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过程中巨额的隐形耗费吞噬了大部分制造业出身的董事长个人财产,许多人乃至面对着个人停业的田地——某大券商客岁底项目:收3600万承销费,此中500万帮财经公关走账,别的帮董事长个人走账300万。从前这么干紧张是中小券商,但如今大券商也这么干。% N! V, O ^# F. [! a
& F$ _( Y" @0 H7 t" {, D$ b: e
上市过程中那些不能说的费用掏空了谁的口袋?在敲响上市钟声的那一刻,看到大屏幕上的股价开始变红并向上跳动,老李长长地嘘了一口吻。险些全部人的明白都是他已经得到了数亿财产可以直接退休了,但只有他知道,从那一刻起,他刚刚走出个人停业的边沿。在公司挂牌之后,他不消再担心无法弥补上市过程中留下的财务洞穴。 J6 P" D$ Y' D% y. j' T B" Z
9 {. t5 ]5 }2 E+ Z4 ~! ]) d 这是大部分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共同感觉,在上市过程中留下的高达一两万万的“不能说”的费用由于无法走账,根本都被大股东个人兜底了,而这个财务洞穴将耗光大部分做制造业发迹的大股东的毕生积累。据相识,上市公司董事长是该俱乐部的主力新增客户。上市过程中发生的大笔“不能说”的公关费用,能掏空辛劳从事泰半辈子实业的董事长们的口袋。为了制止发生董事长上市前个人停业的尴尬局面,从创投业到投行,都想出了一些曲线救济的方式,让董事长们渡过难关。
) r7 r! r9 E$ ]- Y( w4 V( K/ o3 ^% V C& v2 z
那些“不能说”的费用
5 ?9 ?5 Q' |' o
- j# ?4 t) l' x2 [- t 老李是一家光电元器件公司的董事长,在颠末了两年多的上市预备之后,终于在本年上半年登岸厚交所中小板。回想起上市的费力进程,老李相识最深的是,当各人知道你要上市发财的时间,全部人都想来分一杯羹。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大部分都是说不得的费用,只能由公司董事长个人负担。
8 f. Z+ y1 j; d4 \" K o/ O
. X: d) ^* w! V3 }4 d 老李说,这些说不得的费用最为焦点的付出就是财经公关费用,仅这一项就付出了600多万。据本报相识,一样寻常上市公司IPO时的财经公关费用从400万到1000多万不等。“所谓的财经公关费用着实就是管理媒体关系,除了几家证券报的费用可以从承销费内里扣除,其他的费用大部分须要管理各路媒体的各路人等,有些是广告投放,但更多的是现金,形成了不能说也说不得的巨额费用。”老李说。. \% [6 U i Q9 i
5 W; O/ m# ?2 g' m4 u+ s
据悉,如今关注IPO的媒体在200家以上,迩来两年每年约300家的公司批量挂牌正催生了IPO财产链中财经公关这一巨大的市场。由于这些媒体自己鱼龙稠浊,还涉及到大量的署理公司,纵然是正常的广告投放,许多连个根本的发票都没有。4 _( Z: q- e, F! k) x9 Y# |" u
3 N0 W& c/ `7 @1 o: ? s# j
老李说,“对于我们这些做制造业出身的人来说,财经公关报出的几百万的巨额的费用很难继承,但保代(保荐代表人)差别意,说有些瑕疵被媒体放大后影响很大。几经沟通后,我说能不能把绝大部分从来没听说过的小媒体给砍掉,但保代说,颠末网络转载后,已经没有大媒体和小媒体之分了,预审员只要搜刮一下,瑕疵就全都出来了”。除了财经公关的费用外,为了买通各级政府对拟上市公司的关卡也是一笔很大的付出。
" [! C3 D/ l8 A, E% O7 K- I$ Q$ |0 \% k/ Q0 P0 @1 X9 Q
“如今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很大,但只要是须要政府答应的,都须要各路管理,偶然间申请个寻常的资格,都须要管理几十万而且还不肯定能办成。如今最引起企业反感的就是国家和市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一些补贴,不找关系管理一下根本到不了企业,业内潜规则是四六开,企业得到1000万的政府补贴,有400万要返归去给相干的审批职员。如今玩得更过,从前是资金下来后再返钱,如今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如果不先管理400万出去,1000万补贴就进不来”,老李说,400万管理的都是敏感人物,不大概在公司走账。别的,另有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市政府、区政府等各级政府相干部分的关怀、行业协会的调研等,送些礼物是必不可少的,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规范,有些也走不了账,固然单笔金额不是太大但恒久下来费用也不小。5 Y8 M/ O* ~0 h, Q
: N/ W: y8 I$ w 根据证监会的预披露信息统计,迩来一个月预披露的企业都存在差别程度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有些企业两者加起来最多能占到企业当期利润的一半以上。! {& P0 h) d; }
& a% m% H/ n) Y ?2 X( }
在挂牌上市之前,两年多的上市进程给老李个人留下了近2000万的财务洞穴。老李说他当时找保代沟通过,“我们赚的都是辛劳钱,这么费钱我吃不消了,能不能想个办法一部分费用由公司分担一下。但保代说,你迩来一年正常的利润也就4000多万元,费用走掉一部分后,利润就没增长乃至下滑。而且你想,如今多一块钱的利润,按照25倍市盈率,上市后你的估值就多24块钱啊,再穷也要咬紧牙关挺住。想想以为说的也有原理,就找一个做旅店的亲戚借了一笔钱,年利率15%,限期一年。”老李说这时间他才明白,“有些企业上市失败两次了还要打击上市,他们老板现实上是被上市绑架了啊。”老李的耗费还不算多,他打仗的上市董事长中,有些公司董事长个人的耗费高达3000多万。2 W) d5 K0 y) O- a
6 D. |/ g& `; C) Z& u6 |8 Y& p
“贫苦”的董事长8 e+ v4 n% I/ [5 C
( X. m6 r! P+ T' \) ]
上市过程中巨额的隐形耗费吞噬了大部分制造业出身的董事长的个人财产,许多人乃至面对着个人停业的田地。“我2003年开始创业,前四年都是亏钱的,中央两年根本打平,赢利也就是迩来三四年。我是农村贫苦人家出身,家里也没什么根本。迩来四年统共也就只赚了3000多万,此中有2000多万用来买房等都改善生存用了。”老李说。. {- p( A$ a; U) s7 @1 c; `
- i% A$ d9 p& v: r; R
程行明说,根据他们对上市公司董事长会员的相识,大部分会员上市之前,不算固定资产,财产净值都不高,做实业的和做投资的也差别,他们上市之前没有也没有须要保持高的财产净值。而且大部分都是做技能出身,渐渐熬到了四五十岁,大部分都没有去赚快钱的激动。3 E( j$ {+ y" O" Q v( S$ K* P
6 H+ }* l: j; C1 d+ y) K! r! s- i$ ] 毕竟上,公开信息体现,在优质项目渐渐被发掘之后,正在预披露列队上市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小。本报查阅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拟上市公司的资料体现,其陈诉期第一年的净利润约为1000万出头,低的有800多万的;陈诉期第二年的净利润在2500万出头;第三年利润在3500万左右。如果按照如今大部分董事长一样寻常持股比例在50%左右盘算的话,迩来三年累计的财产扣除其他费用后也就两三万万。9 }% z) Z& Q% N4 A" k1 P$ Y& W7 v+ |% @' y
& M# A: w9 ~ Z) ~+ y% I' s
一位资深国有创投人士也体现,上市过程中董事长的钱不敷花在业内很广泛。“许多企业上市之前末了的一轮融资外貌看估值不高,着实有些私下多了一个条件是要求创投必须给董事长做过桥贷款,缓解董事长的资金压力。我们是国有创投,这个做不了,让我们丧失了许多项目,许多项目在大型的规范创投企业那里不能做,只能遗憾地转先容给一些小的民营创投。近期深圳有个抢得很火的室内装饰企业就是由于提出了这个条件,末了得到项目的满是不着名的民营创投。”
) i, b8 T5 s5 |, _ Z2 k6 Z6 P
+ {" z7 l, \+ p+ |6 o# J 上市过程中的财务洞穴苦了董事长个人,受益最大的是高管。上市之后,许多高管都比老李有钱多了。老李说,他净负债1000多万,还是开着一个7年前买的三菱SUV,但挂牌不到一个月,有两个高管都换X5了。! T" L$ s" P& \
: K* y( W! e d- u
腾挪应对
5 `8 y# u7 F- E# g4 H; _: ]9 B. f, @
在挂牌上市后,老李预备将自己的股份举行部分股权质押,缓解如今资金告急的局面。他另有别的一部分股份在股改做股权鼓励时,已经让一位员工代为持有,这部分股权一样寻常只有一年的锁定期,而控股股东须要锁定三年。“股权质押须要公告,如果一上市立刻就举行股权质押,影响欠好。”老李说。, b& I3 ]" u" O$ [6 |: o; r
% R' J0 P$ h( j. e) w! ~& L
但有些上市公司已经如饥似渴了。据媒体统计数据体现,制止到本年6月13日,已发生702宗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案例,质押总股份数到达1281亿股,比客岁上半年的206亿股增长了5.2倍。此中迩来一两年挂牌的中小板和创业板控股股东是质押股份的主力。“接纳股份质押的方式须要付出一年高出10个点的利钱本钱,有些路子更野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在上市之后通过收购关联公司、高价关联采购等方式将上市公司账上的资金洗出去后,很容易就流入了个生齿袋”,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收购愈演愈烈,此中如许的猫腻大量存在。
7 w/ |: R9 L3 G3 C" N( Q& s% a- @ U9 A- [" N
本报统计发现,中小板和创业板企业的收购正愈演愈烈,收购标的从孙公司等扩张到资金收支更为诡异的外洋公司。仅7月10日和7月11日两天,就至少有5家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发布了并购的消息,此中一家挂牌仅两个半月。
5 N$ R1 G* B8 u2 x! Y* y& }# m W1 }* Q9 F1 i5 a
由于上市过程中董事长的个人财务逆境已经越发广泛,如今部分拟上市公司已经将管理这一题目的时间表大大提前。老李对自身的财务逆境是在上市过程中才后知后觉的。他发现,如今的拟上市企业中,财务总监有项工作就是帮董事长个人做财务规划,此中一个紧张方式是与投行会商,通过券商承销费走账,如果券商不答应,承销就免谈。3 M) ^8 n7 f4 t% Q; B' H
( d7 M* `7 S. Z, _
上述投行人士称,通过并购等方式董事长能掏空上市公司个人赚到一大笔钱,但如果不想操纵那么复杂同时负担巨大风险的话,如今广泛接纳的将不能说的费用走券商承销费是个最简朴选择。“我们客岁年底做的项目,收到了3600万的承销费,此中有500万是帮财经公关走账的,别的还帮董事长个人走账了300万。从前这么干的紧张还是中小券商,但如今大券商也开始这么干。如今市面上统计的券商承销收入,据我估计,总承销费用中至少有五分之一都是在资助洗白那些不能说的钱”。 |