源市场的见解,如放松行政管制,加速金融市场创新、发展债券市场、加速推进国际板创建等。曾一度,上交所国际板的推出似乎已水到渠成,惋惜今后局面急转直下,渐渐销声匿迹。在这件事变上,屠光绍大概会有一点壮志未酬的遗憾。
* w* m: [2 |! a5 J' J! [) b/ @
有人给屠光绍下了“低调、沉稳、审慎”的考语,以为如果他出任中投董事长,不会改变中投公司现有的风格。此话大概不错,不外,就笔者在各种场所所见证他的作为,他也很可以是一个高调、凶恶、雷厉风行的人,在须要的时间,他也不畏惧表现个性。一旦真的出任中投掌门人,屠光绍会不会显现出他性格中的另一面,从而为我们显现一个面目一新的中投公司呢?我们且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